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例诊断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PCI及IABP辅助治疗,术后4周内进行心脏彩超检查,评估梗死区的心肌收缩功能和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6例患者中6支梗死相关动脉全部再通,共植入支架8枚。无致命性并发症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及术中死亡等)。IABP维持时间4~1 3d,平均(6. 7±1 . 2 )d,术后心脏彩超检查6例患者都有心肌节段性运动异常,1例心尖区室壁瘤形成,左室射血分数为0 .47±0 . 1 1 (0 . 3 5~0 . 5 8)。随访3个月,无死亡、靶病变血管重建治疗、血栓形成或心肌梗死。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行急诊PCI及IABP治疗,在短时间内改善心源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异常,能有效地恢复梗死区心肌早期再灌注,缩小梗死面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2.
目的:比较国产辛伐他汀( 舒降之,验证组,杭州默沙东公司研制) 与进口辛伐他汀( 舒降之,对照组,默沙东公司研制) 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区组随机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设计。150 例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分为验证组(50 例) 、对照组(48 例) 和开放组(52 例) ,剂量均为每晚顿服10mg ,服药8 周。结果:验证组与对照组服药前后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 分别降低26 .36 % 和28 .3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降低33 .17 % 和35 .51 % ;验证组及对照组降TC 总有效率分别为92 .00 % 和97 .92 % (P 均< 0 .05) 。验证及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 .62 % 和13 .72 % (P< 0 .05) ,两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均为肌痛。开放组的降脂疗效及药物安全性与验证组、对照组相似。结论:国产辛伐他汀片( 舒降之) 的治疗作用与安全性和进口辛伐他汀片( 舒降之) 相同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建立凝血酶(T)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模型,观察葛根素对T诱导的VSMC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观察其对c- fos蛋白以及凝血酶受体(TR)mRNA表达的作用,旨在认识葛根素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DNA含量,细胞周期分析观察T及葛根素对VSMC增殖和DNA合成的影响。T及葛根素等各处理因素作用2 4h后,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c -fos蛋白表达,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检测TRmRNA的表达。结果:T对VSMC有明显促增殖作用,促增殖效应在2 4h末达到峰值,且T浓度在0 .1~1.0U·L- 1有剂量依赖关系;葛根素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诱导的细胞增殖、DNA合成以及VSMCc fos蛋白的表达;高浓度(1.5×10 - 3mol·L- 1)的葛根素可显著抑制T诱导的TRmRNA上调。结论:葛根素能抑制T诱导的VSMC增殖,这可能与其抑制c- fos蛋白有关,并部分与其抑制TR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评价多沙唑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多沙唑嗪的疗效和安全性。经过2周的清洗期,共有43例病人入选(试验组22例,对照组21例),按试验流程服药及监测血压、心率、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指标。结果:经过临床6周的药物治疗,临床有效率达86.4%,其中显效率为68.2%,对肝肾功能无影响,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多沙唑嗪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药物。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评价切割球囊血管成形术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浓度的影响 ,并研究术后血清TNF α、IL 6和IL 8的浓度与远期心血管事件的联系。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病人共 80例 ,分为普通球囊加支架组 ( 4 3例 )和切割球囊加支架组 ( 37例 ) ,所有病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术前、术中、术后即刻、术后 6h、术后 2 4h的血清TNF α、IL 6和IL 8的浓度 ,并随访术后 6个月心血管事件 ,比较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之间血清TNF α、IL 6和IL 8的差异。结果 再狭窄组中普通球囊加支架组和切割球囊加支架组术后 6hTNF α、IL 6和IL 8浓度均较术前明显升高 ,但普通球囊加支架组升高更明显 ,而术后 2 4h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 ;无再狭窄的普通球囊加支架组和切割球囊加支架组各时间段的TNF α、IL 6和IL 8浓度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切割球囊加支架术后血管损伤较小、炎症反应较轻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后 6hTNF α、IL 6和IL 8浓度升高可能是术后发生再狭窄的预报标志 ,对预测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后远期疗效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6.
急诊冠脉内支架术在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急诊介入治疗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且并发症少。现总结我院 1998年 5月~ 2 0 0 1年 6月 15例老年 AMI患者急诊 PTCA治疗结果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患者 年龄 6 6~ 93岁 (平均 72 .1± 11.2岁 ) ,其中男 11例 ,女 4例 ,广泛前壁梗死 6例 ,前间壁梗死3例 ,单纯下壁梗死 4例 ,下壁合并右室梗死 2例 ,NYHA心功能分级 , 级 7例 , 级 6例 , ~ 级 2例 ,从胸痛发作到梗死相关冠状动脉 (IRA)开通时间 5 .2± 4 .4 h,选择性冠脉造影示单支血管病变 2例 ,多支血管病变 13例 ,IRA完全闭塞 13…  相似文献   
37.
肥厚型心肌病伴室性心动过速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因素,虽然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已取得很大成功,对于病理性室性心动过速,如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的报道也逐渐增多,但肥厚型心肌病伴室性心动过速的消融仅有小样本报道。本文报道4例肥厚型心肌病并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消融及中长期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38.
近10多年来,国外广泛应用微型心导管和 Swan-Ganz 氏血流导向球囊漂浮心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获得了满意效果。目前国内使用导管大都依靠进口,价格昂贵。我院于1980年8月至1981年3月应用国产微导管对43例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效果良好。现将实际操作体会小结如下,以供参考。一、主要器材(一)导管:系天律市塑料研究所试制的抗凝微型心导管,长125cm,内径0.9mm,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体外膜氧合救治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美国百特公司BM-25床边血液净化仪,宁波亚泰公司FDMO-08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对1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合并ARDS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结果:10例患者中,6例好转,4例死亡.治疗前后患者的低氧血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体外膜氧合(ECMO)能迅速、有效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ARDS患者的血氧浓度,提高SAP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因子和斑块血管内超声指标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89例(ACS组)、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72例(SA组),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外弹力膜面积(EEMCSA)、最小管腔面积(MLA)、斑块负荷、脂核负荷、斑块纤维帽厚度、重构指数、斑块破裂情况、血栓等;应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浆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前体1(proMMP-1)的浓度;随访1年观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各种血管重建等)的发生情况。结果较之SA组,ACS组患者病变斑块表现为EEMCSA、斑块负荷、脂核负荷更大、正性重构更多以及MLA更小、纤维帽更薄、破裂斑块、易损斑块和血栓更多见(P〈0.05或0.01);而且hs—CRP和proMMP-1水平更高(P〈005或0.01)。hs—CRP与EEMCSA、脂核负荷、斑块负荷、纤维帽厚度、斑块类型均相关(P〈0.05或0.01),ProMMP-1则仅与斑块类型相关(P〈O01);吸烟、HDL—C、hs—CRP、肌钙蛋白I均与MACE独立相关(P〈0.05或0.01)。结论hs—CRP与斑块不稳定性相关,是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相关血管内超声指标可对冠心病患者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