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4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75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206篇
预防医学   112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90篇
  3篇
中国医学   151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探讨综合瑜伽干预方案对女大学生心肺功能及体质改善的效果,为有效改善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开封大学240名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名),观察组进行规律性瑜伽锻炼,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运动干预.干预前后分别为对2组大学生进行心肺功能、身体形态、身体柔韧性、肌肉力量、心理健康的测试.结果 除脉压差(PP)外,观察组干预后的心率(HR)低于对照组,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0)、肺活量(VC)、肺通气量(VE)、最大通气量(MVV)、第1 s用力呼气量/时间肺活量(FEV1/FEV)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及体脂率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大学生干预后的坐位体前屈及仰卧起坐测量结果均较干预前提高,且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与干预前相比,观察组大学生干预后的躯体化、敏感、抑郁、焦虑评分均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综合瑜伽干预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增加身体柔韧性及肌肉力量,增强心肺功能,同时还对改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基础胰岛素剂量自我调整方案的随访管理效果。方法将84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23例)和观察组(426例)。对照组采用由医生门诊调整胰岛素剂量的常规方案,观察组由糖尿病专科护士依据医生制定的血糖调整方案卡对患者自我调整胰岛素剂量进行全程随访管理。干预12周后比较两组血糖指标、糖尿病知识水平、授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知识水平、授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糖尿病专科护士对患者自我调整基础胰岛素剂量进行全程随访管理在血糖控制方面安全有效,且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授权能力。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甲强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致HSP患儿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1例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41例予以甲强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症状(咳嗽、发热、过敏性紫癜)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CRP、WBC、PCT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RP、血常规、PCT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强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致HSP患儿疗效确切,能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紫癜症状。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针刺对脑卒后抑郁动物模型行为学的影响。方法:检索建库至2020年4月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F)、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数据库中的针刺对脑卒后抑郁动物模型行为学的影响的相关试验。并且提取文献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Cochrane提供的统计软件Review Manage 5.3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7篇文献,样本19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组大鼠糖水消耗量较模型组更高(WMD=11.49,95%CI[6.16,16.81],Z=4.23,P<0.01),针刺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次数更多(WMD=19.93,95%CI[11.26,28.60],Z=4.50,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敞箱实验垂直运动比较(MD=6.79,95%CI[0.75,12.83],Z=2.20,P=0.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能够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动物模型相关行为学指标,但是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及样本数量仍有限,仍需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 观察多模态影像学诊断心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接受超声心动图及心脏CT(CCT)检查的心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其中35例接受心脏MRI(CMRI);根据术后病理或临床诊断结果评估多模态影像学诊断心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结果 70例中,经手术病理证实43例良性肿瘤,经手术病理证实3例、经临床诊断1例恶性肿瘤;经临床诊断23例非肿瘤占位性病变,治疗后病变均明显缩小。超声心动图正确诊断57例、误诊8例、5例诊断不明确,诊断准确率为81.43%(57/70);CCT正确诊断63例、误诊4例、漏诊3例,诊断准确率为90.00%(63/70)。35例CMRI诊断结果均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诊断准确率100%(35/35)。结论 多模态影像学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心脏占位性病变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医联体护理专业小组社区糖尿病个案管理模式效果。方法:组建护理专业小组社区糖尿病护理志愿服务队,每月随机选取医联体社区4~8名糖尿病患者接受6个月糖尿病个案管理干预和随访,观察干预效果。结果:109例社区糖尿病患者个案管理半年后空腹血糖、早餐后2小时血糖、焦虑抑郁、糖尿病依从性、药物依从性、糖尿病自护行为、糖尿病自我效能、糖尿病痛苦等指标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生活质量评价8个维度提升13.27%~42.43%。结论:医联体护理专业小组行社区糖尿病个案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及自我管理效果,带动社区护理人员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提高个案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9.
李丹丹  张颖  陈韵岱 《武警医学》2018,29(9):843-849
 目的 探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GLP-1 analogue,Liraglutide)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ardiac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CMEC)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双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CMEC,实验的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Liraglutide(0~100 nM)组、H/R组、H/R+Liraglutide组。建立缺氧复氧模型(hypoxia/reoxygenation model,H/R)诱导的细胞氧化应激凋亡模型,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凋亡率,DCFHDA荧光探针检测胞内ROS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XO、caspase3等蛋白分子的表达情况,通过比较各组中XO、ROS以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情况阐明Liraglutide在抗细胞氧化应激过程中的保护作用机制。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细胞相比,H/R模型条件诱导细胞中XO表达增加,生成过量ROS及凋亡蛋白的表达,最终导致凋亡细胞数量显著提高至20.66%±1.30%。Liraglutide预处理12 h抑制了H/R诱导的XO的激活,最终降低胞浆过量ROS并将细胞的凋亡数量降低至8.36±1.19%。结论 H/R模型导致XO-ROS激活,生成过量胞浆ROS,最终介导了CMEC的线粒体凋亡通路激活,而予以Liraglutide预处理可以逆转上述过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基于多参数MRI及临床特征的融合模型在术前预测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6年6月-2019年3月经病理证实为宫颈鳞癌并于术前行MRI检查的168例患者的资料。按照7∶3的比例,采用完全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训练组115例和验证组53例。由两名影像科医师在MRI图像上手动勾画三维容积感兴趣区(VOI),并进行一致性分析。根据临床手术病理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阴性(LN-)和阳性(LN+),临床及影像资料也对应分组。分别基于每例患者的T2WI、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增强T1WI(cT1WI)序列图像上均提取3 111个影像组学特征,然后对训练组采用以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和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LASSO)回归为主的四步法进行特征选择和影像组学标签的构建,并进行分层分析。通过多变量逻辑回归筛选独立临床危险因素并联合影像组学标签构建影像组学融合模型,并制作列线图。采用ROC曲线、校正曲线、决策分析曲线(DCA)评估列线图的预测性能及临床效益。结果 训练组和验证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基于T2WI、ADC和cT1WI合并特征降维后共得到6个影像组学特征(P值均<0.05),其中包括3个小波类特征参数和3个LoG类特征参数,均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单序列影像组学标签在训练组中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63和0.829,显示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合并上述序列构建的影像组学标签对应的AUC值0.859,其诊断效能优于其中任意单一序列,并在验证组得到验证。联合影像组学标签和MRI评价淋巴结状态构建的列线图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均显示出良好的鉴别能力和校正性能,对应的AUC分别为 0.865和0.861。在独立验证组中的决策曲线示,当风险阈值>10%时,采用影像组学方法预测LN+的净收益优于将所有患者都看作LN+或LN-,也优于MRI评价淋巴结状态。结论 通过联合基于多参数MRI的影像组学标签和MRI评价淋巴结状态建立的融合模型可作为术前评估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一种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