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89篇 |
免费 | 95篇 |
国内免费 | 5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70篇 |
口腔科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202篇 |
内科学 | 222篇 |
皮肤病学 | 57篇 |
神经病学 | 27篇 |
特种医学 | 39篇 |
外科学 | 136篇 |
综合类 | 321篇 |
预防医学 | 111篇 |
眼科学 | 9篇 |
药学 | 132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226篇 |
肿瘤学 | 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48篇 |
2022年 | 73篇 |
2021年 | 65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83篇 |
2013年 | 71篇 |
2012年 | 103篇 |
2011年 | 76篇 |
2010年 | 110篇 |
2009年 | 83篇 |
2008年 | 95篇 |
2007年 | 77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73篇 |
2004年 | 63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 分析一起由两种罕见血清型混合感染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病原学的检测结果,为食物中毒病原学检查途径提供依据。方法 对一起在龙门县人民医院就诊食物中毒事件的9例患者采集其肛拭子样本,参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GB 4789.7—2013) 等标准进行病原学分析鉴定。结果 本次事件出现临床症状者9例,其中≤20岁2例,20~<40岁1例,40~<60岁4例,≥60岁2例;9份肛拭子样本检出8株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O2:K28构成比占25.00%(2/8);O8:K21构成比占75.00%(6/8);经PFGE分子分型,2株O2∶K28血清型(VP18171、VP18175)相似度为66.7%;3株O8∶K21血清型(VP18172、VP18173、VP18176)相似度为100.0%,与另外3株O8∶K21血清型(VP18177、VP18174、VP18170)相似度为88.4%~95.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除有1株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二重耐药、1株菌株对氨苄西林耐药、3株菌株对头孢唑林耐药外,其它菌株对所有测试药物均敏感,无多重耐药现象。结论 此次食物中毒是由O2:K28和O8:K21这两种罕见血清型的副溶血性弧菌混合感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23.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减轻小鼠混合骨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基因骨髓混合一定比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异基因骨髓移植能否减轻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方法将BALB/c与BCF1(BALB/c×C57BL/6)小鼠或与G-CSF动员BCF1小鼠脾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腹腔注入BALB/c幼鼠,制备新生小鼠GVHD模型,结果以脾指数表示.成年雌性BALB/c小鼠接受60Co全身照射8.5Gy后进行移植,移植物为BALB/c与雄性BCF1或与G-CSF动员BCF.小鼠骨髓细胞按一定比例的混合,移植细胞总数60×105个/只.观察移植小鼠aGVHD典型症状、病理表现及存活率.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含量,流式细胞术分析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1)注射BALB/c与BCF1小鼠脾细胞混合比例为21、11及异基因BCF1小鼠脾细胞的新生小鼠均发生GVHD;但G-CSF动员与否,GVHD发生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1及11混合骨髓移植(MBMT)组小鼠有中到重度GVHD表现;经G-CSF动员的MBMT组小鼠8周存活率较未动员组明显提高(P<0.05).(3)G-CSF动员供鼠后L3T4+细胞下降显著,L3T4+/Lyt2+比值明显低于未动员组(P<0.01).(4)G-CSF动员供鼠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细胞培养上清中,IL-2、IFN-γ水平降低,IL-4水平升高.结论同基因骨髓混合一定量H-2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可减轻GVHD的发生;G-CSF动员供鼠可进一步减轻MBMT后GVHD的发生.其机理可能与IL-2、IFN-γ下降、IL-4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4.
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失误及并发症防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1993年12月~1996年2月应用单侧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69例,现将某些操作失误及并发症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og例中男?3例,女26例;年龄9~73岁;开放性骨折/17例,闭合。时骨折22例;脏腑骨干骨折57例.胜骨平台骨折S例,股骨粉陛下骨折Z例,股骨干骨折1例,股骨髓间骨折2例,学指骨月FZZ例。治疗方法本组厂例开放性骨折于入院后急诊治则同时给一千对固定支架国定。闭合性骨折亦于入院后尽早一手术,通常在伤)81周内完成复位固定。开放性骨折在清创后克在骨折近远端分别各钻一对外支架螺钉,通常在直视下或借助X线村L透视Flit… 相似文献
25.
胸部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胸部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 :搜集 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部良性神经源性肿瘤 ,其中神经鞘瘤 8例 ,年龄 2 76 4岁 ,神经纤维瘤 4例 ,年龄 2 444岁 ,节细胞神经瘤 3例 ,年龄 82 0岁。结果 :15例中仅 3例有相关的临床症状 ,CT表现为边界清楚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较均匀稍低密度软组织肿块 ,神经鞘瘤 6例明显不均匀强化 ,2例中度结节状强化 ;神经纤维瘤和节细胞神经瘤呈轻度均匀强化。结论 :胸部良性神经源性肿瘤发病年龄和CT表现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6.
双侧椎板间开窗治疗稳定型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侧椎板间开窗治疗稳定型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适应证和疗效。方法83例稳定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行双侧椎板间开窗治疗。结果76例平均随访1.5(0.5—6)年。疗效采用Nakai评分标准:优59例,良11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92.1%。1例因多节段双侧椎板间开窗导致医源性腰椎失稳行二次手术。结论双侧椎板间开窗法是治疗稳定型腰椎管狭窄症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脾气虚证大鼠股四头肌线粒体自噬水平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UNC-51-类似自噬激活激酶1(ULK1)途径的变化,从线粒体方面研究"脾气虚四肢不用"的机制。方法运用饮食失节+劳倦法复制脾气虚证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脾气虚模型组(模型组),造模成功后取股四头肌,比色法检测三磷酸腺苷(ATP)含量;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免疫荧光及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 (LC3 B)、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表达水平及与线粒体共定位的量;Western blot法检测AMPKα及ULK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股四头肌ATP、MMP下降(P0.05,P0.01);LC3B-II蛋白表达及与线粒体共定位增加(均P0.01)、p62蛋白表达及与线粒体共定位减少(均P0.01);p-AMPKα/AMPKα及p-ULK1/ULK1比值升高(均P0.01)。结论 "脾气虚四肢不用"可能与AMPK/ULK1途径激活所致的线粒体自噬水平提高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28.
29.
颈肩部压痛的测定及其在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过程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应用人体压痛力学定量测试仪测定颈肩部压痛方法及其对旋提手法疗效的意义。方法本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10例(脱落12例),其中试验组106例(脱落5例),对照组104例(脱落7例)。治疗方法试验组采用旋提手法,对照组采用牵引疗法,应用人体压痛力学定量测试仪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5、7、9、11、13天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8个时间点测量颈肩部压痛。结果210例患者常见压痛点有棘突旁、肩胛骨上角、斜方肌颈肩移行部、肩胛骨内侧缘等。第3、4、5、6、7次复诊和1月随访试验组颈肩部压痛缓解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人体压痛力学定量测试仪有利于压痛的量化评定,旋提手法可明显减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肩部压痛。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颈后路植骨Apofix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2001年5月共11例寰枢椎脱位患,均作了颈后路Apofix固定手术,结果:经4个月-3年(平均1.6年)随访,所有患均在3-6个月获性融合,局部症状缓解率91%(10/11),术后脊髓功能改善情况,优8例(占73%),良2例(占18%),中1例(占9%),结论:寰枢椎脱位颈后路Apofix内固定术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临床效果良好等优良,对减轻颈髓损害以及提高预后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