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0篇 |
口腔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9篇 |
内科学 | 9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23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9篇 |
中国医学 | 22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芳香化酶在Sj(o)gren综合征涎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Sj(o)gren 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 SS)涎腺组织和正常涎腺组织中芳香化酶的表达与分布,探讨芳香化酶在SS性激素代谢紊乱中的作用,并为临床上采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SS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3例SS涎腺组织和16例正常涎腺组织中芳香化酶的表达情况.结果 SS组与正常组芳香化酶染色阳性率分别为69.57%(16/23)和32.25%(5/16),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SS和正常涎腺组织中,均存在芳香化酶的表达,芳香化酶在SS涎腺组织中表达升高.在SS涎腺组织中,过高表达的芳香化酶可能使局部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的过程加剧,从而造成ER表达的升高和AR表达的下降. 相似文献
9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在急性白血病(AL)发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初治AL患诱导化疗前后骨髓中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受体KDR、Flt-l变化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初治AL患骨髓组织中KDR、VEGF和MVD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完全缓解(CR)后MVD及VEGF阳性率明显下降;未完全缓解(NR)组的MVD及VEGF阳性率有治疗前无显性下降(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治疗前VEGF阴性组的生存时间大于VEGF阳性组(P<0.05)。结论:AL骨髓中存在血管生成,VEGF与AL的发病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3.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时程应激过程中,下丘脑神经细胞是否启动内质网应激,并通过影响HPA轴,引发神经细胞病理性改变,为应激导致的神经细胞损伤机制提供依据。建立每日束缚固定8 h加冰水游泳5 min的应激大鼠模型,分为1、3、7、14、21 d组及各时间点正常对照组,ELISA检测血清中糖皮质激素水平变化,硫堇染色观察下丘脑神经细胞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显色观察下丘脑神经细胞中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ATF4和CHOP的表达变化以及采用全景组织细胞定量分析系统(MMTC),进行蛋白表达的半定量分析。糖皮质激素从应激第3天开始显著升高,7 d达到高峰,21 d时又显著性降低;硫堇染色显示随应激时间的延长,下丘脑神经细胞发生水肿,尼氏体消失,细胞固缩浓染的病理性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及MMTC法分析显示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的表达呈现出先增高后降低趋势,ATF4和CHOP的表达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显著性增加。应激导致大鼠下丘脑神经细胞的病理性改变,同时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呈现出显著的动态变化,提示内质网应激PERK-ATF4-CHOP通路的激活可能参与了下丘脑神经细胞的病理性损伤。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肺内一氧化氮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肺纤维化形成的关系。方法:气管内一次性滴注平阳霉素(5mL/kg),观察注后7、14、21、30d和70d组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出、入肺血NO2-/NO3-含量以及14d组肺泡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2-/NO3-含量和肺间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7d组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14d组高于对照组(P<0.05),21d组、30d组和70d组更为明显(均P<0.01)。7d组、14d组出肺血NO2-/NO3-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入肺血NO2-/NO3-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21d组出肺血NO2-/NO3-含量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入肺血仍较低(P<0.01),30d组和70d组出、入肺血NO2-/NO3-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14d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2-/NO3-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4d组大鼠肺间质iNOS免疫组化阳性细胞增多。