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26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10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人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冠脉)介入诊断及治疗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07年1~8月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并接受择期冠脉介入手术的患者232例。排除标准:(1)血压<120/70 mm Hg;(2)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术中使用低渗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普罗胺。介入术后24~72 h血肌酐(Scr)较基础值增高25%或44.2 μmol/L定义为CIN。分析CIN发生率与各项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CIN总发生率为14.7%。冠脉钙化、术前Scr水平≥132.6 μ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Ccr)<60 ml/min、NYHA Ⅲ级、糖尿病及年龄≥70岁的患者CIN发生率均明显增高。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基线Scr≥132.6μmol/L、Ccr<60 ml/min、NYHA Ⅲ级与CIN的相关性最强。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接受冠脉介入术后CIN是常见的并发症;高龄、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糖尿病及造影发现冠脉钙化是CIN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2.
目的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一种重要表现类型.UAP的保守治疗包括扩冠、抗凝、抗血小板及缓解冠状动脉痉挛等.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较大剂量与常规剂量氟伐他汀相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是否有进一步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抗炎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ACS患者12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给予氟伐他汀40mg(40mg组)或氟伐他汀80 mg(80 mg组),每晚睡前服用。治疗4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NO、Hs-CRP、IL-6、HSP60的水平,随访临床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血清NO水平均有所升高[40 mg组:(56.68±12.01)μmol/L比(74.49±12.38)μmol/L,P<0.05;80mg组:(51.29±14.67)μmol/L比(82.57±12.17)μmol/L,P<0.01],且80 mg组患者血清NO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HSP60水平均有所下降[40mg组分别为:(14.79±12.68)mg/L比(6.17±4.68)mg/L,(47.96±37.54)ng/L比(36.21±20.06)ng/L,(6.36±1.24)μg/L比(3.14±1.09)μg/L,P<0.05;80 mg组分别为:(14.48±12.32)mg/L比(4.31±3.56)mg/L,(50.35±40.17)ng/L比(31.24±15.49)ng/L,(6.25±1.16)μg/L比(1.25±0.98)μg/L,P<0.01],且80mg组下降更明显(均为P<0.05)。临床事件的随访观察显示,40 mg组共有10例(16.67%)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80 mg组仅有4例(6.67%)发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升高ACS患者血清NO水平,降低Hs-CRP、IL-6及HSP60水平,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抗炎作用在短期内呈剂量依赖性。较大剂量氟伐他汀早期强化治疗可以明显减少ACS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4.
代建军  李广平  李健  许纲  杨万松  王静  程晓丹 《天津医药》2007,35(8):601-602,642
目的:探讨犬心房肌细胞的分离方法及其通道电流记录.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灌流、酶解技术分离犬心房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细胞膜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Ikr)、缓慢延迟整流钾电流(Iks)、超快延迟整流钾电流(Ikur)及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结果:获得具有正常电生理活性的单个心房肌细胞,成功记录了Ikr、Iks、Ikur及Ito.结论:此方法分离的单个心房肌细胞具有正常的电生理活性,可用于研究心房肌细胞离子通道特征.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急性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二肾一夹(2K1C)高血压大鼠血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2K1C高血压大鼠模型后2周,经颈内静脉输注Ang-(1-7),同时多导电生理仪记录有创颈动脉压演变。放免法测定血浆AngⅡ,酶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酶免疫法测定血浆前列腺素E2(PGE2)、精氨酸加压素(AVP),ELISA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结果:Ang-(1-7)造成2K1C大鼠血压先升高,而后又降低到基础水平之下并维持该水平。与低血压状态相伴随,血清NO及血浆PGE2浓度升高(P〈0.01),血浆NE及AVP浓度降低(P〈0.05),血浆AngⅡ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在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状态下,Ang-(1-7)有降压作用,其降压机制与循环NO、PGE2浓度升高及AVP、NE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6.
血管内介入诊断和治疗发展迅速,正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成功的动脉造影和动脉内介入治疗后穿刺入路的处理好坏直接影响介入诊疗的结果。笔者分析总结我院运用Perclose血管缝合装置行股动脉穿刺入路止血的近期结果。  相似文献   
37.
38.
医院“红包”现象的根源与治理李广平(第一附属医院)当前,"红包"现象是影响医院医德医风建设的一个较为突出问题。所谓红包,在医疗行业主要指患者利用各种形式向医务人员无偿奉送的钱、物。"红包"是一种社会现象,其中隐藏着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要杜绝"红包...  相似文献   
39.
<正> 近年来,胃复安作为止吐剂应用于临床。因止吐效果好,故应用很普遍。但其副作用应引起人们的重视。我院自1984年共收治42例小儿胃复安引起的椎体外系症状,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收治的42例中,男孩24例,女孩18例。年龄在1岁以下的28例,1-3岁9例,4-13岁5例。肌注一次后出现椎体外系症状的16例,用药量为0.66mg-2mg/kg/次。注射后症状出现时间1分钟至3小时,平均1小时。口服后发病者26例,用法为每日3次,连续服用,其中按2mg/kg/次服药一次后出现症状者4例;0.66mg-1.1mg/Kg/次服二次后出现症状者6例,0.55mg-0.83mg/Kg/次三次后10例,0.4mg/Kg/次服四次5例,六次后1例。口服后出现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住院病例治疗药物在30年来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两中心、回顾性研究。对药物治疗在年代、性别、年龄、心功能和病因等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入选5189例次,男女比为1∶1.02(P>0.05)。平均年龄(62.93±13.49)岁。临床诊断依次是冠心病(44.2%)、风湿性心脏病(24.1%)、肺心病(19.0%)、扩张型心肌病(4.8%)等。入院时心功能以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Ⅲ级、Ⅳ级为主,分别为40.6%和44.5%。治疗药物总体应用比例为硝酸酯类80.0%、利尿剂71.8%、洋地黄制剂68.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52.2%和β-受体阻滞剂19.5%,上述药物的应用逐年代增加。肺心病心衰病例的主要治疗药物也是硝酸酯类、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男性应用ACEI多于女性,≥60岁患者应用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的比例多于<60岁年龄组,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则无性别和年龄差异。结论慢性心衰住院病例的治疗药物以利尿剂、硝酸酯制剂和洋地黄制剂等为主;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增加迅速,虽未达到"指南"的要求,但显示了治疗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