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0篇 |
口腔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9篇 |
内科学 | 9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23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9篇 |
中国医学 | 22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和微血管密度 ( MVD)的关系及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方法 :将 40例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试验组 2 0例 ,于月经周期的分泌早期给予米非司酮治疗 ,剂量为每天 2 5 mg;对照组 2 0例未给任何治疗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进行半定量的分析。结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在子宫肌瘤中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 r=0 .869,P<0 .0 1)。治疗组较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均有明显下降 ( P<0 .0 5及 P<0 .0 1)。结论 :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其血管生成关系密切 ,米非司酮通过抑制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从而减少肌瘤血液供应 ,抑制其生长 ,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在单侧肾切除的大鼠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模型,每日灌胃给予ACEI苯那普利(10mg/kg),共12周。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肾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皮质Bax和Bcl-2表达,并观察血糖及尿蛋白、BUN、Ccr等反映肾功能的有关指标。结果 糖尿病组较对照组肾小球、肾小管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Bax和Bcl-2蛋白表达增强,Bax/Bcl-2增高;苯那普利治疗组较糖尿病组凋亡细胞数减少,Bax表达减弱,Bcl-2表达增强,Bax/Bcl-2降低。结论 苯那普利可能通过影响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表达而抑制肾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肝癌彩色血管平均密度与病理免疫组化对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彩色血管能量成像(Color power angiography,CPA)定量检测肝癌血管的病理学基础,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CPA术前显示38例肝癌肿瘤血管的分布特征,计算肿瘤彩色血管平均密度(Mean color vessel density,MCVD).术后肿瘤组织病理切片用CD34单克隆抗体及抗-Ⅷ因子相关抗原多克隆抗体(Antifactor Ⅷrelated antigen,A-F8RA)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并结合临床分期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38例肝癌中CPA显示为Ⅰ型6例(15.79%),瘤内仅见斑点状血流信号;Ⅱ型10例(26.31%),瘤内可见条状、树枝状血流信号或瘤周弧形血管包绕伴分支伸入;Ⅲ型22例(57.90%),瘤内血流呈树枝状分布且瘤周有血管包绕伴分支伸入.38例肝癌MCVD和MVD分别为(0.1416±0.0473和63.31±29.93)/400倍视野.二者呈线性正相关(r=0.792,P<0.01),与临床分期分别呈等级正相关(rs=0.714,P<0.01,rs=0.512,P<0.01).结论肝癌病灶内大量新生血管为CPA检测肝癌血管的病理学基础.CPA术前能定量检测肝癌血管,评价血供,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效的血流信息. 相似文献
15.
1961年日本“诊断治疗”杂志介绍在德国及美国均曾有人使用维生素 E 治疗肌肉风湿病效果良好,但机制尚不明。药用量每日300毫克经口服或肌肉注射,连续二周,第三周间日110毫克,以后每日投予100毫克作为维持量。日本九州大学温泉治疗学研究所内科管报导3例,其中1例53岁之女事务员,五年以来患肌肉风湿病,先自两下肢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内毒素血症(ETM)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4组(n=6):对照组、模型组、LPS+CCK-8组和CCK-8组。尾静脉注射LPS(1 mg·kg-1)复制ETM大鼠肺损伤模型。ETM形成(LPS后30 min)后,给予CCK-8(20μg·kg-1),检测对照组和模型组血液细菌内毒素含量;用ELISA试剂盒检测肺脏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变化;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结果注射LPS 30 min后,模型组的血液细菌内毒素含量(EU·mL-1)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CCK-8可明显抑制肺组织TNF-α、IL-1β和IL-6的增加,减轻肺组织结构损伤。结论在ETM形成后应用CCK-8,可明显减轻LPS诱导的ETM大鼠肺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Sj gren综合征 (Sj gren’ssyndrome,SS)涎腺组织和正常涎腺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的表达情况 ,探讨SS涎腺组织中细胞凋亡的途径。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 ,检测 2 3例SS涎腺组织和 16例正常涎腺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SS腺泡上皮细胞中 ,Fas、FasL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 ;两组导管上皮细胞中 ,Fas、FasL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SS涎腺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升高。SS涎腺上皮细胞在Fas/FasL介导下过度凋亡 ,造成了腺体结构的破坏和分泌功能的丧失 相似文献
18.
Ki- 6 7是细胞增殖时存在于核内的一种由多肽组成的非组蛋白 ,其增殖指数可反映肿瘤的增殖活性。故本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 Ki- 6 7基因蛋白产物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旨在探讨它们在此类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收集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手术切除及清宫组织的蜡块共 5 0例 ,进行组织切片观察 ,分成 2 0例葡萄胎、15例恶葡、15例绒癌 ,每个蜡块均经 4μm厚连续切片。用鼠抗 Ki- 6 7单克隆抗体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 ,一抗的稀释度 1∶ 30。 Ki- 6 7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细胞核 ,呈黄色颗粒状 ,而且其阳性表达主要位… 相似文献
19.
卵巢肿瘤的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与病理微血管密度对比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肿瘤的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lor power angio,3D-CPA)特点及其血管病理学基础,评价3D-CPA鉴别卵巢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40例卵巢癌,27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术前应用3D-CPA检测肿瘤的血管分布类型并计算肿瘤血管指数(vascularity index,VI),术后分别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CD34单克隆抗体对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VEGF染色强度。结果:卵巢癌的MVD及VEGF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P<0.05)。以3D-CPA血管指数>0.02条/cm^3诊断卵巢癌敏感性77.5%,特异性81.5%。卵巢癌的血管指数与MVD呈等级相关(rs= 0.503,P<0.01)。结论:3D-CPA可用于术前间接评价肿瘤的血管生成,为卵巢肿瘤的诊断及鉴别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bcl-2、p53在皮肤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cl-2、p53在几种皮肤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免疫荧光技术对皮肤鳞状细胞癌(SCC)、恶性黑色素瘤(MM)、基底细胞癌(BCC)、色素痣(PN)bcl-2、p53蛋白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以荧光指数(FI)作为定量表达指标。结果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的bcl-2、p53基因蛋白的FI值均显著性高于正常对照(P<0.05),基底细胞癌的bcl-2基因的FI值显著性高于鳞状细胞癌(P<0.05),而二者的p53基因蛋白的FI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黑色素瘤、色素痣的bcl-2、p53基因蛋白的FI值均显著性高于正常对照(P<0.05),恶性黑色素瘤的p53基因的FI值显著性高于色素痣(P<0.05),而二者的bcl-2基因蛋白的FI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色素痣中均有bcl-2的表达,基底细胞癌bcl-2表达显著高于鳞状细胞癌,说明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细胞凋亡受抑密切相关;p53在恶性黑色素瘤的表达高于色素痣,说明p53为黑色素瘤的恶性标志,检测p53表达可以作为鉴别皮肤黑色素瘤恶性病变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