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0篇 |
口腔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9篇 |
内科学 | 9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23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9篇 |
中国医学 | 22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3.
层粘蛋白和Ⅳ型胶原在乳腺癌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在乳腺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病理形态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0例乳腺癌及23例淋巴结转移灶的层粘蛋白、Ⅳ型胶原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在浸润性乳腺癌中,层粘蛋白和Ⅳ型胶原失去在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连续线状表达,表现为间线线状、条索状、碎片状或缺如。层粘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病理核分裂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组织学分型、肿瘤大小及瘤栓之间未见相关性。在淋巴结转移灶中,除脉管对Ⅳ型胶原及层粘蛋白呈阳性表达外,也见个别转移癌细胞胞浆对层粘蛋白呈阳性反应,部分转移灶癌细胞间存在着碎片状层粘蛋白表达,癌细胞巢周围没有连续的或间短的线性状表达。结论随着腺癌进展,细胞外基质表达逐渐下调,并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病理核分裂密切相关,表明分化越差,病理核分裂像赵多,转移能力越强的肿瘤破坏基底膜的能力越强。癌细胞具有产生基底膜橛物质的能力,可能与肿瘤细胞的浸润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4.
肺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 ,以上皮组织和间叶组织混合存在为特征 ,因组织学上类似假腺腔期的胎儿肺 ,故也有人称之为“肺胚胎瘤”。自Barret和Barnard首次报道以来 ,对肺母细胞瘤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有所了解 ,但其免疫组化特征的报道较少。作者对 2例肺母细胞瘤进行免疫组化观察并追踪随访 ,现报告如下。例 1,患者女性 ,2 2岁 ,因低烧伴右胸痛 10个月入院。胸片示右肺中叶 9cm× 5cm的团块状阴影 ,边缘清晰 ,右叶肺不张。支气管镜发现 :右中叶支气管开口狭窄。术中见右肺中叶 8cm× 6cm× 5cm的椭圆…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大鼠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异常增多的肺内源性一氧化氮对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用硝酸还原法检测出肺血NO2-/NO3-含量;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和透射电镜观察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分别观察注BLMA5后14 d和30 d以及用氨基胍(AG)阻断iNOS合成NO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1)注BLMA5后14 d,出肺血NO2-/NO3-含量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注BLMA5后30 d组(均P<0.01);凋亡的肺泡上皮细胞数亦分别多于正常对照和注BLMA5后30 d组(均P<0.01)。(2)AG阻止出肺血NO2-/NO3-含量增高的同时,亦抑制了肺泡上皮细胞的凋亡。结论:在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内源性NO的增多,有诱导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研究Mdm2基因扩增与贲门癌的关系及其与各种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取新鲜贲门癌组织,用酚氯仿异物醇法提取基因组DNA;用差异聚合酶链反应(differenti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PCR)技术检测mdm2基因扩谱。结果 38例贲门癌组织中7例有mdm2基因扩增(18.2%),高中分化组的mdm2基因扩增阳性率(33.3%)较低分化组(5.0%)高(P<0.05);而mdm2基因扩增与其它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如年龄、性别、组织类型和淋巴结转移等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mdm2基因扩增在贲门癌并非少见,提示mdm2基因扩增可能是导致贲门癌野生型p53功能丧失的重要遗传改变;检测贲门癌mdm2基因扩增对估计该肿瘤的预后可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7.
p53基因突变与贲门癌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p53基因突变在贲门癌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银染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检测贲门癌新鲜冰冻组织中p53基因5-8外显子点突变情况。结果 PCR-SSCP检测p53基因5-8外显子点突变率为52.6%(20/38),以第8外显子出现突变的频率最高。其中有淋巴结转移者的p53基因突变率(70.6%)较无淋巴结转移者的突变率(38.1%)高(P<0.05),除此以外,p53基因突变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及组织类型等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p53基因突变是贲门癌常见的分子事件,并可能是导致贲门癌野生型p53功能丧失的重要遗传改变,p53基因突变与贲门癌淋巴结转移之间有相关性,提示检测p53基因突变对估计该肿瘤的预后可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咳嗽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8例诊断为慢性咳嗽的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初诊及复诊分为两组。初诊未经过治疗,为观察组40例;复诊是曾经过抗生素等治疗,为习惯治疗组58例,习惯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片、抗生素、中草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西替利嗪、白葡奈氏菌片、美敏伪麻溶液、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分别在治疗后1、2、4周观察患者咳嗽频率、持续时间、运动耐受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1、2、4周观察组均较习惯治疗组咳嗽频率减少、持续时间缩短、运动耐受增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咳嗽的治疗采取抗过敏、抗炎、平喘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9.
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端粒酶催化亚单位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国内外关于胃癌的发病机制有诸多研究 ,端粒和端粒酶是近年来肿瘤基础研究的热点之一。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 ,能以自身RNA为模板 ,合成端粒重复序列加至染色体末端 ,因此在细胞永生化和癌变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表明 ,端粒酶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 ,在癌前病变组织里有所表达 ,但两者显著不同[1 5] 。本文检测了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的表达 ,藉以了解端粒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116例组织标本为 2 0 0 0年 1月至 7月间的胃黏膜病理活检标本。其中胃癌 4 2… 相似文献
80.
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肥大及P27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肾张素受体I拮抗剂(ATIRa)对糖尿病肾脏肥大及细胞周期蛋白P^27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模型,每日灌胃给予ATIRa缬沙坦(8mg/kg),共2周。采用图像分析仪测量肾小球和肾小管直径并结合肾重/体质量比评价肾脏肥大状态,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肾皮质P^27表达。结果:糖尿病组较对照组肾小球、肾小管直径增大,肾重/体质量比增加、P^27蛋白表达增强;缬沙坦治疗组较糖尿病组肾脏肥大减轻、P^27表达减弱。结论:缬沙坦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蛋白P^27表达而抑制肾脏肥大,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