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田夏  朱贺  李薇  韩晟 《中国中药杂志》2024,(4):1122-1128
采用文献研究及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收集麝香通心滴丸在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和可及性方面的相关资料和证据,采用多准则决策分析(MCDA)模型对麝香通心滴丸的临床价值进行综合评价。严格按照循证医学证据评价方法进行质量控制。指南及专家共识推荐麝香通心滴丸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西医常规治疗加用麝香通心滴丸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持续时间、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有效性评为A级。不良反应多为一般不良反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报道,与说明书中不良事件、禁忌及注意事项中列举的已知风险一致,安全性评为A级。日费用7.74元,成本-效用分析显示为绝对优势方案,经济性评为A级。专家调研反馈麝香通心滴丸具有很好的临床创新性和服务创新性,创新性评为A级。无特殊保存条件、药材成分和其他限制条件,临床使用符合用药指南规范,适宜性评为A级。药品价格水平、可获得性以及可负担性整体较好,可及性评为A级。提示麝香通心滴丸的临床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DNA损伤诱导转移因子3(DDIT3)mRN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0例甲状腺病变组织中DDIT3mRNA的表达,并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相比较。结果DDIT3 mRN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P〈0.01),滤泡癌组与滤泡性腺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观察5例甲状腺癌癌旁组织,DDIT3不表达。结论DDIT3 mRNA在甲状腺癌中表达明显增强,可能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白介素-22(IL-22)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4只Apo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IL-22组和生理盐水组,尾静脉注射IL-22,剂量0.25mg/kg,隔天给药一次,连续20次,观察肝功指标、损伤指标、血脂水平和病理变化的情况。结果:小鼠经IL-22处理后,其C反应蛋白(CRP)水平虽没有明显改变(P〉0.05),但小鼠的血脂、ALT、AST、MAD水平以及肝指数显著降低(P〈0.05),并且小鼠脂肪肝的病变程度也明显减轻。结论:IL-22能够降低ApoE基因敲除小鼠肝脏炎症指标并抑制脂肪肝发展。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研究丰富环境(EE)后单眼形觉剥夺成年弱视小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的变化,探讨丰富环境对成年弱视小鼠视皮层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正常3周龄健康雄性C57小鼠,检测小鼠右眼及左眼fVEP后构建单眼形觉剥夺成年弱视小鼠模型,将单眼形觉剥夺成年弱视小鼠放入丰富环境中饲养6个月,观察成年弱视小鼠弱视眼及对侧眼每月fVEP变化。结果 单眼形觉剥夺成年小鼠剥夺眼fVEP N1-P2波振幅较对侧眼明显下降,剥夺眼即为弱视眼;单眼形觉剥夺成年弱视小鼠弱视眼N1-P2波振幅在EE饲养前明显低于对侧眼(P<0.05),在EE2月后开始高于对侧眼,在EE4月后达到最高峰,显著高于对侧眼(P<0.05),后出现下降趋势,在EE6月时与对侧眼持平。结论 丰富环境饲养可阻止单眼形觉剥夺成年弱视小鼠弱视眼视觉诱发电位的损害,可提高弱视眼fVEP N1-P2波振幅,可以逆转弱视眼视皮层可塑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1800名体检者体检资料,其中T2DM患者360例(20%),再分为NAFLD(T2DM+NAFLD)组(280例)和单纯T2DM(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血脂、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合并症进行分析。结果:T2DM主要分布在中青年人群。同时有T2DM和NAFLD者的患者,男性(180例)比女性(80例)明显增加(P0.001),检出高峰在中、老年人群。NAFLD组患者BMI[(27.1±2.1)kg/m2∶(22.9±2.0)kg/m2]、WHR[(1.4±0.1)∶(0.9±0.3)]、FBG[(10.1±2.2)mmol/L∶(8.9±2.3)mmol/L]、总胆固醇[TC,(6.3±1.5)mmol/L∶(5.8±1.6)mmol/L]、ALT[(59.6±33.1U/L)∶(27.4±11.7)U/L]、HOMA-IR[(5.1±1.3)∶(3.4±1.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NAFLD组患者合并肥胖症(53.1%∶27.9%)、中心性肥胖(80.3%∶44.7%)、高血压(58.9%∶4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IR(OR=2.58,P0.01)、WHR(OR=2.66,P0.01)、BMI(OR=1.28,P0.05)是NAFLD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肝病患病率主要见于中、老年人,男性高于女性,糖、脂代谢障碍严重,其独立危险因素是胰岛素抵抗、中心性肥胖和体重指数。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辽宁城市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趋势。方法:选取沈阳市体检人群与社区人群(来自辽宁省各城市)进行分层抽样调查,共调查2000人,其中体检人群1000人,社区人群1000人。根据MS的诊断标准,研究对象被分为超重肥胖组(460人)和正常体重组(1540人),高血糖组(140人)和正常血糖组(1860人),高血压组(399人)和正常血压组(1601人),血脂异常组(486人)和血脂正常组(1514人),比较各分组间MS患病率。结果: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有441例,即人群患病率为22.05%,男性代谢综合征的有263人,患病率为24.15%,女性为178例,患病率为19.53%,男性的显著多于女性(P0.01)。MS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5)。超重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MS的患病率分别为42.12%和4.13%;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MS患病率分别为49.47%和5.49%;血脂异常组和血脂正常组MS的患病率分别为38.35%和4.41%,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的MS患病率分别为43.42%,3.56%。以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辽宁城市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男性高于女性;代谢综合征各分组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以超重肥胖人群和高血压人群更甚。  相似文献   
47.
