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6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胃癌中Her-2/neu过表达与基因扩增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Her 2 /neu基因编码的相对分子质量 185 0 0 0的蛋白质(P185 )能加速细胞运动 ,促进癌细胞转移。已证实有Her 2 /neu基因扩增的乳腺癌患者 (约占乳腺癌患者 2 5 % )手术后易复发 ,生存期短并对常用的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5 氟尿嘧啶等不敏感[1,2 ]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双色荧光原位杂交 (dualcolor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 ,FISH)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类型胃癌细胞中Her 2 /neu基因数量及蛋白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一、材料和方法1.病例 :收集我院 19…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护理工作流程图优化急救流程对急诊PCI术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医院急诊科2017-08~2018-05收治的72例STEMI行PCI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和急救流程;以2018-06 ~2019-09收治的72例STEMI行PCI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在急救和护理工作中应用STEMI护理工作流程图,比较两组到达医院就诊到球囊扩张时间(D2B)、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围术期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症状发作至急诊时间、D2B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D2B时间<90min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及急诊停留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h内相关导联ST段降低率高于对照组,行二次PCI术率和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术期内病死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PCI患者急救和护理中应用STEMI护理工作流程图能够显著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急救护理质量,为患者的进一步救治赢得更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源血管的角形穿支皮瓣修复指屈曲挛缩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和门诊收治的瘢痕手指屈曲挛缩及先天性手指腱膜挛缩患者14例。所选病例均沿指两侧方设计指固有动脉角形穿支皮瓣进行整复。指固有动脉穿支皮瓣供区面积1.4 cm×2.0 cm~1.8 cm×2.5 cm。术后随访3~20个月,观察皮瓣色泽、质地、外观、感觉恢复及手指活动度。结果术后14例皮瓣均成活。除2例指尾端表皮剥脱外,伤口均一期愈合。皮瓣无臃肿,外形满意。指端指腹触痛觉,指体两点辨别觉4~6 mm。皮瓣感觉稍减退。结论应用指固有动脉角形穿支皮瓣整复轻中度指屈曲挛缩畸形,具有手术创面小、色质同源,外观形态佳等优点,是整复轻中度指屈曲挛缩畸形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YB)对HaCaT细胞表达Gadd45α及对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方法分别以100、200、400mJ/cm^2NB-UVB照射HaCaT细胞后,于6、12、24h收集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Gadd45a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CCK8法检测照射后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照射后对HaCaT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HaCaT细胞表达Gadd45α,分别经100、200、400mJ/cm^2NB-UVB照射后,Gadd45α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在6h升高,12h升高明显,24h表达下降,与未照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剂量组照射后12h,Gadd45α mRNA相对A值分别为1.4360±0.6551、1.8633±0.0979、1.9266±0.1724,均高于对照组(0.6000±0.1276)(P〈0.05);Gadd45α蛋白A值分别为0.0773±0.0005、0.1936±0.0015、0.2373±0.0015,较对照组(0.0290±0.0010)增高(P〈0.05)。NB-UVB照射对HaCaT细胞有抑制作用,其抑制增殖作用呈量效及时效关系;三组照射后HaCaT细胞周期发生改变,G2期细胞比例依次为13.53±1.03、17.77±2.25、30.03±4.29,较对照组(9.24±0.97)显著增高(P〈0.05),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2期。结论NB-UVB照射后HaCaT细胞上调Gadd45α表达;Gadd45α可能参与了紫外线照射后HaCaT细胞增殖抑制、周期阻滞过程。  相似文献   
45.
颈胸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颌颈部瘢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颈胸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颌颈部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1990年3月~1998年5月应用颈胸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颌颈烧伤瘢痕畸形21例,皮瓣最大14cm×8cm,最小8cm×5cm,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除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20例皮瓣均完全成活。随访6个月~3年6个月,皮瓣功能及外形均满意。结论颈胸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可提供的皮瓣面积大,质地柔软,手术较为简便,适合颌颈部较大面积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46.
CD34 组化法在研究瘢痕微血管构筑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尽管对瘢痕研究颇多 ,但很少涉及瘢痕的微循环 ,而研究瘢痕的微血管构筑对瘢痕的临床防治具有重要价值。笔者利用血管内皮细胞最可靠的标记CD34内皮细胞抗原来显示瘢痕的微血管 ,效果满意。资料与方法收集 1997~ 1998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手术瘢痕标本 40例 ,其中增生性瘢痕 2 3例 ,萎缩性瘢痕 10例。沿瘢痕最大径垂直切开皮肤 ,分别在瘢痕中央及瘢痕与正常皮肤交界处取材。上述标本经体积分数为 4%的甲醛固定 (4 0 %甲醛 12 0ml,蒸馏水 880ml ,磷酸二氢钠 4g ,磷酸氢二钠 13g) 2 4~ 72h后 ,常规脱水、透明、浸蜡、包…  相似文献   
47.
血管瘤大多数发生在头面部,位置较为表浅,也有不少发生于黏膜、肌肉、骨骼组织及内脏。瘤体不仅影响人体的美观,还影响生理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头面部血管瘤的治疗尤为棘手。现将3年来本院门诊及病房所收治的242例头面部血管瘤的治疗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102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发病特征,并对其防治知识知晓现状进行调查。方法 以某院2017—2022年收治的102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为研究主体,收集临床资料,了解发病特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102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以发热为常见症状,合计100例(98.04%),多伴随头痛、腰痛、恶心、呕吐、纳差及皮肤、黏膜充血与出血等症状,咽痛及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发生率较低;实验室检查显示,大部分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小板计数降低、尿蛋白(阳性)、血肌酐或尿素氮升高;30岁以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及农村户口的患者对疾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结论 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多样,患者多器官及多系统会出现不同程度损害;调查发现患者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防治知识水平较低,需要加大该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人群防范意识,采取科学的防疫工作,减少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49.
当银屑病皮损面积小于5%时以外用治疗为主.他克莫司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免疫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的活化.外用他克莫司治疗银屑病特别是面部、皱褶部位皮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但现有的报道大多为开放性的观察,缺乏随机、双盲的对照研究.外用他克莫司对于儿童的远期不良反应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0.
患者女性,28岁.因被他人击中鼻部后反复出现鼻衄入院.患者平素少鼻塞、流涕,无额部、颞部胀痛不适.体检:鼻无畸形,鼻腔黏膜无充血,鼻内窥镜检查左鼻顶前端见一新生物,表面附少许血痂.CT示左鼻前庭占位(图1),考虑鼻腔纤维血管瘤.术中左鼻前庭后缘、总鼻道的顶部见一 大小约2 cm×3 cm的椭圆形肿物,有蒂,位于下鼻甲内侧上缘和中鼻道的前缘,触之易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