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58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0篇
  1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21.
目的 探讨儿童单纯远视散光的轴向分布与弱视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视光中心门诊4~10岁视力低常儿童单纯远视散光患者139例277眼按散光轴向分类,统计各组弱视的发生率,并使用R×C表χ2检验.结果 277眼中,逆规散光组197眼,占总数的71.1%,其中弱视147眼,占本组病例的74.6%;顺规散光组50眼,占总数的18.1%,其中弱视16眼,占本组病例的32%;斜轴散光组30眼,占总数的10.8%,其中弱视11眼,占本组病例的36.7%.三组中以逆规散光组的弱视发生率最高,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 在单纯远视散光中逆规散光所占比例最高,该组弱视的发生率也最高.提示在儿童的视力保健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逆规散光对儿童弱视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观察胰岛素(insulin,ISL)对内毒素(LPS)引起的兔急性肺损伤(ALI)的预防与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LPS组、ISL+LPS组及LPS+ISL组,气管内滴注LPS建立兔ALI模型。采用微量注射泵经兔耳缘静脉滴注不同的液体,NS组和LPS组:滴注生理盐水;ISL+LPS组:滴注ISL混合液(ISL+葡萄糖+KCl)0.5 h后,再于气管内滴注LPS;LPS+ISL组:先经气管内滴注LPS 0.5 h后,再滴注ISL混合液。滴注时间持续4 h,期间监测兔平均颈总动脉压(mCAP)、血糖及血钾的变化。实验结束后处死实验动物,取肺组织观察形态学改变、测定肺湿/干质量的比值(W/D),并分别用亚硝酸盐显色法和硫代巴比妥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及活性。结果 LPS组兔随时间 mCAP逐渐下降,实验结束时下降至(8.09±1.12)kPa,与NS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应用ISL预防和治疗后, mCAP下降的趋势缓慢,基本保持平稳,与LPS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LPS组兔的血糖随时间延长逐渐增高,实验结束时达峰值至(12.8±5.6)mmol/L,与NS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应用ISL预防和治疗后,兔的血糖随时间变化不明显,与LPS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期间各组兔的血钾基本保持平稳。形态学观察表明,LPS组肺组织水肿有点、片状出血,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显著增厚,肺泡腔变窄,结构消失。ISL+LPS组及LPS+ISL组的肺损伤明显减轻,肺组织结构均趋于正常;肺泡腔及支气管腔炎细胞及渗出物明显减少。与NS组相比,LPS组兔的肺W/D明显增加(P<0.05),肺组织匀浆中SOD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ISL+LPS组及LPS+ISL组兔的肺W/D明显减少(P<0.05),肺组织匀浆中SOD的活性显著增加(P<0.05),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ISL对LPS所致兔ALI具有预防与治疗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肺组织中的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3.
WST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一种新的医学教育的信息化模式即网络环境支持的教学模式(web supported teaehing,WST)应用于病理生理学教学中,既改革了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又不同于单纯的网络教学.WST教学模式的应用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病理生理学中复杂难理解的知识,提升教学效果,为学生临床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最佳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给药频次,更有效地保护脑缺血急性期大鼠海马神经元。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2组均制成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组又分为3个亚组,各亚组之间EPO给药方法相同(腹腔注射)、剂量也相同(3000IU/kg),仅给药频次不同,3次给药组为缺血即刻给1次,缺血再灌后4h给1次,以及缺血再灌后12h给1次;2次给药组为缺血即刻给1次、缺血再灌4h给1次;1次给药组仅为缺血即刻给1次。以上5组大鼠均在缺血再灌24h后制作标本,分别用于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分析海马Bcl-2、Bax表达;另外用Western Blot测定海马组织Caspase-3的表达。结果 3个亚组对比模型组,Bax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2次给药组对比模型组,Bcl-2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2次给药组与3次给药组对比模型组Caspase-3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 EPO能够通过抑制凋亡来保护海马神经元,并且2次给药组具有明显的优势,由此可知,2次给药组接近最佳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125.
126.
目的探讨三种老视试验性近附加的差异。方法抽取36例72眼老视患者,年龄39~65岁,首先进行规范的客观和主观验光(所有36例患者双眼远视力矫正都达到1.0以上),然后在双眼同时视基础上用规范的方法检查调节幅度、调节反应(FCC法)和正、负相对调节等老视的基本参数;最后结合患者的实际阅读距离,经过30 m in试戴后确定最终的近附加。三种老视试验性近附加方法分别为:(1)1/2调节储备原则;(2)根据年龄和屈光不正状态(查表法);(3)FCC终点法。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所有36例72眼老视患者最终的老视近附加值为 (1.57±0.41)D,与年龄呈正相关(r=0.813,P<0.01),回归方程为:Add=-1.420 0.061*age(F=136.344,P<0.01)。根据1/2调节储备原则、根据年龄和屈光不正状态(查表法)和FCC终点法三种试验性近附加测量方法测得的试验性近附加分别为: (1.55±0.77)D、 (0.99±0.59)D和 (1.55±0.48)D,他们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387,P<0.01)。结论根据1/2调节储备原则和FCC终点法测得的老视试验性近附加相对比较准确、可靠。因此,临床检测老视近附加应根据患者的调节参数进行精确调整和验配。  相似文献   
127.
128.
李志超  张立芳 《现代保健》2009,(33):187-187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以下简称麻醉药品)的管理一直是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的重中之重。国务院分别于1987、1988年发布《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在2005年7月26日《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国务院令的形式发布。9月27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卫生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的通知》;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缺氧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殖及其中Rho激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在常氧和缺氧12、24和48h条件下体外培养大鼠PASMC,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同时用蛋白印迹杂交(Western blot)检测Rho激酶的表达情况。结果:PASMC比色吸光度A值缺氧12h增大,24h最高,48h下降但仍高于常氧对照组;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G2/M期细胞缺氧组均显著高于常氧组;Western blot结果分析各缺氧组Rho激酶表达明显高于常氧组。结论:缺氧诱导PASMC增殖,促使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同时,Rho激酶表达的增强可能是缺氧诱导PASMC增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0.
经络——人体的无形信息通道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经络——人体的无形信息通道李志超(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1经络研究命题的建立与展开中医学的经典理论文献《黄帝内经》成书于2500年前,贯穿于全书的理论核心就是经络藏象学说。所谓经络者:“行血气,营阴阳,调虚实,应天道,决死生,处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