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糖尿病足部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是指发生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下足部迁延超过2周的创面,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伴或不伴感染[1]。其发生率随目前糖尿病患者的日益增多而不断上升,成为现今社会的沉重负担。D  相似文献   
52.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体外扩增、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本研究旨在分离rMSCs,并观察其类型特征及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53.
目的:筛选可靶向沉默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短发夹RNA(shRNA)。方法:设计和制备靶向沉默TGF-β1的5条shRNA,并构建靶向沉默TGF-β1的p-Genesil-shRNA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及含无关shRNA的pGenesil-1-shRNA-vect对照质粒,酶切和测序方法进行鉴定。通过脂质体介导分别将p-Genesil-1-shRNA-vect质粒和各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入高糖或AngⅡ环境激活的HKC细胞(分别命名为p-Genesil-1-vect细胞及p-Genesil-shRNA1~5细胞),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沉默TGF-β1表达的效果。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显示,5种重组质粒均可切出与预计相符的目的片段,所有shRNA编码序列与设计一致。与HKC细胞相比,高糖或AngⅡ刺激的HKC细胞和pGenesil-1-vect细胞中TGF-β1表达均增高(F=74.188,P<0.001),而后二者之间TGF-β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或AngⅡ刺激的p-Genesil-1-vect细胞相比,高糖或AngⅡ刺激的各组p-Genesil-shRNA细胞中TGF-β1表达均降低(F=139.695,P<0.001)。结论:筛选出1条可靶向沉默TGF-β1表达的shRNA。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肾上腺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0例肾上腺腺瘤样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肾上腺腺瘤样瘤与生殖系统的腺瘤样瘤组织学形态相似,部分病例可见包膜,多数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分界不清,可呈腺管样、管囊状、血管瘤样、小梁状及实性排列,常见印戒细胞样细胞;个别病例出现不典型的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AE1/AE3)、波形蛋白、CK5/6、calretinin、WT1和D2-40均呈阳性,CD34、癌胚抗原和ERG均阴性,Ki-67阳性指数1%~5%。肾上腺腺瘤样瘤的临床及影像学无特异表现。经FISH检测均不存在p16基因缺失。结论肾上腺腺瘤样瘤发病罕见,确诊依靠病理诊断,免疫组织化学可帮助鉴别诊断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55.
复合皮混合移植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疗效观察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目的观察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削痂术后应用复合皮混合移植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3例烧伤患者的30个深Ⅱ度烧伤肢体在伤后3d内分次行削痂术,削至浅筋膜后移植大张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然后切取大张自体刃厚皮(0.10~0.25mm)覆盖于其上。术后10—12d计算移植皮片的存活率,记录创面愈合时间。观察随访3—6个月时患者的肢体外观及功能恢复情况。取1例患者随访3个月时的愈合创面皮肤标本,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本组患者复合皮片成活率为93%,7%的皮片因术中固定较差,移植后自体刃厚皮与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分离致皮片坏死,或因感染致皮片溶解。随访3—6个月,移植部位皮肤外观、弹性及功能恢复良好。病理学观察显示,成活皮片表皮、真皮结构正常。结论烧伤后早期削痂立即移植复合皮是治疗深Ⅱ度创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6.
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卒中8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新强  黄银凤 《河南中医》2007,27(10):40-41
脑卒中(Apoplexy or Stroke)是指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疾病的总称,具有急性期死亡率高(第1天病死率10%,第1周约为20%,第3周约为30%),恢复期致残率高的特点。合理治疗,可以降低病死率,提高幸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采用西医对  相似文献   
57.
