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4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69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161篇
内科学   151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545篇
预防医学   344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189篇
中国医学   207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目的探讨泼尼松龙在脂多糖(LPS)所致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利用LPS诱导小胶质细胞株BV2,建立细胞炎症反应模型,实验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LPS组、泼尼松龙组、LPS与泼尼松龙(0.1、1、10μmol/L)组。Greiss法测定细胞外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BV2细胞iNOS mRNA表达量;同时利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BV2细胞iNOS和p-p38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LPS能高度激活BV2细胞并且能使NO分泌增加,泼尼松龙呈剂量依赖性抑制NO含量;同时抑制iNOS、p-p38蛋白和iNOS mRNA表达。结论泼尼松龙能有效抑制LPS激活BV2细胞所分泌的NO,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p-p38 MAPK位点下调p-p38、i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而发挥抗炎作用的。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评价扁咽口服液的抗炎作用,并考察其对急性咽炎的治疗作用和对常见呼吸道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方法运用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大鼠足肿胀实验和小鼠腹腔白细胞游走实验,评价扁咽口服液的抗炎作用;并采用大鼠急性咽炎模型,观察扁咽口服液的治疗作用;采用平皿法测定扁咽口服液对常见呼吸道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扁咽口服液可显著降低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度,减轻角叉菜胶所致大鼠的足肿胀(P<0.05或P<0.01);扁咽口服液高、中剂量显著降低羧甲基纤维素钠致小鼠腹腔白细胞游走(P<0.05);扁咽口服液可减轻急性咽炎模型大鼠咽部黏膜的炎症表现,缓解急性咽炎症状,并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其抗炎作用和对咽部黏膜的改善作用均增强。扁咽口服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较为敏感,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56、28、56、28、14 mg/mL。结论扁咽口服液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对急性咽炎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74.
【摘要】目的:建立注射用糜蛋白酶中组胺类物质检查方法。 方法:采用组胺检查法对注射用糜蛋白酶中组胺类物质进行限度检查方法学研究,并与现行猫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加标回收率86%~117%;豚鼠法方法特异性(真阴性率)100%,灵敏度(真阳性率)70%,猫法方法特异性100%,灵敏度70%;四个实验室室内重复性分别为82%、75%、83%、81%;实验室间重复性为92.9%~96.4%.结论:该方法准确与猫法相当、重复性好,可作为降压物质检查法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75.
背景与目的: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小血管受累的多系统血管炎性疾病,可累及皮肤、关节、胃肠道、肾脏等多个部位,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在胃肠道症状先于紫癜样皮疹出现的患者中,诊断更加困难。本研究总结分析腹型HSP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旨在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45例H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腹型HSP患者中男34例,女11例,男女比3.1:1;平均发病年龄(31.1±18.6)岁,以18岁以下青少年居多;最常见的发病季节为秋冬两季。24例(53.3%)以腹痛为首发表现,部位以中上腹部多见,以阵发性绞痛为主,14例(31.1%)以紫癜样皮疹为首发表现,5例(11.1%)腹痛和皮疹同时出现,其他伴随症状有恶心、呕吐、便血、腹胀以及双膝关节疼痛等。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升高32例(71.1%),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尿蛋白阳性13例(28.9%)、尿红细胞阳性13例(28.9%)、白蛋白降低35例(77.8%)、C反应蛋白升高(CRP)27例(60.0%)、大便隐血试验阳性33例(73.3%)、免疫球蛋白A(IgA)升高4例(16.0%);32例行食物不耐受检查,其中含有食物过敏原19例(59.4%),以异种蛋白为主。33例(73.3%)行胃镜检查,病变主要累及十二指肠球降部以及胃窦,26例(57.8%)行肠镜检查,病变主要累及回肠末端,3例(6.7%)行小肠镜检查,病变主要累及回肠中下段;内镜下主要表现为胃肠黏膜的充血水肿及片状糜烂,少数伴有溃疡形成。7例(15.6%)行腹部CT,均表现为肠壁增厚,少数伴有腹膜后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12例(26.7%)行病理活检,提示为黏膜非特异性炎症,部分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所有患者诊断明确后给予综合治疗,40例(88.9%)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消化道症状和皮疹均可得到明显缓解。6例(13.3%)复发,复发时间1~24个月不等。结论:腹型HSP皮疹往往晚于胃肠道症状出现,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容易误诊,临床上可以早期行胃肠镜检查,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及认识。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小支架(直径小于3mm)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近期效果. 方法在急诊的情况下,采用常规的冠脉介入治疗方法,对46处"犯罪"血管病变进行了支架置入,根据使用支架的大小分为大支架组(n=28,直径≥3mm)和小支架组(n=18,直径<3mm).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比较纳米银及其释放的银离子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Ha Ca T)细胞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纳米银的吸附作用对炎性因子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对照)~100μg/ml]的纳米银染毒Ha Ca T细胞24 h,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试验测定纳米银的细胞毒性;选择0(对照)、2.5、5、10、20和40μg/ml的纳米银或其释放的银离子[0(对照)、0.05、0.1、0.2、0.4和0.8μg/ml]染毒Ha Ca T细胞24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的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的含量。在无细胞体系中,将终浓度为0(对照)、5、40和100μg/ml的纳米银与IL-6或IL-8标准品溶液混匀静置6 h后离心去除纳米银颗粒,采用ELISA测定上清液中IL-6、IL-8的含量。结果纳米银浓度低于75μg/ml时无明显细胞毒性。与对照组比较,2.5、5、20μg/ml纳米银染毒Ha Ca T细胞IL-6的分泌量和5、10、20μg/ml纳米银染毒Ha Ca T细胞IL-8的分泌量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仅0.1、0.8μg/ml银离子染毒Ha Ca T细胞IL-8的分泌量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剂量银离子染毒Ha Ca T细胞IL-6的分泌量均无明显改变。在无细胞体系中,与对照组比较,40、100μg/ml纳米银暴露后体系中IL-6的含量和100μg/ml纳米银暴露后体系中IL-8的含量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本实验条件下低浓度纳米银可诱导Ha Ca T细胞IL-6和IL-8的分泌量增加,其对IL-6分泌量的影响可能与纳米银颗粒密切相关,而对IL-8分泌量的影响可能与悬液中释放的银离子有关;高浓度纳米银对IL-6和IL-8具有吸附性。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GEN)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模型中雌激素受体(ER)α、β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A组)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组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B组)、GEN低剂量组(C组)、GEN中剂量组(D组)和GEN高剂量组(E组)。测量血清中雌二醇(E2)的含量,通过RT-PCR方法检测种植物中ERα、ERβ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异位内膜组织中ERα、ERβ的表达。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血清中E2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GEN组子宫内膜异位模型中种植物组织中ERα、ERβmRNA水平下降;种植物中ERα的表达在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GEN中剂量和GEN高剂量治疗组中种植物的ERβ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GEN对EMs的抑制作用可能更趋向于ERβ选择性拮抗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对某企业无氰镀铬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该车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生产性毒物和噪声。各岗位所涉及毒物的合格率均为100%。噪声的LAeq介于66.4~94.5 dB之间;LEX,8 h在喷漆岗位最高(87.0 dB)。噪声防护设施、个体防护、定期检测、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均存在问题,职业卫生管理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