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99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目的:观察内皮素-1(1-31)[ET-1(1-31)]在大鼠孤束核(Nucleus tracts solitarius,NTS)产生的心血管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其中50只随机分为双侧NTS注射组、单侧NTS注射组和人工脑脊液(aCSF)组,分别在双侧或单侧NTS微量注射ET-1 (1-31) (0.5~2.0 pmoL)或 aCSF(100 nL),观察ET-1(1-31)在NTS内的心血管效应.11只大鼠观察ET-1(1-31) (1.0 pmoL)在NTS水平对动脉压力反射功能(BRS)产生的影响.其余29只大鼠分别预先给予ETA受体拮抗剂BQ123、ETB受体拮抗剂BQ788、非选择性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犬尿烯酸(KYN)或对照(aCSF),探讨ET-1(1-31)在大鼠NTS内产生的心血管效应机制.结果:在大鼠NTS双侧或单侧微量注射ET-1(1-31)剂量依赖性降低大鼠血压并减缓心率;NTS双侧微注射ET-1(1-31)(1 pmoL)显著减弱大鼠BRS(P<0.05);ETA受体拮抗剂BQ123或KYN显著减弱单侧NTS微量注射ET-1(1-31) (1.0 pmoL)产生的降低血压和减缓心率作用(P<0.05);单侧NTS注射ETB受体拮抗剂BQ788对NTS微量注射ET-1(1-31)(1.0 pmoL)产生的降低血压和减缓心率作用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结论:NTS微量注射ET-1(1-31)能够降低麻醉大鼠的血压并减缓心率,其作用可能是由ETA受体和谷氨酸受体所介导.  相似文献   
102.
加强教学管理对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临床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特有阶段,是医学生从学校走向临床的关键时期。临床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医学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医学生将来的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而加强临床教学管理,开展临床教学研究与实践,深化教学环节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我院建于1916年,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承担青岛大学医学院临床教学工作,为市属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尤其是近年来我院承担了多所国家、省属重点高校的教学任务,使我们的教学管理更趋规范,教学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形成了系统、科学规范的临床教学管理体系,有效地保障了临床四年级理论课教学质量和五年级临床实践教学。为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学人才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联用选择性α_2-肾七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米伐西醇(mivazerol)和k-阿片受体激动剂U50488H对心肺复苏后兔血流动力学和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影响,探讨防治复苏后心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方法 于兰州大学医学院机能实验室,30只健康清洁家兔随机分为5组:肾上腺索组(E)、血管加压素组(V)、U50488H组(U)、米伐西醇组(M)、米伐两醇+U50488H组(M+U),建立心肺复苏模型(接通50 v交流电胸壁致颤),心肺复苏期间各组动物分别静注上述药物(自主循环恢复标准:恢复室上性心律,MAP≥60 mmHg持续5 min).于诱发室颤前15 min、复苏后30 min,60 min,120 min,180 min,240 min,动态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功能不全标志物BNP的浓度.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1)M+U组复苏后MAP、peak-dp/dt、Peak+dp/dt各时间段值明显高于其余四组,LVEDP 上升幅度明显小于其余四组(均P<0.05).(2)复苏后,M+U组BNP各时间段浓度明显低于其余四组,与E,v,u组筹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M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用米伐两醇和U50488H可改善复苏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复苏后早期BNP的分泌,改善复苏后心功能小全.  相似文献   
104.
硝石雄黄散贴敷至阳穴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机选以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61例,硝酸甘油贴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敦煌遗方硝石难度内散加冰片,制成膏剂外贴对阳穴,10天1个疗程。结果表明,治疗组显效率31.2%,总有效率82%,优于对照组(P〈0.01)。特别对胸痛、胸闷等症状疗效明显,并可改善心电图改变,降低知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动物实验部分,采用家兔以敦煌遗贴外用1日后,观察7日未见动物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测不同宫内状况下新生儿脐血瘦素和胰岛素水平,探讨其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方法 新生儿135例,其中早产小于胎龄儿组(A组)30例,早产适于胎龄儿组(B组)36例,足月小于胎龄儿组(C组)32例,足月适于胎龄儿组(D组)37例.于分娩后采脐静脉血,采用ELISA方法和Access免疫分析系统分别测定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进行多元回归相关分析.结果 各组新生儿脐血瘦素、胰岛素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基本呈A、C、B、D组由低到高的趋势(F=185.59、195.44,P<0.01);A、B、C组Ponderal指数与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脐血瘦素和胰岛素水平与新生儿宫内营养状态相一致,两者参与宫内发育迟缓儿和早产儿宫内生长发育的调控,但不是足月适于胎龄儿生长发育的主要调控因素.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PCR-SSCP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的准确性.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和其他方式广泛收集文献.用QUADAS标准评价文献质量.用Meta-disc软件计算合并敏感度、合并特异度和SROC曲线下面积等.结果 最终纳入4篇外文文献(5个研究),Meta-分析显示PCR-SSCP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的诊断均显示了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合并敏感度为97%,[95%CI(95%,99%)];合并特异度为84%,[95%CI(78%,89%)];合并阳性似然比为8.14,[95%CI(1.77,37.42)];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05,[95%CI(0.02,0.14)1;SROC曲线下面积:AUC=0.989 0,SE(AUC)=0.012 0.结论 目前PCR-SSCP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诊断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作为诊断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的确诊方法.  相似文献   
107.
医学研究生是临床医疗工作的后备力量,是医疗事业的接班人。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实习质量,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是医学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但如今,医学研究生在实习中存在着过分重视研究课题及论文的问题,而对临床实践重视不够,结果出现了在实习结束时对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还比较生疏,这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质量。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内科系统的研究生导师及带教老师通过学习、讨论,充分认识到,要促使医学研究生的高学历与高能力得到有机统一,医学研究生教育的能力评估和素质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8.
核因子-kappa B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力衰竭 (心衰 )作为一种常见心血管病综合征 ,临床治疗非常困难。近年来对核因子 kappaB(NF κB)与心衰的关系已有报道。本文就NF κB的构成、激活、生物学效应及其与心衰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9.
110.
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培杰  陈天铎 《急诊医学》1996,5(4):204-207
对采用溶栓治疗的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同时进行Holter监测,以研究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过程和特点。再灌注组与未灌注组比较:两组心律失常总发生率均为100%,但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AIVR)只发生于前者,其发生率为76.2%;前者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为42.9^,显著比后者的12.5%要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前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在再灌注后的最初8h内发生较频繁,而后者无此现象。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