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感染树鼩中乙型肝炎病毒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检测人HBV在树鼩体内感染,并探讨Nested-PCR在树鼩感染模型研究中的意义。[方法]用本实验室自繁树鼩,无感染史,年龄在1d龄至4月龄的树鼩,经肌肉、腹腔或者股静脉等多种途径接种人HBV(约含1×107HBV DNA copies/ml)。接种后定期抽血,用Nested-PCR检测血清中的HBV DNA情况。[结果]在111只感染了人HBV的树鼩血清中,经Nested-PCR检测,共有46只树鼩检测出HBV DNA,动物感染的阳性率为41.44%(46/111)。其中1~30d龄的66只树鼩检测出HBV DNA的有33只,阳性率50%;31d龄至4月龄的45只树鼩检出HBV DNA的有13只,阳性率28.89%,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ested-PCR检测过程中,所有的动物血清的第1轮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经第2轮PCR扩增则出现阳性结果。Nested-PCR扩增产物经测序证实为目的基因(HBV C区)的序列。[结论]选择幼年树鼩感染HBV,可提高树鼩的感染率;Nested-PCR比普通PCR方法更敏感、更特异,能有效的提高树鼩血清中HBV DNA的检出率,有较大的实用价值,为研究树鼩感染人HBV模型建立了一种良好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定量参数在鉴别诊断实性肺癌病理类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实性肺癌患者121例,其中腺癌70例,鳞癌35例,小细胞肺癌16例.通过能谱分析软件GSI Viewer测定三种病理类型肺癌静脉期的能谱CT成像定量参数,包括碘浓度(IC)、水浓度(WC)、70 keV时CT值(CT70 keV),计算能谱衰减...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GSTA1基因在肝癌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35例AFB1诱发的树鼩肝癌、癌旁和癌前组织,以及35例人肝癌和癌组织中的GSTA1mRNA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以上组织的GSTA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树鼩肝癌组织的GSTA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癌旁及癌前组织;人肝癌组织的GSTA1mRNA表达水平、蛋白阳性表达率和表达综合得分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分别为P<0.001、P<0.05和P<0.001)。结论GSTA1可能是肝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相关基因之一;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动态观察相关基因在肝癌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有助于阐释肝癌发生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B-myb的mRNA在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技术检测70例HCC患者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及18例正常肝组织中B-myb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B-mybmRNA在HCC组织(0·0375±0·0168)及癌旁肝组织(0·0353±0·0128)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在正常肝组织(0·0265±0·0099)中的表达水平,P<0·05,而在HCC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yb在人HCC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肝外转移及术后复发明显有关,而与门静脉癌栓、肿瘤个数、肿瘤直径、血清AFP水平及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结论:B-myb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5.
岳惠芬  曹骥  班克臣  苏建家  李瑗  欧超  段小娴 《肿瘤》2006,26(6):540-543
目的:寻找肝细胞癌微小转移的标志物。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60例肝细胞癌、20例非肝癌的恶性肿瘤、20例慢性乙型肝炎、20例肝硬化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glypican-3mRNA。结果:Glypiean-3mRNA在健康志愿者、非肝癌恶性肿瘤、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的外周血中均为阴性;在肝细胞癌组外周血中glypican-3的检出率为80%(48/60)。Glypican-3检出率与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明显相关(P〈0.05)。在12例血清AFP〈25μg/L的肝癌患者血中,8例(66.7%)可检出glypican-3。结论:Glypican-3可作为血循环中有肝癌细胞的标志物,在肝癌患者中阳性预示有血源性转移的可能;并且glypican-3对血清AFP阴性或低值的肝癌患者能起到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96.
韦薇  李瑗  苏建家  曹骥  欧超  杨春  班克臣  岳惠芬 《肿瘤》2006,26(2):123-126,138
目的:观察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mRNA和蛋白在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发树的肝细胞癌(HCC)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并对其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验证和对比,探讨CuZn-SOD在肝癌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例AFB1诱发的树鼩肝癌、癌旁以及这些动物癌发生前自身的活检肝组织和相应对照组织中CuZn-SOD基因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并且在35例人肝癌和癌旁组织进行验证。结果:CuZn-SOD mRNA和蛋白在树鼩肝癌组织的表达水平不仅明显低于癌旁及癌前组织,也明显低于实验组虽经AFB。处理但最终未发生肝癌的动物以及正常对照动物的同期活检肝组织。人肝癌组织的CuZn-SOD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与树鼩相似,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并且分化较低的肝癌组织的蛋白表达水平下调更显著。结论:CuZn-SOD可能是肝癌发生的相关基因之一,它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下降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761 from Ginkgo biloba,EGb761)对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在大鼠体内代谢的影响.方法:经AFB_1和EGb761不同处理,获得AFB_1组、AFB_1+EGb761组和空白对照组3组大鼠,分别于实验第14、28及42周给予抽血及肝活检,并于第64周全部处死.观察大鼠肝癌发生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肝组织Ⅰ相酶CYP450和Ⅱ相酶GST活性,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AFB_1-赖氨酸加合物水平,以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羟基脱氧鸟嘌呤核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肝癌诱发率在AFB_1+EGb761组明显低于AFB_1组(P<0.001),而对照组无肿瘤发生;EGb761对Ⅰ相代谢酶CYP450及Ⅱ相代谢酶GST活性无明显影响.血清AFB_1-赖氨酸加合物的最高水平(4 356.01 pg/mg albumin)发生于实验第14周的AFB_1组.在实验第14、42周时EGB761显著抑制了血清AFB_1-赖氨酸加合物的形成,抑制率分别为13.07% (P=0.033)、73.63% (P=0.002).在各检测点的8-OHdG蛋白表达强度显示,AFB_1+Egb 761组均显著低于AFB_1组(P<0.05).结论:EGb761阻断AFB_1致肝癌发生的主要机制可能不完全是通过影响肝脏Ⅰ、Ⅱ相代谢酶活性的途径实现的.EGb761能够抑制AFB_1-赖氨酸加合物的形成,降低8-OHdG蛋白的表达,减轻DNA的氧化损伤,这可能是其最终抑制或延缓AFB_1诱发肝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8.
抑癌基因PTEN与消化系统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肿瘤相关基因研究的深人,越来越多的抑癌基因被发现。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为1997年发现的一个肿瘤抑制基因。该基因一经发现就受到肿瘤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随后的研究证实PTEN在许多肿瘤中均存在突变和/或缺失。目前PTEN已成为肿瘤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热点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
绿茶预防肝癌的系列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较全面了了解绿茶对黄曲霉素B1诱发肝癌的防护作用,应用AFB1致肝癌作用动物实验模型,对绿茶在AFB1致肝癌作用方面的影响从多个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讨,所有实验结果一致显示绿茶对AFB1的致肝癌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从而展示展现了绿茶作为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化学预防物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通路中的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a (Cdc25a)在人、大鼠和树鼩不同种属的肝癌、癌旁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进一步验证跨种属筛选肝癌关键基因研究策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人、大鼠和树鼩的肝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肝组织中Cdc25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dc25a mRNA表达水平在人、大鼠和树鼩的肝癌组织中均高于正常肝组织(均P<0.05);在人和大鼠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P<0.05);其余各组织间mRNA表达水平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c25a mRNA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病人的临床分期、门脉癌栓及肝外转移明显相关,而与术后复发、肿瘤直径、肿瘤个数、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和肿瘤分化无明显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Cdc25a在人、大鼠和树鼩肝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癌旁和正常肝组织显著上调。结论:Cdc25a有可能是影响肝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分子之一,跨种属筛选肿瘤关键基因策略可能有助于发现肝癌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