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1.
目的观察大鼠围产期不同时间点(孕20d胎鼠,1、4、10、14日龄鼠)的肺组织MMP2、Ⅳ型胶原表达的变化,并通过对孕鼠注射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观察其影响。方法24只SD孕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于孕18,19,20d,对照组各肌注0.5ml生理盐水;DXM组肌注DXM0.8mg/(kg.d),取孕20d胎鼠和生后4、10d鼠肺组织,行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胎鼠和4、10日龄鼠MMP2以及4、10日龄鼠Ⅳ型胶原的分布与表达强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肺组织匀浆MMP2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4日龄鼠肺囊泡MMP2的表达(20.14±3.39)较胎鼠增强(16.35±2.36),10日龄鼠略下降(15.93±1.94);各日龄DXM组鼠肺MMP2的表达较对照组减少,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DXM组胎鼠、1、4、10日龄鼠肺MMP2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下调,以4日龄鼠下调最明显(0.376±0.132),胎鼠、1、4日龄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正常4、10日龄鼠肺基底膜的Ⅳ型胶原表达呈不连续线状,间有缺损,量较少,色较浅;DXM组鼠肺基底膜的Ⅳ型胶原表达较多、色较深、呈连续的线状,表达量、阳性强度明显上调。结论孕后期使用地塞米松会抑制新生鼠肺组织的MMP2的表达,使Ⅳ型胶原的降解减少,阻碍基底膜的发育,从而影响肺泡发育。  相似文献   
22.
同位素示踪法及图像分析法研究利胆护肝合剂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硫氰酸α-萘酯造成大鼠黄疸型肝炎,并设立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应用99mTc-EIDA显像法研究利胆护肝合剂对大鼠肝脏摄取与排泌功能的影响;并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定量研究中药合剂对肝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3.
肺水肿(PE)、肺出血(PH)是多种危重疾病常见的临床危重现象,各科均可发生,尤多见于新生儿期。在败血症、肺部感染、硬肿症、新生儿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MRDS或ARDS)、窒息、呼吸衰竭等均可发生,死亡率极高。其发病机理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血管通渗性变化、凝血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免疫机制、体内活性介质、自由基对肺或血管等损害有关。在近年国外及我院在国内首例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抢救NRDS及ARDS取得成功基础上,以及我院应用活血化瘀方法预防实验动物PE、PH有效的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滋阴泻火方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NP)及双酚A(BPA)的拟雌激素活性的拮抗作用.方法 30只3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喂饲玉米油),染毒A组(喂饲NP100mg/kg),染毒B组(喂饲NP50mg/kg+BPA200mg/kg),治疗A组(喂饲NP100mg/kg+滋阴泻火方),治疗B组(喂饲NP50mg/kg+BPA200mg/kg+滋阴泻火方),疗程15天,检测子宫增重试验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结果 染毒A、B组与对照组比较子宫湿重、子宫脏器系数、子宫内膜及平滑肌厚度、子宫内膜腺体及腺上皮高度显著增加(P<0.05),子宫内膜及肌层的PCNA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治疗A、B组分别与染毒A、B组相比,上述各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壬基酚及双酚A具有显著的拟雌激素活性,滋肾阴泻相火中药对壬基酚及双酚A的拟雌激素活性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滋阴泻火中药对青春期大鼠中枢生长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设立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中、大3组不同剂量中药对于青春期大鼠下丘脑及垂体部分生长相关基因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用药4周、8周和停药4周,3组中药治疗组下丘脑GHRH基因及垂体GHRH受体基因表达变化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下丘脑SRIH基因表达,中、大剂量治疗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滋阴泻火中药可能通过上调SRIH基因表达调节生长激素分泌.  相似文献   
26.
