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74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52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74篇
口腔科学   96篇
临床医学   136篇
内科学   12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393篇
预防医学   175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48篇
  6篇
中国医学   149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OVCAR-3和OVCAR-8细胞中miR-338-3p过表达对MET转录调节因子(MACC1)表达及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在线医学数据库检索miR-338-3p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预测其下游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其靶基因;miR-338-3p和MACC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及阴...  相似文献   
82.
阐述了渗滤液回灌的机理、工艺流程、分类、操作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就渗滤液回灌对填埋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3.
目的检测病房环境气载内毒素的浓度。方法采用国际标准AGI-30收集器和LAL凝胶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用AGI-30收集病房环境气载内毒素,再用LAL凝胶法进行测定,并计算出病房环境气载内毒素的浓度EU/m3。结果收集到病房内和病房外走廊环境中的气载内毒素并计算出浓度分别为33-267EU/m3和66-512EU/m3。结论本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可作为病房环境评定的一种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针刺及康复训练治疗对中风后恢复期肢体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 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中医院康复科收治住院的98例中风恢复期肢体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值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和治疗组50例(穴位埋线配合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和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量表(NDS)、Berg平衡功能进行评定量表(BBS)、巴氏(Barthe)指数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2组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1)总有效率:治疗组有效50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100.0%(50/50);对照组有效4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6%(43/48),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2.163,P<0.05)。(2)2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N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t=18.39、16.22,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BBS评分均较治疗前评分增高(t=145.00、54.25,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BBS评分均较治疗前评分增高(t=126.00、27.13,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NDS评分均较照组降低(t=-5.299,P<0.05),治疗组Barthel指数、BBS评分均较照组评分增高(t=2.805、13.203,均P<0.05)。 结论埋线疗法结合针刺、康复训练对中风恢复期肢体偏瘫患者有良好治疗作用,能更好、更快地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的质量,此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并建立南葶苈子药材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特征图谱,并对北葶苈子及混伪品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Shield RP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0.3%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0.30 mL·min–1;柱温为35℃。结果:建立了南葶苈子药材UPLC特征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12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7个,槲皮素-3-O-β-D-葡萄糖基-7-O-β-D-龙胆双糖苷(峰3)可区分南葶苈子和北葶苈子;芥子碱(峰2)可区分南葶苈子和菥蓂子;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基-7-O-β-D-龙胆双糖苷(峰6)可区分南葶苈子和荠菜子。结论:建立的UPLC特征图谱能有效区分南葶苈子、北葶苈子及其混伪品荠菜子、菥蓂子,为控制葶苈子药材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大数据深度学习,近年人工智能技术已逐渐渗透到医学各个领域,实现一定程度应用。虽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近几年发表相关文献数量急剧增长,但大部分临床医生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还比较陌生。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列举、分析其在耳鼻喉科的主要研究情况,探讨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实际应用的局限,展望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在耳鼻喉科可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NFκ-B mRNA表达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及腺苷后适应对其影响,初步探讨腺苷后适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及腺苷后适应组,每组12只,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TTC染色计算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RT-PCR检测心肌NF-κB mRNA表达水平,ELISA测定组织中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假手术组心肌组织无改变,缺血再灌注组心肌损伤较重,腺苷后适应组及缺血后处理组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腺苷后适应组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心肌梗死面积及TNF-α与IL-6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缺血后处理组比较,腺苷后适应组NFκ-B mRNA表达及TNF-α、IL-6的分泌均下降(P<0.05)。NFκ-B mRNA的表达与心肌中TNF-α、IL-6浓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腺苷后适应可抑制再灌注后心肌NF-κB的表达活化,从而通过促使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分泌减少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8.
89.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SLIGRL—NH2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以缺口末端标记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及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的AI和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与I/R组比较,SLIGRL—NH2组的AI、Bax蛋白表达水平下降,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提示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下调Bax蛋白表达水平,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缓解小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方法将75只Apo E-/-小鼠随机分为5组,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分别为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瑞舒伐他汀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检测5组小鼠的血脂相关指标;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采用PCR技术,检测各组小鼠颈动脉组织中MMP-2 mRNA、MMP-9 mRNA的表达差异;采用Western-blot检测颈动脉组织中p-PI3K蛋白、p-AKT蛋白、PI3K蛋白、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①与模型组相比,3个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小鼠的TC、TG、LDL-C水平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P0.05)。3个治疗组小鼠颈动脉总面积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斑块面积显著较小(P0.05),且高剂量组的斑块面积最小。②对照组小鼠颈动脉组织中MMP-2的阳性率较低,模型组的MMP-2的阳性率及染色强度明显较高。低、中、高剂量组的的染色阳性率及染色强度较模型组有明显下降。③模型组小鼠颈动脉组织中MMP-2 mRNA、MMP-9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最高,低剂量组次之,高剂量组表达水平最低。Western-blot检测结果趋势与RT-PCR一致。④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颈动脉组织中p-PI3K蛋白、p-AKT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瑞舒伐他汀3个治疗组的小鼠颈动脉组织中p-PI3K蛋白、p-AKT蛋白表达量逐渐下降。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