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丹参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多种病因所致慢性肝炎的共同病理变化,特征在于肝脏细胞外基质异常增生与过度沉积,其核心环节在于肝星状细胞的活化。近年来,丹参及其有效成分在抗肝纤维化研究中取得了许多进展。丹参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主要有:抗自由基过氧化损伤、促进损伤肝细胞的修复、抑制炎性因子释放、改善肝脏微循环、抑制胶原生成、促进病理沉积胶原的降解、抑制HSC活化。  相似文献   
62.
丹参酮ⅡA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新荣  李艳平  邓湘蕾  王兰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55-57,F0003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分析该作用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1/2005—06在东南大学医学院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实验室完成。①取大鼠胸主动脉,用组织贴壁法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并传代,实验使用第4~8代细胞。②按实验分组干预细胞,正常对照组,培养液含5mmol/L葡萄糖;高糖组,培养液含30mmol/L葡萄糖;高糖对照组,培养液含30mmol/L葡萄糖&;#177;10g/L二甲亚砜;丹参酮ⅡA组,培养液含30mmol/L葡萄糖&;#177;0.5mg/L丹参酮ⅡA;U0126组,培养液含30mmol/L葡萄糖&;#177;25μmol/LU0126。③用二步法测定0.125,0.25,0,5,1.0,2.0,5.0,10.0mg/L丹参酮Ⅱ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毒性。④BrdU掺入DNA的EUSA法测定细胞内DNA合成水平。⑤同位素示踪法测定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结果:①高糖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呈现快速增殖状态。②当丹参酮ⅡA剂量大于1,0mg/L时,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四甲基噻唑蓝法测定结果表明1.0,2.0,5.0,10.0mg/L丹参酮ⅡA组血管平滑肌细胞线粒体脱氢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654&;#177;0.023,0.580&;#177;0.032,0、465&;#177;0.041,0.376&;#177;0.053,0.840&;#177;0.085,P〈0.01),表明此浓度可造成细胞功能障碍,有明显的细胞毒性。③随着丹参酮ⅡA作用浓度的增加,细胞内BrdU掺入DNA的量逐渐下降,0.03125mg/L丹参酮ⅡA与高糖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0.958&;#177;0.086,1.059&;#177;0.047,P〈0.05),0.0625,0.125,0.25,0,5mg/L丹参酮ⅡA与高糖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分别为0.865&;#177;0.058,0.781&;#177;0.099,0.738&;#177;0.071,0.616&;#177;0.028,1.059&;#177;0.047,P〈0.01)。④高糖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活性相对于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分别为(1048.59&;#177;94.78),(395.82&;#177;43.53)μkat/g,P〈0.011,丹参酮ⅡA组和U0126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性低于高糖组[分别为(450.55&;#177;50.47),(417.30&;#177;62.96),(1048.59&;#177;94.78)μkat/g,P〈o.01]。结论:丹参酮ⅡA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机制可能是其部分阻断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63.
近来报道的银染方法较多,但常用的Sa-mmons等银染法底色深、与蛋白质染色带反差小,灵敏度不很高,且白蛋白亦不易染色。我们从固定、还原剂的选用等几个步骤入手,改进了Sammons 法,效果较为满意,可供检查指纹及临床检测脑脊液和尿中的微量蛋白质.一、方法1.电泳(1)人血清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离胶凝胶总浓度(T)为7.2%(W/V),浓缩  相似文献   
64.
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根据其肠易激综合征类型分为腹泻型与便秘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气郁结患者给予柴胡疏肝散,脾胃虚寒患者给予温中散寒药方,肾阳虚衰者给予四神丸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给予疏调气机,润肠通便,益肾平肝治疗。结果两组经过针对性治疗后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肠易激综合征发病原因复杂,临床症状较多,利用中药理论治疗腹泻型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均取得较好临床效果,说明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效果较佳,且无不良反应发生,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 研究在丹参干预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 e,ILK)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探索丹参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和丹参干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各分为2周组12只,4周组12只,6周组12只,8周组12只,设立正常对照组12只.对各组大鼠肝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及ILK和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ILK和α-SMA主要分布在肝窦周间隙,纤维增生的汇管区,纤维间隔及靠近纤维间隔的肝窦周围细胞,两者的表达几乎在共同区域.ILK在正常肝脏组织中几乎没有表达,α-SMA在正常肝脏组织中有少量阳性细胞表达.注射CCl4诱导后,大鼠肝组织中ILK和α-SM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明显增强,且2.4.6.8周肝组织中ILK和α-SMA的表达强度呈明显递增趋势(P<0.05).在丹参干预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大鼠肝组织中ILK和α-SMA的有少量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有轻度增强,无显著差异,较模型组明显减弱(P<0.05),且自2周后,各干预组肝组织中ILK和α-SMA的表达强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肝纤维化模型组中,ILK和α-SMA在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增高,它们之间呈正相关(P<0.01),也均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在丹参干预组中,各组I L K和α-SMA两者在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也均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 ILK和α-SMA一样,在大鼠肝纤维化及丹参干预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说明ILK可能在肝纤维化过程中以及丹参防治肝纤维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或许可以为研究丹参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6.
HPLC法测定硝唑尼特中的3种有关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宜名  张燕  杨钊  李新荣  楚敏 《中国药师》2012,15(5):680-682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药物硝唑尼特中三种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lltima C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调节pH至2.5)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25 ℃;检测波长210 nm.结果:硝唑尼特三种有关物质定量限分别为0.087 6,0.050 4,0.013 5 μg·ml-1,硝唑尼特峰的理论塔板数大于7 000,且与杂质峰的分离度大于1.5.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高,适宜分析硝唑尼特中的有关物质.  相似文献   
67.
重症心肌瓣膜病手术治疗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治疗的时机和降低死亡率的途径。方法:对死亡原因重点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围术期处理的方法,提出了降低病死率的措施和重症瓣膜病的标准。结果:本组34例,重症27例,手术死亡3例,死亡率11.1%。晚期死亡2例,死亡率7.4%。结论:本组显示,先心重症瓣膜病风险较小,风心重症瓣膜病术前综合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心源性恶液质内科治疗无效应放弃手术。稳定协调的技术班子,较好的专科设  相似文献   
68.
在染毒柜内加热沥青产生烟气,选2组动物吸入烟气,其中1组在吸入的同时饮用大蒜水.2组动物同时出现肺癌和皮肤癌.不同时期肺癌发生率为:1组:6个月时4/6;9个月6/8;11-12个月28/28;合计38/48.染毒同时饮用大蒜水组:6个月1/6:9个月5/10,11-12个月17/26;合计23/48.饮用大蒜水组动物不同对期肺癌发生率均比单纯吸入烟气组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69.
酪氨酸酶的酶学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70.
李新荣 《中原医刊》1995,22(4):42-42
本组报道胃复安过量引起小儿锥体外系症状48例,用药后出现症状时间30分钟~48小时,全部表现有头后背、眼球凝视、歪头,部分有口角抽动、言语不利,全部病人均无意识障碍,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生化及脑脊液检查各14例均正常,脑电图检查13例无异常。所有病历均给予654—2应用,症状轻的年长儿口服,较重的的婴幼儿肌注或静滴,并加用镇静剂。一般在用药30分钟后患儿入睡,醒后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