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7篇
内科学   24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因其临床表现多样,导致诊断困难。影像学诊断尤其是超声内镜(EUS)在胰岛素瘤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拥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拟通过明确胰岛素瘤的解剖分布特点,以期有助于提高影像学的诊断准确率和降低漏诊率,尤其是在教育和培训实践中对于EUS的学习者更具有指导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病案资料数据库1993年1月至2019年11月经外科手术、病理确诊为胰岛素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检索方法采取搜索术后病理诊断为"胰岛素瘤"的病例,通过查阅病例的方法,提取出胰岛素瘤的大小和解剖分布等数据,进一步分析其特点。 结果共检索到确诊为胰岛素瘤的患者116例,其中,男45例、女71例,年龄13~76岁,平均年龄(44.4±14.85)岁。胰岛素瘤单发110例(94.8%)、多发6例(5.2%)。位置分布:头颈部46例(39.7%),单发45例、多发1例;体尾部68例(58.6%),单发65例、多发3例;全胰腺多发2例(1.7%)。病变大小特点:最大径0.4~3.4 cm,平均大小(1.53±0.58)cm。≤1 cm 29例、>1 cm而≤1.5 cm41例、>1.5 cm而≤2.0 cm28例,≤3 cm 15例,>3 cm 3例。年龄与肿瘤的大小相关,≤44岁患者肿瘤平均大小为(1.36±0.51)cm、>44岁患者肿瘤平均大小为(1.70±0.60)cm,P<0.05。头颈部的肿瘤大于体尾部的肿瘤,头颈部肿瘤平均大小(1.66±0.63)cm,体尾部(1.42±0.52)cm,P<0.05。 结论胰岛素瘤在胰腺体尾部较头颈部更好发;绝大多数单发,但可以全胰腺多发;多数小于1.5 cm,肿瘤的大小与患者年龄和肿瘤的解剖分布相关。  相似文献   
42.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肺癌,位居第2位,死亡率位居第3位,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1].胃癌的初步诊断,依靠腹部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进行定性、定位和分期.其中病理组织学结果是胃癌的诊断的金标准,也是手术治疗前的必要步骤.胃癌根据其发育形态进行国际认可的Borrmann分型[2],其中Borrmann Ⅳ型...  相似文献   
43.
胰管结石患者多伴有胰管流出道狭窄、胰管扩张、胰管腔内结石,由于长期慢性炎症纤维化和结石堆积形成的流出道狭窄,普通的探条扩张很难达到需要的直径,而球囊扩张,常因结石锐利而导致球囊破裂。如何能够保证狭窄扩张有效,结石能顺利通过内镜直接取出成为内镜医生比较棘手的问题,全覆膜可回收金属支架的出现,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方法。我们对1例患者进行了相关的治疗。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究贲门缩窄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进行贲门缩窄术治疗的47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47例患者成功进行了贲门缩窄术,手术成功率100%。无术后发热、穿孔病例。患者术后7例出现胸骨后疼痛不适、2例出现进食哽噎感、1例出现少量咳血,该10例患者均无需特殊治疗,症状于2 d内自行好转。22例(46.8%)患者手术当天即可进流食、39例(82.9%)患者术后第1天进流食或半流食、43例(91.5%)患者于术后第2天恢复进食流食或半流食。术后仅9例患者预防性使用了抗生素。结论贲门缩窄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安全有效,且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