结论:大鼠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先有肺内NO生成增多,后出现肺纤维化;在肺纤维化形成后,肺内NO趋向恢复。肺内NO增多与肺泡巨噬细胞释放NO能力增加、肺内iNOS的增多有关。肺内NO的大量生成可能是促使肺纤维化形成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观察神经细胞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easso ciated protein-2,MAP2)、孤儿核受体1(nuclear receptor-related factor 1,NURR1)、拓扑异构酶Ⅱβ(DNA topoisomereⅡβ,TopoⅡβ)在乙醇毒性作用下的表达变化,探讨MAP2、NURR1、TopoⅡβ与乙醇导致的神经细胞分化异常的相关关系。方法:取新生鼠(出生24 h内),75%酒精消毒,断头取脑,分离皮层神经细胞接种于培养板,给予剂量75 mmol/L的乙醇培养3 d、5 d、7 d后,采用免疫荧光观察MAP2、NURR1、TopoⅡβ的表达变化;Fluoro-Jade B荧光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情况。结果:随乙醇染毒时间的延长,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分布较正常对照组稀疏,MAP2的表达发生了变化,以7 d组变化最明显,突起变细变短,阳性表达减弱;NURR1及TopoⅡβ的表达也随乙醇染毒时间的延长,阳性细胞数目及阳性信号表达的强度均呈下降趋势,以7 d最为显著。NURR1阳性细胞计数为(9.6±3.5)与正常对照组的(45.2±3.96)有显著差异(P0.05)。TopoⅡβ(55.8±3.77)与正常对照组的(86.2±4.82)有明显差异(P0.05);Fluoro-Jade B荧光标记显示在乙醇染毒5 d组及7 d组均可见阳性细胞。结论:MAP2、NURR1、TopoⅡβ可能参与了乙醇导致的神经细胞分化异常,改变了细胞骨架稳定,最终导致了部分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97.
megsin表达增多可能与以系膜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沉积为主的肾小球疾病关系密切[1].炎性反应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已被广泛接受.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过度表达介导大量巨噬细胞趋化和激活,加重糖尿病肾损伤.经检索,尚未见关于megsin与MCP-1的关系,及其在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的报道.本实验通过体外转染megsin基因,观察高糖环境下megsin基因对系膜细胞MCP-1表达及Ⅳ型胶原分泌的影响,探讨megsin在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8.
对乙醇固定的36例肺癌标本,采用PAP法及流式细胞术(FCM)进行层粘连蛋白(LamininLM)免疫组化测定和DNA倍体及DNA指数(DI)分析,并追踪随访6年。分析结果:LM阳性表达在组织学高分化组(13/19)高于低分化组(3/17),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也观察到同一病例不同部位LM表达有差异;本组异倍体率77.1%(27/35),DI随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高;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其LM表达及DNA倍体分析未见显著性差异。随访结果:LM阳性组平均生存期(41.4个月)明显高于LM阴性组(28.1个月)(P<0.05)。5年以上生存组DI值1.279±0.18明显低于5年以下组1.417±0.32,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5)。作者认为:观察肺癌的LM表达与测定DI及DNA倍体分析均有判断预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
一种消除免疫组织化学非特异性染色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因具有操作简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又能将形态、代谢、机能密切结合起来等优点 ,已广泛用于临床病理诊断、科研及多种基础学科的研究。然而 ,操作过程中常遇到的非特异性染色 ,往往会对实验结果的判定造成严重影响 ,从而限制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现结合我们的实验过程 ,介绍一种简易的非特异性染色消除方法。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与试剂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涎腺 (包括腮腺、颌下腺、唇腺 )中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 ,ER)。所有标本来自囊肿或良性肿瘤旁正常组织 ,常规固定包埋。主要试剂 … 相似文献
100.
胶原纤维是由纤维细胞产生的一种纤维蛋白成分。一般情况下是被酸性染料所染色 ,以往采用的最多的胶原纤维染色是 Van Cieson苦味酸性复红法 (1889) ,此法染色结果很好 ,胶原纤维被染成鲜艳的红色 ,肌组织、胞质及红细胞染成黄色 ,染色后 1~ 2个月 ,明显退色 ,给大量回顾性研究带来许多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经过大量实验 ,我们将此法改良 ,选用丽春红 S代替酸性复红 ,不仅颜色更鲜艳 ,而更主要的是解决了退色问题 ,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组织固定于 10 %的福尔马林中 ,常规脱水包埋 ;2组织切片脱蜡至水 ;3用 Weigert苏木素染 5分钟 ;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