目的:前瞻性研究代谢综合征(MS)与心血管事件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体检确诊为MS人群中随机抽取300例,2006年~2011年连续随访5年。结果:270例进入本研究,其中男227例,女43例,年龄(56.23±18.15)岁。年龄标化后5年间心血管事件累积发病率为9.88%。基线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作4分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女两性心血管事件的累积发病率均有随hsCRP水平升高而逐渐增加的趋势(P〈0.01),调整基线年龄、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FBG/PBG)、吸烟和腹部肥胖后,男女两性中hsCRP≥3mg/L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分别是hsCRP〈1mg/L者的1.98倍(95%CI:1.15~5.77)和1.95倍(95%CI:1.13~5.39),P〈0.01。结论:基线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是代谢综合征人群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提示慢性炎症在代谢综合征人群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
我们对 145例不同病种的皮肤病患者进行了斑贴试验。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45例患者中 ,男 3 8例 ,女 10 7例 ,年龄 2~63岁 ,平均 3 3岁。接触性皮炎 48例 ,荨麻疹 5 2例 ,湿疹 3 2例 ,神经性皮炎 7例 ,痤疮 2例 ,扁平苔藓 1例 ,皮肤瘙痒症 2例 ,丘疹性荨麻疹 1例。1.2 斑贴试验方法 采用“辩敏牌”斑贴试验标准化筛选抗原及 Finn chamber斑试器 ,按说明认真操作。在试验的前一天晚上清洗背部 ,以提高抗原的渗透量。1.3 判定标准 见参考文献 [1 ]。2 结果2 .1 对标准筛选抗原反应的阳性率  145例患者中…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利用经皮椎间孔镜下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联合髓核摘除修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6例,通过经皮椎间孔镜下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联合髓核摘除对患者实施修复治疗,分析效果.结果:治疗后ODI、JO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联合髓核摘除修复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0.
目的:对于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析使用灯盏生脉胶囊联合标准二级预防方案或单用标准预防方案进行二级预防的成本效用。方法:基于全社会视角,构建Markov模型,模拟患者5年的成本和质量调整生命年。模型包括4个健康状态,分别是未复发卒中、复发卒中不依赖他人照料(mRS0-2)、复发卒中依赖他人照料(mRS3-5)和死亡。临床数据和健康效用值来自公开发表的文献;直接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出院后康复费及二级预防费,数据来源于公开发表的文献,并使用医疗服务价格指数调整到2019年;药品成本来自公开的数据库;间接成本考虑残障患者家庭照料产生的误工成本,数据来自统计年鉴。结果:基础分析结果显示,灯盏生脉胶囊组和对照组5年累积成本分别为29 284和21 551元,累积效果分别为3.91和3.81 QALYs。灯盏组与对照组相比的增量成本为7 734元,增量效果为0.1 QALYs,增量成本效果比为74 479元,约为1.05倍人均GDP,小于3倍人均GDP的阈值,灯盏生脉胶囊联合标准二级预防方案更具有经济性;敏感性分析显示了该研究结果的稳健性。结论:相比单独使用标准二级预防方案,缺血性卒中患者联合使用灯盏生脉胶囊进行二级预防是一种更具经济学优势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