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4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8,自引:4,他引:48  
2型糖尿病(DM)合并大血管病变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高于2型DM无大血管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2型DM无大血管病变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CRP可能是2型DM和2型DM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炎症可能参与了2型DM及2型DM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2.
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特点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IS)及胰岛素抵抗(IR)状况.方法 对405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和40名糖耐量正常者(对照组)测量身高、体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按空腹血糖(FPG)水平分为4组,与对照组比较.93例FPG≥8.3mmol/L者应用格列齐特(达美康)缓释片进行干预治疗1~3个月,血糖达标后重复OGTT并计算干预后的IR及IS.结果 (1)随着FPG水平的升高,糖尿病各组IR、IS逐级恶化:在FPG≥9.7mmol/L组,胰岛素敏感性为正常组的30%,IS仅为正常组的5%;(2)在FPG<9mmol/L组,IR能解释70%的血糖水平变化,而在FPG高于≥9mmol/L组,IS能解释60%的血糖变化;(3)格列齐特缓释片干预治疗IR及IS有了显著的改善.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IR及IS随空腹血糖升高而恶化,但是IS恶化更为严重;这种双重恶化在高血糖状态得到纠正后在相当程度上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与2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 将2005年6月至2006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71例2型糖尿病非外周神经病变患者(A组)、77例2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患者(B组)及30名健康对照者(C组)纳入研究,测定3组血清IGF-Ⅱ.A、B组加测静脉空腹血糖、胰岛素等相关临床指标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 B组血清IGF-Ⅱ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和A组间血清IGF-Ⅱ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IGF-Ⅱ与神经传导速度呈正相关(P<0.05);血清IGF-Ⅱ是2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主要相关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患者血清IGF-Ⅱ明显下降,且IGF-Ⅱ降低与2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是一项2008年2月至2009年1月进行的为期16周的随机、双盲、双模拟临床试验,476例受试者被随机分为4组:利拉鲁肽(0.6、1.2或1.8mg,每日1次)联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4mg,每日1次)联用二甲双胍(1g,每日2次)。主要疗效指标为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改变,次要疗效指标包括体质量、空腹血糖、7时点白测血糖谱、血压和p细胞功能等。各组疗效指标比较采用协方差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共476例受试者入组,其中男246例、女230例,平均年龄(54±9)岁,平均HbAlC8.3%±1.1%,平均体质指数(25±3)kg/m2,平均糖尿病病程6.9年。与基线相比,治疗后利拉鲁肽各治疗组HbAlC下降1.1%~1.2%,格列美脲组下降1.3%。利拉鲁肽1.2mg和1.8mg组中HbAlc的降低均非劣效于格列美脲组(95%C1分别为-0.15~0.31和-0.13~0.33,均P〈0.01)。治疗后利拉鲁肽各组体质量和收缩压的改变均显著优于格列美脲组:利拉鲁肽组体质量下降1.1~1.8kg,收缩压下降1.8~2.6mmHg(1mmHg=0.133kPa);格列美脲组体质量增加0.6kg,收缩压升高2.1mmHg(均P〈0.05)。各利拉鲁肽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格列美脲组(分别为0.03、0、0.10和1.47次/人年,均P〈0.01)。结论利拉鲁肽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整体耐受性良好,其降糖作用与格列美脲相当,并具有降低收缩压、减轻体质量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率的优势。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520例DM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3年医院感染总发生率为9.8%;DM合并医院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呼吸道、泌尿道和胃肠道,检出病原菌依次为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真菌,分别占59.9%、29.6%、10.5%,高龄患者,较长的病程和住院时间,实施侵入性操作,长期使用抗菌药物、血糖控制不佳、存在其他并发症等是易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必须加以重视,预防与控制危险因素可降低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96.
陆珣靓  李成江 《浙江医学》2011,33(1):137-140
近年来,以胰高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研究为基础的糖尿病新药成为糖尿病药物治疗领域的最大热点。与经典降糖药物相比,该类新药更少的低血糖发生率、降低空腹及餐后胰高血糖素、减轻体重、并在动物实验中证实能增加胰岛β细胞数量等诸多优点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