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蛋白芯片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分片段抗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血源性传染病,加强血源及血液制品的监控是有效防止感染丙肝病毒的重要手段。目前检测丙型肝炎以检测血清中抗HCV抗体的ELISA法较为普遍,但仍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2.
细胞凋亡被认为是胚细胞悄然死亡的形式,许多资料甚至认为是胚胎发生和器官(如乳腺和子宫)快速重建所允许出现的生理性过程。凋亡不同于坏死的特征表现为死亡细胞悄然消失的过程中不引起组织毁坏或炎症。凋亡细胞被邻近细胞或组织巨噬细胞清除,而凋亡细胞却未导致循环白细胞增加。在近期发行的肝脏学杂志上,Lawson等的工作引起我们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患者,分别按2:1的比例进入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第8周、第12周、第24周、第48周病死率。结果: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在第8周、12周、24周、48周,两组病死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早期、中期死亡率较低;晚期死亡率较高,两组患者生存曲线间齐性检验,p=0.0525,提示加用中药可能改善患者预后。HBV相关慢性肝衰竭患者在第8周、12周、24周、48周,两组病死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降低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病死率,尤其对晚期患者在缺乏肝移植等手段时,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药治疗可改善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4.
目的考察地五养肝胶囊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斑马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60条斑马鱼随机分成空白组(标准培养液)、模型组(二乙基亚硝胺)、地五养肝胶囊干预组(25、50、100μg/m L)、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干预组(0.1 mg/m L)。7 d后,测量斑马鱼肝脏面积,计算其相对光密度,整体油红O染色法测定肝内脂滴数。结果模型组肝脏浑浊,其面积较空白组显著减小(P0.001),相对光密度显著升高(P0.05),脂滴密集分布;50μg/m L地五养肝胶囊干预组及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干预组肝脏更清晰,脂滴更少,肝脏面积、相对光密度与空白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地五养肝胶囊对二乙基亚硝胺致斑马鱼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血清标志物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对比甲胎蛋白单项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已经发表的关于PIVKA-Ⅱ联合AFP检测及AFP单项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文献,按照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需要的数据;采用STATA12.0软件对诊断的准确度指标进行Meta分析,分别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不同方法的差异。结果:经过筛选有14篇符合纳入标准,异质性检验提示检验不存在阈值效应,其他异质性Cochran.Q检验提示存在其他因素引起的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分析提示:AFP单项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汇总灵敏度、特异性、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及Q指数分别为0.75、0.89、0.83、0.83;联合检测的汇总灵敏度、特异性、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及Q指数分别为0.90、0.83、0.94、0.87。结论:PIVKA-Ⅱ联合AFP检测能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有利于肝癌的诊断和筛查。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姜黄素及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对Walker256细胞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与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处理Walker256细胞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吸收、细胞周期变化情况;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Wnt及β-catenin表达水平。结果:姜黄素和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对肿瘤细胞Walker256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游离姜黄素相比,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明显增强细胞对姜黄素的吸收,显著增强对Walker256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细胞周期G2期的阻滞作用,明显下调Wnt及β-catenin的表达。结论:甘草次酸修饰姜黄素阳离子脂质体比游离姜黄素具有更强的抗肿瘤Walker256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左归丸现代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近10年公开发表的中西医药学术期刊,发现左归丸至少可治疗西医50种以上的疾病,尽管其适用于临床的病证复杂多变,但总以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功能的衰退和失调密切相关,辨证要点为“形衰精亏”。实验研究初步提示,左归丸对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具有多组分、多途径、多环节和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8.
肝藏象肝脏中心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肝藏象研究是现代藏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藏象纯功能说""藏象指标说""藏象结构功能说"的基础上,提出"肝藏象肝脏中心说",扩展和深化了肝藏象本质研究,为藏象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研究姜黄素与甘草次酸单独、联合用药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姜黄与甘草配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方法 不同浓度姜黄素(10.00、5.00、2.50、1.25 μg/mL)、甘草次酸(20.0、10.0、5.0、2.5 μg/mL)及两者对应浓度联合应用处理肝癌HepG-2细胞不同时间后(8、16、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姜黄素5 μg/mL、甘草次酸10 μg/mL及两者联合应用处理HepG-2细胞24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结果 姜黄素、甘草次酸及联合用药对HepG-2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呈剂量相关性和时间相关性,且两药联合呈现相加或增强的作用;姜黄素、甘草次酸均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联合用药后诱导凋亡作用更强;姜黄素、甘草次酸及联合用药对HepG-2细胞均具有G2期阻滞作用。结论 联合用药具有比单用姜黄素或甘草次酸更强的抑制HepG-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姜黄与甘草配伍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30.
《内经》中提出的“肾生骨髓,髓生肝”是“肝肾同源”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补肾养肝法(滋水涵木)治疗慢性肝病,被认为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本之法[1]. 李瀚旻教授提出了“肝肾同源于下丘脑-垂体-肝轴”和“补肾生髓成肝”的假说,并开展了补肾调节肝再生(含补肾促进骨髓形成肝细胞)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实验通过“滋水涵木”维持“肝生发-肾涵养调控体系”协调统一,可使“肾生骨髓”与“髓生肝”(调节肝再生)可以相继或同时发生;提示补肾不仅可以生髓,还可以促进、调控“髓生肝”[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