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0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目的 分析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34例WG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特点、病理特点、治疗及疗效.结果 34例患者中,男18例,女16例,发病年龄(45±15)岁(18 ~81岁);确诊时间是(140±72)个月,3个月以内确诊率29.4%;首发临床表现多为肺(41.1%)、鼻(38.2%)、眼(11.7%)、头痛(11.7%)、耳(8.8%),非特异症状如发热(26.4%)等亦不少见;全部临床表现多为肺部(76.4%)、鼻(73.5%)、肾脏(67.6%)、眼(58.8%)、耳(47.0%);神经系统及口腔症状亦不少见,分别是41.1%、20.5%.实验室检查C-ANCA及PR3阳性率61.7%,P-ANCA及MPO阳性率20.5%,ANCA阴性率11.7%,P-ANCA阳性及MPO阴性1例(2.9%),C-ANCA阳性并PR3及MPO均阳性1例(2.9%).肺部影像表现复杂多样,多为结节或肿块(34%)、索条影(20.5%)、空洞(17.6%)、斑片影(17.6%);典型病理三联征表现1例(4.3%),出现典型病理中二联表现10例(43.4%);在入院前误诊为肺结核、肺癌、肺脓肿,误诊率为20.5%;肺部感染发生率高达50%;入院后给予激素和环磷酰胺正规诱导缓解及维持治疗,难治型给予血浆置换、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和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治疗疗效好.结论 WG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变化迅速,容易误诊误治;早期积极运用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疗效好.  相似文献   
32.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风湿病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原因之一,可显著增加患者罹患骨质疏松、脆性骨折的风险,导致疾病致残及致死率升高。风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风险预测、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和治疗监测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是骨密度值(BMD),但BMD仅反映骨量变化,不能显示骨微结构等骨质量信息。骨小梁分数(TBS)是一种基于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图像的新型骨微结构无创评估手段。研究表明,TBS可用于原发性及各种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骨质量评估,并能作为BMD和骨折风险预测工具FRAX的辅助指标,提高骨折风险预测能力。本文就TBS在风湿病并发骨质疏松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提示TBS在骨质疏松识别、骨折风险评估、药物疗效监测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患者男,68岁,因纳差、消瘦3个月,发热、咳嗽2周于2002年5月31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2月出现进行性纳差、消瘦,但无腹痛、呕血、黑便.于外院行胸部X线检查示左侧胸膜肥厚、肋膈角消失、左胸壁小结节影;上消化道造影未见异常;未予治疗.5月16日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7.3~ 38.8℃、夜间为著,无畏寒、寒战,伴咳嗽、咯少许白痰、左侧胸部隐痛,无咯血、呼吸困难,遂于我院门诊行胸部X线、胸部CT检查,示左胸壁多个球形隆起,左侧少量胸腔积液.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  相似文献   
34.
一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使用表柔比星和紫杉醇化疗10个月后出现皮肤硬化改变,受累皮肤范同符合弥漫型系统性硬化症的特征,经过系统评估未发现内脏器官受累的证据。紫杉烷诱导发生硬皮病比较常见,多数患者自身抗体阴性,无内脏器官受累。  相似文献   
35.
病历摘要 患者女,29岁.因口眼干7年,四肢无力1年余,浮肿1个月于2007年9月19日人院.患者于2000年夏季开始出现口干、牙齿片状脱落,双眼干涩、磨砂感,伴双侧腮腺反复肿大,双下肢紫癜样皮疹,未系统诊治.  相似文献   
36.
病历摘要患者男,33岁。因多尿、多饮、发热3个月,活动后气短2个月于2006年5月17日入院。患者2006年2月始无诱因出现多尿,每日尿量5000~6000ml,伴口干,多饮,饮水量每日5000ml。无多食、消瘦、头痛及视力视野改变。无眼干、腮腺肿大。逐渐出现发热,以午后为著,体温最高38·5℃,感畏寒,无寒战、盗汗。伴乏力、纳差。无厌油、皮肤黄染。3月始患者出现上三层楼即感胸闷、气短。无咳嗽、咳痰、咯血、胸痛。3月14日曾在外院住院,查尿比重、尿渗透压明显减低,ALT轻度增高;抗核抗体谱(ANAs)、抗线粒体抗体(AMA)、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均阴性。游离T…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抗乙酰胆碱3(M3)受体抗体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pSS患者(7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50例)、健康对照者(76例)血清中抗M3受体抗体,并测所有受试者的泪液流率、泪膜破碎时间、角结膜染色评分、5 min唾液流量、灶性指数、类风湿因子、IgG等.结果 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抗M3受体抗体阳性率pSS患者为47.14%、60.00%,SLE患者为4.00%、12.00%,健康对照者为14.47%、15.79%.抗M3受体抗体阳性者的泪液流率、泪膜破碎时间、5 min唾液流量低于阴性者,角结膜染色评分高于阴性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M3受体抗体阳性者灶性指数>3的患者多于阴性者(P<0.05).抗M3受体抗体阳性者IgG、类风湿因子水平明显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 pSS患者抗M3受体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SLE患者和健康对照者,抗M3受体抗体阳性者唇腺损伤较重.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比较和分析不同结缔组织病(CTD)相关肺部病变患者组间各项肺功能指标的差异.探讨肺功能检查对于评价CTD肺部病变性质和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纳入CTD肺脏受累患者,根据肺部病变性质分为3组:CT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CTD-PAH)29例、合并肺间质病变组(CTD-ILD))35例、合并PAH及ILD组(CTD-PAH+ILD)16例;另纳入无肺部病变的CTD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0)%)、FEV_(1.0)/FVC、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弥散率(DLco/VA)等主要肺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 共11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以女性多见,平均年龄35~39岁,易合并肺部病变的CTD依次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系统性硬化症(SSc)、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CTD-PAH组、CTD-ILD组和CTD-PAH+ILD组分别有10%、29%和46%的患者出现TLC下降;分别有50%、36%和71%的患者出现FVC%下降;分别有54%、47%和71%的患者出现FEV_(1.0)%下降;分别有100%、82%和100%的患者出现DLco%下降.多组间样本比较分析发现TLC%、FVC%、FEV_(1.0)%、DLco%在CTD对照组与CTD合并各肺部病变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TD-ILD组与CTD-PAH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LC%在CTD-PAH组大于CTD-PAH+ILD组[(89±15)%与(79±12)%,P<0.05)];FVC%在CTD-PAH组或CTD-ILD组均大于CTD-PAH+ILD组[(81±13)%、(80±16)%与(65±22)%,P<0.05)].结论 肺功能检查对于筛查CTD合并的各种肺部病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常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但从单次数值上无法鉴别CTD肺部病变种类(PAH与ILD).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抑制剂广泛应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但临床医生对其免疫原性尚认识不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NF-α抑制剂的免疫原性对TNF-α抑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疗效等均有影响。本文对TNF-α抑制剂免疫原性的产生机制、形成特点和监测方法等进行综述,相信加强监测和减少TNFα抑制剂的免疫原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0.
系统性硬化(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复杂的结缔组织病,其发病机制与纤维化、微血管功能失调和自身免疫有关。SSc患者除皮肤受累外,往往还会有胃肠道、肺脏等内脏器官的损害。最近研究发现的一系列蛋白和基因为解释其病因提供了新的依据,而包括自身抗体在内的一些血清蛋白,对患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