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7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新型醒酒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饲料中添加醒酒糖对灌胃乙醇大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醇脱氢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以及肝指数和血醇浓度的变化作了观察。结果醒酒糖可明显减少酒后肝脏上述4种酶含量及肝指数的降低,并使血醇浓度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2.
陆军新兵心理症状问卷常模的建立及其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新兵心理症状问卷 (SCL 90 )常模 ,为研究新兵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广州军区、北京军区、南京军区的 4 6 15名新兵进行SCL 90测试 ,并将结果与军人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新兵SCL 90总分为 133 0 5± 36 90 ,阳性项目数为 2 7 70± 18 32 ,阳性均分为 2 4 0± 0 4 3,SCL 90所含 10个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军人常模 (P <0 0 1) ;各因子阳性症状中呈中、重度人数比例为 2 7%~ 18 2 % ;独生子女新兵SCL 90总分、阳性均分及躯体化、忧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陆军男性新兵及独生子女新兵SCL 90常模可作为研究新兵心理状况的本底资料  相似文献   
33.
广州亚运会反“核化生”恐怖袭击医学救援的做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反“核化生”恐怖袭击医学救援是广州亚运会安保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总结了某“三防”医学救援与防化部队、院校专家在广州亚运会期间,共同开展“核化生”监测与应急处置联合备勤的成功做法。主要包括:1)明确任务,增强反“核化生”恐怖袭击医学救援的针对性;2)合理分组,增强反“核化生”恐怖袭击医学救援的时效性;3)理顺程序,减少反“核化生”恐怖袭击医学救援的盲目性;4)周密筹划,增强反“核化生”恐怖袭击医学救援的实战性。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防核与辐射、化学、生物突发事件(三防)医学救援力量内涵建设的重点,为强化三防医学救援分队建设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国内外核与辐射、化学、生物(核化生)恐怖袭击事件形势及我军三防医学救援力量现状,对医学救援力量内涵建设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三防医学救援力量内涵建设应包括下述几部分内容:①完善应急预案;②开展应急演练;③强化医学救援知识培训;④加强应急物资储备;⑤提高医学救援力量机动能力。结论提高三防医学救援力量内涵建设,是有效应对核化生恐怖袭击事件的保证。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了解亚运安保部队官兵心理应激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开展心理卫生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量表、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对558名亚运安保任务官兵进行调查.结果 发生心理应激反应的人数比例,业务干部组最高(8.42%),指挥干部组次之(4.88%),士兵组最低(4.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47,P> 0.05).与心理应激强度呈显著性相关的因素主要是封闭式管理、年龄、文娱活动少、平时人际关系、社会支持、专业演训频繁及初次长时间执行任务.业务干部组主要与难以获取所需信息、无类似工作经历有关,指挥干部组主要与本人事务缠身有关,士兵组主要与备勤压力大、文娱活动少有关.结论 亚运安保部队官兵心理应激反应强度有一定客观诱因,也有主观认知因素.在今后类似任务中应对不同参与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预警教育.  相似文献   
36.
目的调查新疆民兵维稳期间生活满意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维稳民兵的心理应激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新疆维稳民兵832名,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觉察压力量表、领悟性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青年民兵生活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党(团)员民兵(P0.01);无灾难经历民兵生活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有灾难经历民兵(P0.05);一般地域民兵生活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特殊地域民兵(P0.01);有兴趣爱好民兵生活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无兴趣爱好民兵(P0.05);大学专科文化程度民兵生活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其他文化程度民兵(P0.01);服役13年以上民兵生活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5年及以下、6~8年民兵(P0.01);对民兵不同管理态度中,关心组、比较关心组民兵生活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非关心组(P0.01)。(2)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家庭外支持、超载感、服役时间、兴趣爱好、生活地域,共解释总变异的18.2%。(3)领悟社会支持在超载感与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效应值为0.059 8,占总效应值(0.059 8+0.19=0.249 8)的23.9%。结论新疆维稳民兵生活满意度在不同政治面貌、兴趣爱好、文化程度、服役时间等之间有明显不同;影响民兵生活满意度的多因素中,家庭外支持影响更为明显;领悟社会支持在超载感与生活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编制士兵训练倦怠自评问卷,并对其信度、效度进行验证。方法:随机整群抽取968名士兵为研究对象,分A(485名)、B(483名)两个组。用编制的士兵训练倦怠自评问卷对两组数据进行测查。A组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B组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经检验,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778,各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范围0.670~0.721;问卷的折半信度为0.754,各维度间的折半系数为0.654~0.680。问卷维度间相关系数0.312~0.486(P0.01),各维度与问卷总分间相关系数为0.663~0.785(P0.01)。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问卷结构和理论模型与新兵训练倦怠自评问卷一致,问卷的一阶三因素模型(χ2/df=3.548,GFI=0.959、AGFI=0.938、NFI=0.911、CFI=0.934、IFI=0.934、RMSEA=0.058)拟合效果比较理想。问卷总分及3个维度与职业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士兵训练倦怠自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训练倦怠测查工具使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驻疆某部新兵训练倦怠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整群抽取驻疆某部入伍1个月新兵420例,采用新兵训练倦怠自评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军人社会支持量表对其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并根据训练倦怠分值平均分值加减1个标准差,分为倦怠低分组76例和倦怠高分组73例,比较两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军人社会支持量表测评结果的差异,分析训练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倦怠高分组积极应对、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分值非常显著低于倦怠低分组(P<0.01),消极应对分值非常显著高于倦怠低分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训练倦怠各因子(心身耗竭、训练疏离、低成就感)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与积极应对方式呈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观支持、消极应对、积极应对、支持利用度进入以训练倦怠总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P<0.05,P<0.01)。结论:主观支持、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及支持利用度与新兵训练倦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索适用于老年人身体素质的测查指标和方法。[方法]1998~1999年应用14项测评指标对663名军队离退休干部的基本活动能力、机体平衡能力、柔韧性和体能进行了测查,对指标和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各年龄组老年人完成3项站立指标及双手过头再摸背的百分率为44.4%~100.0%;完成脚跟对脚尖前进或后退步数为1.3~18.1,单腿独立时问为5.9~9.0s,闭目单腿独立时间为1.1~5.4s,弯腰双手摸地距地10.9~24.4cm;常速行走和负重行走2.5m分别用时2.6~4.5s、2.5~4.0s,起坐5次用时9.1~14.7s,单足跳3~19次,单手握力271~343N.[结论]所采用测评指标能较灵敏地反映出老年人的体质变化情况;老年人体质各维度得分均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0.
凝聚力是科研单位建设的重要内容,影响科研单位凝聚力的主要因素包括科研单位以往的成果多寡与开发效益的大小、实际可行的预期目标、人际关系氛围、领导的工作方式和激励创新机制等。本文提出提高科研单位凝聚力的对策,包括培养荣辱与共的价值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更新管理手段及正确运用物质激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