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1.
目的 评价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单、双侧引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联合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年限均从1975年至2013年8月,纳入单、双侧引流的随机对照和非随机对照试验.用RevMan5.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用相对危险度(RR)值及95%可信区间(CI)对单、双侧引流进行比较.在荟萃分析中用RR及其95%CI比较两组差异.混合性的数据资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当研究间出现显著异质性时,荟萃分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研究之间的异质性检验采用卡方检验(P< 0.10为异质性有统计学意义)和I2分析(I2> 50%为异质性有统计学意义).对于异质性的来源采用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潜在的发表偏倚采用漏斗图分析. 结果 经过筛选共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和7个观察性研究,合计894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主要观察重点:单、双侧引流的支架通畅率优于单侧(RR=2.03,95%CI:1.16 ~ 3.56,P=0.01);而引流的有效性(RR=1.07,95%CI:0.97~1.18,P=0.20)和患者的生存率(RR=-0.16,95%CI:-0.40 ~ 0.08,P=0.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次要观察重点:单双侧引流的技术成功率(RR=1.05,95%CI:0.98 ~ 1.17,P=0.34)、早期并发症(RR=1.15,95%CI:0.75 ~ 1.76,P=0.52)、晚期并发症(RR=1.09,95%CI:0.75 ~ 1.60,P=0.65)、30 d病死率(RR=0.68,95%CI:0.38 ~ 1.23,P=0.20)同样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虽然双侧引流支架通畅率较单侧好,现存循证医学证据还不足够支持双侧引流,期待更多严格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出现来验证.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如何提高肺癌术后5年生存率,同时使更多患者获得手术切除机会,多年来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应用术前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化疗治疗局部晚期(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疗效以及对提高手术切除率的作用。方法92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BAI化疗组,先给予2周期的BAI化疗后进行手术治疗;单纯手术组,确诊后直接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完全性切除率及临床疗效。结果BAI化疗组的临床有效率和组织学有效率为68.3%和51.3%,化疗毒副反应轻微。BAI化疗组的完全性手术切除率(89.7%)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72.5%)(P〈0.05)。BAI化疗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80.6%,单纯手术组分别为94.1%和60.0%。结论术前BAI化疗安全有效,可获得较好的临床和组织学疗效,并能提高Ⅲ期NSCLC的完全性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术前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SBAI)化疗对局部晚期(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手术的影响因素.方法 92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BAI化疗组41例,先给予2个疗程的SBAI化疗后进行手术治疗;单纯手术组51例,确诊后直接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完全切除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SBAI化疗组的临床有效率和组织学有效率分别为68.3%和51.2%.SBAI化疗组的手术完全切除率(923%)高于单纯手术组(80.4%),P<0.05.1、2年生存率SBAI化疗组分别为100.0%和74.4%,单纯手术组分别为94.1%和58.8%.结论 术前SBAI化疗安全有效,可获得较好的临床和组织学疗效,并能提高Ⅲ期NSCLC的手术完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14.
视神经萎缩多由肝、肾不足,肝气郁结或气血瘀滞致目窍失养,玄府郁闭,以致神光不得发越而发病。本病患眼外观正常,发病缓慢,自感视力逐渐下降,终至失明。眼底可见视乳头苍白,边缘清楚,血管减少。据病因可用滋补肝肾、疏肝理滞、通络开窍之法。  相似文献   
15.
神经干细胞壁龛与脑肿瘤干细胞壁龛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肿瘤干细胞(braintumor stem cells,BTSCs)发现以来,BTSCs的来源成为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TSCs起源于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sells,NSCs)的基因突变 [1],而最新提出的干细胞壁龛(niche)学说认为壁龛作为十细胞生存的微环境,通过与干细胞之间的直接和(或)间接作用影响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分析学龄儿童鼻窦炎患者的舌象规律.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6月天长市中医院中医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学龄儿童发作期鼻窦炎患者,采集患儿不同维度舌象特征;应用Excel2013进行频数、舌色、舌形、苔色、苔质分析;应用IBM SPSS Modeler 18.0进行舌象因素间网络化关联展示以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频数≥100次的舌象因素有6个,为淡红舌、点刺、白苔、薄苔、厚苔、腻苔,累计出现906频次,贡献百分比为72.60%.关联规则以腻苔-厚苔、腻苔-点刺,腻苔-厚苔and润苔,腻苔-点刺and白苔为主.结论 学龄儿童鼻窦炎患者舌象常见腻苔,或伴点刺舌,说明湿、热为其主要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7.
18.
1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09年收治1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有无胆道梗阻和胰腺炎严重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无胆道梗阻的胰腺炎采取非手术治疗,胰腺炎恢复后行LC,效果良好;合并胆道梗阻的胰腺炎早期手术(通常先采用ERCP+EST+网篮取石+ENBD),以解除胆道梗阻为主,效果良好。结论外科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应根据胆道有无梗阻,结合胰腺炎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手术方式和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胸腔镜切除肺周边小结节术前Hook-wire标记的价值及意义。方法:我院于2000-2010年胸腔镜下或辅助小切口进行肺周边小结节切除共30例,其中在螺旋CT指引定位下穿刺留置Hook-wire16例,其定位的肺小结节直径〈10mm,或距壁层胸膜〉10mm。结果:16例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成功率100%,并发症12.5%,转化为开胸者6.25%,中位住院时间5天。术后组织学结果:原发性肺腺癌9例,鳞癌2例,小细胞肺癌1例,转移瘤3例,炎性假瘤1例。结论:术前肺周边小结节Hook-wire定位对于VATS术中定位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淋巴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确定微转移灶的存在及其与肿瘤复发、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999~2007年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胸外科经过根治性手术(肺叶或全肺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的常规病理检查证实为Ⅰ期NSCLC患者33例的246枚淋巴结。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过放疗、化疗,均有详细完整的临床随访资料。本次研究采用LSAB免疫组化VEGF染色,进行光镜病理学检查。结果33例患者246枚淋巴结中有10例(30.3%)患者的12枚(4.9%)淋巴结中VEGF阳性表达。有或无VEGF阳性表达的患者复发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0%vs26.1%,χ^2=7.015,P=0.016),VEGF阳性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显著短于VEGF阴性表达者(21个月vs.60个月,P=0.016);Cox单因素风险模型(P=0.004)和多因素风险模型(P=0.004)均显示存在淋巴结微转移的Ⅰ期NSCLC患者预后不良。结论VEGF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淋巴结微转移与Ⅰ期NSCLC复发转移相关,有助于更加精确的分期,可以作为Ⅰ期NSCLC患者根治术后的一个预后指标,并为其综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