应用雄性大鼠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O111B4造成肺损伤模型,并用静脉注射维生素E(VE)进行预防的研究。内毒素组死亡率高,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L)中蛋白质均明显高于VE预防组,而总磷脂则明显低于VE预防组,均具有统计意义(P<0.001)。本实验为临床应用VE预防肺损伤提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下吸入一氧化氮(NO)对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新生猪脑不同部位胆碱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建立新生猪胎粪吸入模型,并予间歇正压通气,随机分为胎粪吸入组(n=10)和NO治疗组(n=4),另设正常对照组(n=4)。HE染色计数大脑皮质、海马及基底节神经元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皮层、海马及基底节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阳性细胞数。结果 胎粪吸入组脑不同部位的神经元细胞和ChAT阳性细胞数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少[神经元细胞:皮质(29.6±2.3)比(58.2±3.8),海马(27.0±12.7)比(56.0±3.7),基底节(25.0±4.6)比(56.0±4.6);ChAT阳性细胞:皮质(16.7±3.9)比(38.3±9.0),海马(17.5±2.7)比(34.3±11.6),基底节(17.0±1.2)比(35.3±7.1),P均<0.01],GFAP阳性细胞数增多[皮质(54.8±11.0)比(22.0±5.5),海马(54.9±14.7)比(21.0±1.7),基底节(53.8±7.1)比(19.0±4.6),P均<0.001)]。NO治疗组神经元细胞数和ChAT阳性细胞数均多于胎粪吸入组,GFAP阳性细胞数少于胎粪吸入组,P均<0.05。结论 新生猪MAS后吸入NO可减少脑不同部位胆碱能神经元的丢失及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提示吸入NO可能对MAS引起的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的表达分布以及表达量与尿蛋白之间关系。方法选择第5天、14天、28天作为动态观察的时点,同期设立正常对照。采用荧光定量RT-PCR、免疫组织化学及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EGF mRNA以及EGF、EGFR蛋白在肾组织的表达,同时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WT1和EGFR双重免疫组化确定EGFR在肾小球内确切细胞定位。结果阿霉素注射后第5天,EGFmRNA即较正常增高,28 d明显增高并高于5 d和14 d。正常对照组EGF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远曲小管和髓袢,阿霉素组EGF还在集合管和近曲小管上表达;EGF阳性表达范围和强度随尿蛋白增加而增加;EGFmRNA表达量以及EGF在肾小管中的表达强度与2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肾小管上皮细胞广泛表达EGFR,阿霉素组EGFR在小管表达均高于正常,但组间各时点差异无显著性;随尿蛋白增加EGFR在肾小球内表达逐渐增多。EGFR在肾小球和肾小管中的表达强度均与2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WT1和EGFR双重免疫组化显示阿霉素肾病组EGFR可在足突细胞上表达,正常组则无。结论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小球脏层上皮有EGFR的表达。EGF/EGFR可能参与了阿霉素肾病的发病过程以及蛋白尿的形成。  相似文献   
29.
本组新生儿尸检1000例,占同期间儿童尸检数46.3%。男女之比为1.7:1。过半为早产儿。病种共61种,以肺部疾病为最多(36.8%),其次为先天畸形(19.9%)和感染(12.9%)。初生一周内死亡者占68.3%,此期主要死因为肺透明膜病、羊水吸入、窒息缺氧、未成熟儿、颅内出血和严重畸形等,说明新生儿早期死亡者,多与早产、分娩不当和复杂畸形有关。出生一周后死亡者则以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3日龄未成熟大鼠慢性缺氧缺血脑损伤胶质细胞凋亡及髓鞘相关蛋白(MBP和PLP)变化,研究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164只3日龄同窝生SD未成熟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92只和对照组72只,对照组仅切开颈部皮肤,而实验组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未成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分别于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采用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少突胶质细胞抗体O4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双标记、RT—PCR实时绝对荧光定量检测等方法,观察未成熟鼠脑损伤的病理变化、少突胶质细胞凋亡及MBP和PLP mRNA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未成熟鼠出现脑白质液化疏松、小胶质细胞增生和脑室扩大等病理变化,深部白质凋亡细胞计数在损伤后24、48、72h和1周较对照组增多(P〈0.05),以48h两组差异最为显著,损伤后2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凋亡细胞经双标显示以少突胶质细胞为主。髓鞘相关蛋白mRNA的表达在损伤后较对照组减少。结论 3日龄未成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后,出现以脑白质少突胶质细胞损伤为主的病变,有助于理解早产儿脑损伤发病机制和神经病理变化,并可作为研究早产儿缺氧缺血脑损伤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