核酶对瘢痕中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以瘢痕及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Ⅰ、Ⅲ型前胶原mRNA为研究对象,应用核酶技术探讨治疗瘢痕的机制,为瘢痕治疗领域开辟新途径。一、材料与方法增生性瘢痕移植块皆取自整形手术患者被切除的瘢痕组织,并经病理证实为增生性瘢痕,剪除表皮及皮下脂肪组织,以5倍双抗磷酸盐缓冲液(PBS)消毒漂洗2次,剪成0.5mm×0.5mm×0.5mm大小,组织块法培养于1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取第2代用于实验[1]。根据D’Alessio等所报道的α1(Ⅰ)型前胶原基因的序列[2],在ABI391DNA自动合成仪上合成了与第二外显子(Exon2)部分互补的用以构建(PCR)核酶基因的引…  相似文献   
58.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基层医疗机构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情况以及在促进合理用药、缓解居民看病贵等方面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方法调查中山地区15家公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后临床用药目录、处方内涵变化。结果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中山地区公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平均用药品种数同比增加7.80%,基本药物占临床用药目录比例同比增加52.20%;平均处方费用、药品费用所占比例,用药种数、注射剂使用率和抗菌药物使用率同比分别下降11.08%,6.60%,14.63%,8.00%,12.00%,基本药物使用率同比增加54.00%。结论基本药物制度在中山地区公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得到全面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站合理用药水平明显提高,在缓解居民看病贵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有些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VEGF165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移植皮瓣血管化的可行性,提高皮瓣存活率。方法利用脂质体介导pIRES2-EGFP/VEGF165质粒体外转染VEC。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转染组和内皮细胞组大鼠缺血皮瓣内分别加入1ml浓度为1×106个/亳升的含有转染质粒pIRES2-EGFP/VEGF165血管内皮细胞和未转染正常血管内皮细胞的DMEM培养基,对照组注射相同量DMEM培养基。皮瓣早期断蒂,观察皮瓣的皮瓣存活率、HE染色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管生成情况,计算微血管密度。结果VEGF165基因转染VEC、单纯的VECC移植大鼠缺血皮瓣后,与对照组的皮瓣存活率分别为98.6%±3.9%、83.2%±3.5%、42.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d时三组皮瓣中点处的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60.4±6.5)个/毫米2、(58.2±6.3)个/毫米2、(17.8±1.7)个/毫米2;第14d时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91.9±7.1)个/毫米2、(74.4±6.8)个/毫米2、(28.6±3.7)个/毫米2。结论VEGF165转染血管内皮细胞可以可促进缺血皮瓣的血管新生,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Ⅰ,Ⅲ型前胶原核酶对裸鼠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02/06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电子显微镜室及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实验室进行。①建立裸鼠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80只)。②将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Ⅰ型组20只,注射Ⅰ型前胶原核酶;Ⅲ型组20只,注射Ⅲ型前胶原核酶;Ⅰ型+Ⅲ型组20只,注射Ⅰ型及Ⅲ型前胶原核酶;各组又分为2.5μg/100μL及5.0μg/100μL两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各10只裸鼠。对照组:生理盐水组10只,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10只。于建立模型的第4周开始,实验组与生理盐水组每天用微量注射器行瘢痕内多位点注射1次,共7d;第6周取材。③应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分析各组胶原含量及分布的改变。④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实验前后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①各实验组瘢痕体积均缩小;Ⅰ型组、Ⅰ型+Ⅲ型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体积明显缩小[Ⅰ型组2.5μg/100μL:(25.6±1.2),(28.3±2.1)mm3,5.0μg/100μL:(27.9±3.0),(30.4±1.7)mm3;Ⅰ型+Ⅲ型组2.5μg/100μL:(24.8±1.6),(29.5±3.3)mm3,5.0μg/100μL:(24.6±1.7),(27.8±1.8)mm3,t=1.981~2.025,P<0.05]。②Ⅰ型组、Ⅰ型+Ⅲ型组与对照组相比Ⅰ型胶原纤维分布明显减少。③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具有典型的增生性瘢痕的特点,各实验组瘢痕形态改变不明显。④实验组及对照组的超微结构改变无明显差异。结论:Ⅰ和Ⅲ型前胶原核酶均可有效地减少裸鼠增生性瘢痕中胶原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