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1篇
  免费   623篇
  国内免费   273篇
耳鼻咽喉   130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88篇
基础医学   317篇
口腔科学   92篇
临床医学   1443篇
内科学   523篇
皮肤病学   115篇
神经病学   174篇
特种医学   3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251篇
综合类   2225篇
预防医学   901篇
眼科学   154篇
药学   939篇
  22篇
中国医学   858篇
肿瘤学   211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95篇
  2022年   442篇
  2021年   394篇
  2020年   388篇
  2019年   449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317篇
  2014年   587篇
  2013年   531篇
  2012年   614篇
  2011年   642篇
  2010年   586篇
  2009年   434篇
  2008年   417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姜叶  李娜  于龙刚 《山东医药》2014,(10):92-93
目的:分析难治性鼻出血的发病特点,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难治性鼻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发病季节、血压水平与发病的关系。结果①性别:男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女性;②年龄:50岁以上者所占比例高于50岁以下者;③发病季节:冬季发病者所占比例高于其他季节发病者;④血压水平:血压中、重度升高者所占比例高于轻度升高者;⑤出血部位为下鼻道后端、嗅裂区、中鼻甲、鼻中隔等。结论男性、中老年、高血压、出血部位隐秘可能与难治性鼻出血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2.
背景:国内外学者曾用生物、非生物及药物等方法,诸如生物膜、透明质酸钠、纤维素密封胶等材料进行大量肌腱修复防粘连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目的:观察肌腱损伤局部植入链霉素复合降解膜后腱周结缔组织的增生。方法:切断SD大鼠跟腱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在肌腱断端缝合处植入链霉素复合缓释降解膜、维生素C复合缓释降解膜、空白缓释降解膜。术后90d行肌腱损伤局部组织学观察、羟脯氨酸含量和生物力学指标检测。结果与结论:链霉素复合缓释降解膜组肌腱缝合处内部的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均较其腱周围、维生素C复合缓释降解膜组、空白缓释降解膜组多;腱缝合处肌腱周围多为正常结构的疏松结缔组织,很少有增生的结缔组织长入肌腱内部;肌腱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最大抗拉强度、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优于其他两组。表明链霉素复合缓释降解膜通过抑制腱周结缔组织增生,防止腱周结缔组织增生长入腱内,从而减轻或防止粘连形成。  相似文献   
113.
114.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体表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积极影响。方法: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实行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体表电刺激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治疗后尿路感染例数及达到平衡膀胱的例数。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QOL)评分、国际下尿路综合征症状(LUT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减少、尿路感染人数减少、达到平衡膀胱的人数增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QOL评分、LUT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针刺配合体表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恢复膀胱功能和重建自主排尿功能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5.
目的:分析胰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以期指导临床,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94年12月至2014年3 月收治的15例胰腺腺泡细胞癌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治疗及预后特征。结果:15例患者中,男8 例,女7 例,发病中位年龄44岁。肿瘤位于胰头部8 例,胰体尾部 6 例,钩突部 1 例。肿瘤直径 3~18cm,平均直径 6.67cm。患者出现黄疸者少,肿瘤标志物多不升高。出现术前转移者6 例,12例行根治性切除,3 例行保守治疗。术前及术中均不能正确诊断,最终诊断需要靠术后病理或穿刺,行抗胰蛋白酶、抗糜蛋白酶检测均阳性。术后化疗多以吉西他滨为基础。平均生存期20.6个月。结论:胰腺腺泡细胞癌临床特点比较特殊,且现倾向于认为其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骨骼肌病理对运动神经元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112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及活检骨骼肌病理资料,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结果①入选患者均有肢体无力、肌萎缩,吞咽或呼吸肌无力43例,舌肌萎缩或纤颤50例,伴有肌束震颤69例,初诊伴有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征78例;②肌电图呈神经源性异常;③临床确诊肌萎缩侧索硬化(ALS)90例(初诊78例、复诊/随访后12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22例,其中肯尼迪病7例;④骨骼肌病理均符合神经源肌病改变,ALS多见小角化肌纤维、核聚集、靶纤维;成人型SMA以小圆形肌纤维在肌束内小群分布为特点,其中肯尼迪病萎缩小圆形肌纤维、核聚集多在肌束间分布。结论①仅表现下运动神经元受累的MND,行骨骼肌活检病理分析有助ALS与SMA的诊断与鉴别诊断;②随诊、动态观察体征与病情进展变化可助ALS确诊。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黄韧带表面、自椎管侧壁向内开窗,保留黄韧带并置于椎管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锐性刮匙紧贴骨面分离黄韧带附着部,神经剥离向下轻压黄韧带,在黄韧带和神经剥离双重保护下自椎管侧壁向椎管中央开窗,达一侧椎板的1/2(L5/S1)或2/3(L4、5)即可。钩出黄韧带并牵向内侧,显露神经根及少量硬脊膜,显露突出髓核给予摘除。将黄韧带放置于椎板背侧,外侧缘与关节囊缝合固定1针,上下缘分别与上下软组织缝合1针固定。结果83例患者(L3、47例,L4、545例,L5/S131例)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根及硬脊膜损伤、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随访时间6~33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疗效,优53例,良24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达92.8%。结论黄韧带表面、自椎管侧壁向内开窗保留黄韧带并外置治疗腰椎间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可操作性强,既降低了术中损伤硬脊膜及神经根的风险,防止了椎管内瘢痕形成,又减少了脊柱天然结构的破坏,维持了脊柱的稳定性,临床效果好,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8.
119.
目的:分析自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联合华蟾素治疗湿热瘀毒型宫颈癌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68例湿热瘀毒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2组均采用放化疗治疗及手术治疗。观察组加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中药联合华蟾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5.2%,对照组70.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肝肾损伤、脱发、神经毒性及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中药联合华蟾素治疗湿热瘀毒型宫颈癌临床疗效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0.
4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TSEP)的波形特征,临床价值以及手术和药物对TSEP的影响。方法:采用丹麦产DISA—2000M多导诱发肌电仪,对4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健侧和患侧的TSEP检查,以正常人TSEP数据作为对照,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健侧患侧比较,潜伏期N1、P3、N3及波幅N2P3、N3P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与健康者比较,潜伏期P1、N1、P2、N2、P3及波幅P1N1、N1P2、P2N2、N2P3、N3P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2)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TSEP高幅电位提前,潜伏期延迟。(3)手术后TSEP波形消失,药物对TSEP影响不大。结论:潜伏期N1、P3的延迟及波幅N2P3的升高,N3P4的降低可以作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