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患者男,39岁,因反复心悸10个月加重1周,心电图示:阵发性房颤,于2008年3月收治入院。查体:体温36.3℃,呼吸19次/min,脉搏91次/min,血压131/74mmHg(1/mmHg=0.133kPa),颈软,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01次/min,心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未闻及杂音,腹平软,双下肢不肿。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少突胶质细胞瘤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与星形细胞起源的肿瘤进行比较研究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选择2004-2005年间,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不同类型和级别的胶质瘤合计191例,包括:WHOⅡ级少突胶质细胞瘤116例,其中30例为新鲜组织;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45例和不同级别星形细胞起源的肿瘤石蜡组织30例;采用PCR-微卫星技术检测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184例胶质瘤石蜡切片p53蛋白表达情况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86例WHO Ⅱ级少突胶质细胞瘤石蜡标本染色体1p缺失率为69.8%(60/86)、19q缺失率为64.0%(55/86)、1p/19q联合缺失率为57.0%(49/86);45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中,1p缺失率为71.1%(32/45)、19q缺失率为60.0%(27/45)、1p/19q联合缺失率为55.6%(25/45);两种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WHO Ⅱ级少突胶质细胞瘤新鲜标本染色体1p缺失率为70.0%(21/30)、19q缺失率为63.3%(19/30)、1p/19q联合缺失率为60.0%(18/30),与石蜡标本的缺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星形细胞起源的肿瘤染色体对应三种缺失率分别为23.3%(7/30)、33.3%(10/30)及20.0%(6/30),与少突胶质细胞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WHO Ⅱ级少突胶质细胞瘤中,仅7例有p53蛋白阳性表达(占8.1%);45例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中,有14例呈阳性表达(31.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少突胶质细胞瘤p53蛋白阳性表达明显低于星形细胞起源的肿瘤(P=0.001).在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中,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与p53蛋白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石蜡和新鲜组织均可用于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的检测.在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中,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与p53蛋白阳性表达呈负相关.检测少突胶质细胞瘤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和p53蛋白表达,对提高病理诊断的精确性、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笔者采用固定反扳合外敷养血通痹膏治疗偏侧型椎间盘突出症 2 16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16例中男 118例 ,女 98例 ;L3 ~L4 突出者 8例 ,L4 ~L5突出者 76例 ,L5~S1突出者 87例 ,两节突出者 45例 ,全部经CT证实 ;年龄 18岁~ 6 5岁之间。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4.
患者,男,12岁.因左耳听力下降2年入院.体检:右耳廓正常,左侧外耳道闭锁.质硬,似骨样组织,无缝隙.乳突区轻度隆起,颞骨鳞部稍隆起但关节活动不受限.音叉试验:左耳传导性聋.纯音测听:骨导10 dB,气导50 dB.CT示左侧颞骨鳞部骨质膨大,密度增高呈毛玻璃样改变.左侧外耳道(骨性)完全闭锁.  相似文献   
45.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以全身血管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5岁以内儿童发病率达80%~85%,男孩较多。1967年日本的川崎医生首先报道此病,称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KD病因不明,主要病理改变是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故可累及全身器官及多系统,尤其易累及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46.
〔目的〕在提高入境人员中梅毒患者检出率的同时,科学地处置入境人员中的梅毒患者。〔方法〕通过对1例入境外籍梅毒患者的检验及处置,分析现行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现行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监管工作中存在2方面的问题:(1)对入境人员单一使用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易造成梅毒阳性漏检;(2)对梅毒患者不科学地分期,一律拒绝入境,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结论〕对入境人员的梅毒血清学试验应同时进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同时结合入境人员的体征对该梅毒血清学试验做出科学的判断;入境人员中的梅毒患者可根据传染期和非传染期区别处置。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分析无基础疾病的肺曲霉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无基础疾病的肺曲霉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获得病理学诊断依据.结果 52例患者中,侵袭性肺曲霉病临床症状出现时间多在10~15 d,慢性坏死性肺曲霉病和肺曲霉球...  相似文献   
48.
目的:建立丹参化瘀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定量分析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5TC-C18(2)色谱柱(250 mm×4.6 mm, 5.0μm),以0.05%磷酸水溶液(A)-乙腈(B)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1,柱温30℃,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403 nm、230 nm及302 nm,测定12批次丹参化瘀颗粒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并进行归属分析及相似度评价,对采用对照品比对确认的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12批丹参化瘀颗粒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29个,其中8个来源于丹参、1个来源于天麻、2个来源于当归川芎药对、1个来源于红花、1个来源于芍药。通过对照品比对确认其中7个成分,分别为天麻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阿魏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各批样品相似度均在0.99以上。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定量测定能全面反映丹参化瘀颗粒内在质量,可用于其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总结肺隔离症(PS)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疗方法,以提高对PS的认识及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7例P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7例患者中男46例(52.87%),女41例(47.13%),年龄2~69岁,中位年龄35岁。PS临床症状无特异性,CT多表现为实性肿块影(39.08%)、囊性影(26.44%)、斑片状影(20.69%)及囊实性肿块影(13.79%)。62例(71.26%)病变位于左下肺,25例(28.74%)位于右下肺。术前经增强CT和CT血管造影(CTA)确诊70例、误诊17例,误诊率为19.54%。手术治疗74例(85.06%),其中49例(56.32%)接受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25例(28.74%)接受开胸手术,1例为介入下异常血管栓塞,余12例(13.79%)接受对症治疗。术中证实叶内型83例(95.40%)、叶外型4例(4.60%),供应血管来源于胸主动脉(70.11%)、腹主动脉(11.49%)、腹腔干(5.75%)及其他动脉(12.65%)。VATS和开胸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8±4.2)、(13.5±4.6)d,VATS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胸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死亡病例。结论 PS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和漏诊。增强CT和CTA有助于诊断,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PS的主要方法,在开胸手术和VATS均可行的情况下,建议首选VA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