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妊娠是生命中重要而独特的阶段,在妊娠过程中,来自家庭、工作、社会诸多方面的影响,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给孕妇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胎儿健康。临床工作的女医生、护士群体均为女性,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压力。而医疗护理工作属于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行业,集高风险、人文关怀与一体,具有应急水平高、作用持久的特点,工作时间无规律,还面临复杂的工作环境,孕期医护往往比一般孕妇承担更大的压力与风险。  相似文献   
12.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急性脑梗死作为神经内科急症,已广泛引起重视。尤瑞克林(商品名:凯力康,主要成分为人尿激肽原酶)是从健康人尿液中提取的一种糖蛋白制剂,为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制的治疗脑梗死的国家一类新药,其药物疗效已得到临床认可。  相似文献   
13.
14.
糖尿病是人类四大危害性疾病之一,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全身代谢性疾病,脑血管病(主要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但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在老年糖尿病人少见,由于症状不明显,很多老年糖尿病人是在健康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查血糖而发现。糖尿病治疗方法常以饮食、运动、药物相配合,其中饮食疗法是所有疗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压疮是机体某一部位因长期过度受压,由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溃破所致的溃疡。在长期卧床、全身营养不良的老年人中较常见,特别是瘫痪患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人中发病率更高。压疮发生的原因较多,客观上患者的年龄、疾病、营养、局部循环、皮肤条件、排泄能力、体重等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OS1)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以rs9658281和rs2682820位点为遗传标记,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605例脑梗死患者和313例对照组人群的基因型。结果Rs9658281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χ2=3.906,P=0.048,OR=1.362,95%CI1.003~1.850),这种差异在女性明显(χ2=6.689,P=0.010,OR=1.913,95%CI1.170~3.167)。Rs9658281位点的GG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χ2=5.322,P=0.021,OR=1.473,95%CI1.060~2.047),这种差异在女性明显(χ2=9.299,P=0.002,OR=2.315,95%CI1.349~3.972)。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调整了传统危险因素的影响后,两组间仍有显著性差异(P=0.023)。Rs2682820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OS1)基因rs9658281位点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病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PPARγ2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人群葡萄糖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以rs1875796为遗传标记,应用多聚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643例脑梗死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组305例,糖代谢正常组338例)PPARγ基因型.结果 女性糖代谢异常合并脑梗死组rs1875796的 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单纯脑梗死组(χ2=9.147,P=0.002,OR=2.184,95%CI 1.310~3.623),CC+CT基因型频率也明显高于单纯脑梗死组(χ2=6.548,P=0.010,OR=2.198,95%CI 1.202~4.018),而男性糖代谢异常合并脑梗死组与单纯脑梗死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结论 PPARγ基因与女性脑梗死人群葡萄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8.
2007-12/2008-05在我科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280例,对质量影响因素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62例,女118例,平均年龄58(35~86)岁,临床可疑冠心病92例,心绞痛20例,心梗35例,胸痛58例,冠状动脉支架后48例,搭桥后27例,频发早搏、心律失常5例(未做)。1.2设备与方法采用64层德国产S IEM EN S螺旋CT增强扫描,图像后处理采用S IEM EN S-syngo工作站,德国产M is-souri型CT专用高压注射器,21G密闭式静脉留置针(Y型),非离子型造影剂:安射力(350 m gI/m l)或优维显(370 m gI/m l)。1.3护理配合方法检查前口服倍他乐克25 m g或150 m g,心率控制在65次/m in以下;屏气训练,确保扫描时无呼吸运动伪影;依患者体重、耐受性和临床需要合理控制造影剂剂量和流速,对患者屏气前后心率波动在10次/m in以上者,可给予吸氧及恰当的心理护理。2结果合理有效的护理配合,极大的提高了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的成功率。280例患者除1例因扫描技术问题,6例注药后出现心律失常扫描失败外,其余...  相似文献   
19.
我国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下实行公费医疗制度,医院吃大锅饭,没有竞争,而且干多多少一个样,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造成长期以来坐等病人上门求医的局面,医院的服务与医院的利益关系不大,造成医护人员服务质量低下,经常可见医护人中呵斥病人以及病人在求医过程中东跑西颠,不知所措的现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医疗保健服务趋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T)在研究锥体束的正常解剖结构及在涉及锥体束的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2名正常志愿者(男、女各1例)及20例脑肿瘤患者术前行DTT,据此可准确判定锥体束的结构、走行、移位情况及与临近肿瘤的空间关系。结果DTT清楚显示出大脑锥体束的正常结构及走行,脑肿瘤所致锥体束的移位、缺如等各种异常改变。在20例脑肿瘤患者中可见6例出现锥体束单纯移位、4例出现锥体束缺如、10例出现锥体束移位伴缺如。结论DTT可清楚显示正常大脑锥体束的走行、脑肿瘤所致锥体束的各种异常改变,为优化显微手术方案及提高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