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213篇
预防医学   13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或芬太尼与利多卡因联合用于全麻诱导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病例60例,按诱导药物不同平均分为利多卡因组(Ⅰ组)、芬太尼联合利多卡因组(Ⅱ组)、舒芬太尼合用利多卡因组(Ⅲ组)3组。分别记录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各时点的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心率(HR)。结果:诱导后T1时点3组SBP、DBP、HR显著低于T0(P<0.05或P<0.01);插管后Ⅲ组SBP、DBP、HR与T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T2、T3、T4、T5时SBP、DBP及HR在T2、T3时均显著低于Ⅰ组(P<0.01或P<0.05),在T2、T3时SBP、DBP、HR明显低于Ⅱ组(P<0.05);Ⅱ组在T2、T3与T0比较SBP、DBP明显升高(P<0.05),HR在T4、T5时与T0比明显下降(P<0.05),与Ⅰ组比较SBP、DBP、HR低于Ⅰ组(P<0.05);Ⅰ组SBP、DBP、HR明显高于T0时点(P<0.05或P<0.01)。结论:舒芬太尼或芬太尼与利多卡因联合能较好地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舒芬太尼在维持血流动力学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62.
目的评价他克莫司与环孢素A对肾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和人/肾存活率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89~2004.11)、EMBASE (1989~2004.1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8~2004.11)及Cochrane图书馆2004年第4期;手工检索与肾移植相关的<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等8种中文杂志.纳入肾移植术后使用他克莫司与环孢素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进行评价.用Revman4.2.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8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3 73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环孢素A相比,他克莫司减少了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其6月及12月的RR(95%CI)分别为0.65 (0.56,0.75) 和0.70 (0.54,0.92);减少了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其合并后的RR(95%CI)为0.65 (0.47,0.89);降低了排斥反应的病理分级,移植肾穿刺活检BanffⅠ级及Banff(Ⅱ Ⅲ)级的RR(95%CI)分别为1.64 (1.08,2.49)和0.75 (0.63,0.89).术后使用他克莫司或环孢素A,5年内患者生存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其6月、12月、2年、3年和5年的RR(95%CI)分别为1.01 (0.99,1.02)、1.00 (0.99,1.02)、1.01 (0.97,1.05)、1.00 (0.97,1.03) 和0.97 (0.88,1.07);移植肾5年内存活率差异也不明显,其6月、12月、2年、3年和5年的RR(95%CI)分别为1.04 (1.01,1.07)、1.03 (1.00,1.06)、0.99 (0.91,1.07)、1.04 (0.99,1.09) 和1.04 (0.90,1.21).结论他克莫司抗急慢性排斥反应的作用优于环孢素A,但并不能提高肾移植术后人/肾存活率.  相似文献   
63.
广西百色地区人和动物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86~1987年我们用间接血凝法(IHA),对百色地区人和动物弓形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一、人群弓形虫感染率调查百色、隆林、田阳和田东4个县(市)1951人,IHA阳性35人,感染率为1.79%。农村(2.12%)高于城镇(0.81%);男性为1.97%,女性为1.62%;年龄以50岁以上组最高,为5.88%;农民(2.05%)高于学生、工人、服务员;彝族感染率6.45%、苗族5.48%、壮族1.28%、汉族1.05%、瑶族0.32%。二、动物弓形虫感染率调查5个县(市)7种家畜家禽共947只,猪感染率为25.34%,牛11.11%,鸡7.58%,狗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6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巴曲酶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同时与常规治疗者进行比较。结果:使用巴曲酶治疗后能快速阻止局限性脑缺血症状的进展,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不增加梗死后出血发生率。结论: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快速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新方法。方法:等离子电切镜直视下进入膀胱,上自制硅胶水封,输尿管镜通过水封沿电切镜壳进入膀胱碎石,负压吸引球吸出碎石。结果:本组30例均一次碎石成功,无并发症,3 cm直径以上结石手术时间由原来的2h以上,现仅用20min。结论:等离子电切镜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自制水封,负压吸引球的联合应用是处理膀胱结石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6.
微创切口修剪搔刮根治术治疗腋臭16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腋臭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用美兰在腋毛外缘画标记线,选择腋窝中央皱褶线后侧0.7 cm切口线,采用2%利多卡因30 ml+生理盐水60 ml+10滴肾上腺素混合液局麻.皮下组织潜行分离,弯头组织剪修剪皮下及真皮下部,刮匙刮除剩余脂肪、汗腺及毛囊,冲洗皮下腔隙,缝合切口,加压包扎,术后7 d拆线.结果共167例,164例术后随访异味完全消失,3例明显改善.切口疤痕不明显.结论应用微创切口皮下修剪+搔刮术治疗腋臭,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7.
李旭东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764-3765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视疲劳症状与视轴矫正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2例有视疲劳症状的小学生,根据出现症状睛况分为眼部症状组(A组,45例)和全身症状组(B组,37例),进行全面的眼科及视轴矫正检查后,根据自身的情况予以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措施。屈光不正者配戴合适的球镜、柱镜及棱镜;集合功能不足者进行3个月的视轴矫正训练,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加戴眼镜。结果B组散光的发生率(16.2%)显著高于A组(2.2%)(x2=5.093,P=0.024)。经视轴矫正治疗后,A组患者与B组视力改变相当;但B组屈光度减少的有效率(91.9%)显著优于A组(7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9,P=0.031)。结论调节功能异常是学龄期儿童视疲劳局部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而屈光不正则与全身症状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Castleman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疗效评价。结果 8例患者中4例首发症状有乏力,3例有低蛋白血症,3例有蛋白尿或者肾损害,2例有感染,1例有肌损害。3例确诊为透明血管型,3例为浆细胞型,2例为混合细胞型。病理学提示淋巴结结构保持完整,滤泡增生明显,血管增生。结论 Castleman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诊断和分型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手术、化疗、放疗及生物治疗等多种方法可应用于该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69.
插销式分体桩核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及根管治疗的完善,使磨牙残根残冠在口内的长期保存提供了可能,已成为患者及医师共同的选择。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7月来我院就诊患者50例,均为后磨牙残根、残冠。牙冠缺损1/2以上,小于2/3。龈下缺损不超过1mm。髓底完  相似文献   
70.
目的:比较临床触诊、B超和磁共振(MRI)诊断口咽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分析B超、MRI在口咽鳞癌颈淋巴结转移术前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口咽鳞癌患者的100个颈部分区行术前临床触诊、B超和MRI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双盲法分析临床触诊、B超和MRI所见,将其结果在SPSS13.0软件中分别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病理证实16个区存在淋巴结转移,临床触诊检出其中的7个区(敏感度43.8%,特异度96.4%,准确度88.0%);B超确诊其中的10个区(敏感度60.0%,特异度97.6%,准确度92.0%),可以发现33.3%的临床触诊隐匿性转移区;MRI确诊其中的13个区(敏感度81.3%,特异度96.4%,准确度94.0%);可以发现66.7%的临床触诊隐匿性转移区。B超联合MRI检出其中的13个区(敏感度81.3%,特异度95.2%,准确度93.0%)。结论:B超或MRI评价口咽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准确度均优于临床触诊,B超联合MRI的可靠性并不优于单独使用MRI,但两者存在互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