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8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乙胺碘呋酮在欧洲用于治疗心绞痛已近20年,然用于抗心律失常仅10年.随着本药的广泛应用,发现了一些副作用.本文报告5年来对140例病人全面观察其副作用的结果.140例中男95例,女45例,平均年龄52岁,平均服药2年,随访最长达5年.其中69例为包括WPW的原发性心律失常,15例缺血性心脏病,48例心肌病(28例肥厚型与20例充血型)伴心律失常,5例瓣膜病,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例房间隔缺损.剂量为100~1200毫克/日,  相似文献   
22.
颅内出血可继发性地引起心肌损伤和心律失常。在135例卒中病人中,发作后头3天内61%患者出现心律失常。虽然其中某些可能是由于原已存在的心脏疾病所引起,但不足以解释这样高的发生率。病人中的心肌损伤:Greenhoot 等报道在6例致死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中,发现有心内膜下出血、肌纤维变性和局灶性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浸润。Hammermeister 等报  相似文献   
23.
作者对200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临床与血液动力学关系作了估价。按临床症象、心脏指数和肺毛细血管压分为4个亚组: 肺郁血是根据两侧肺底罗音和胸透异常;周围灌注减低包括皮肤温度降低、神志模糊、少尿及低血压或窦性心动过速等征象。其中少尿是指每小时尿量<40毫升(24小时尿  相似文献   
24.
吴某,女性,51岁,自1982年5月出现反复发作胸闷、头晕、心前区不适、眼前发黑,以致晕厥或伴有四肢抽搐,在6月经心电图检查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与心室自主心律,心率50次/分,同年10月首次入院。入院诊断:(1) 原发性高血压病,(2) 冠心病,(3)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 阿-斯综合征。入院后经大隐静脉安置临时性心内膜下电极的按需起搏器,其后又发生阿-斯综合征2次,心电图示心室搏动与颤动,经胸外电击除颤及胸外心脏按压后得以缓解。于1983年1月改装埋藏式永久性按需起搏器之后,心电图示起搏心律(72次/分)与A型预激综合征的窦性心律(84次/分)相交替,有时融合。2月27日出院时偶有室性早搏,出院后病情尚稳定,作门诊随访。  相似文献   
25.
由于心脏原因而造成的意外与突然死亡称为心脏性猝死(SCD),其中大多数是由冠心病所致,故又称为冠心病猝死。在美国每年约有30~40万人发生心脏性猝死。我国北京宣武地区报告三年内SCD202例,占心血管病死亡总数的10.1%;首钢居民区1974—1980年急性心肌梗塞及冠心病猝死登记示猝死发生率,男性平均为10 5/10万,女性平均为3.6/10万。因此,SCD是目前对中、老年人生命的最大威胁之  相似文献   
26.
临床上诊断休克,一般并不难。然而,找出其病因,给予正确处理,则不甚容易。若能较迅速地对各类休克作出鉴别与处理,即可逆转病情,从而避免进一步发展至不可逆性休克、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呼吸窘迫综合症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恶果。兹介绍急诊中常见的休克病例如下:  相似文献   
27.
本文报告麦冬制剂合小剂量硫酸镁对狗实验性急性心肌梗塞的作用,结果表明:麦冬合用小剂量硫酸镁,可预防心肌梗塞后心律失常的发生;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能量供给;限制心肌梗塞范围。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28.
本文报告31例血瘀型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血液流变学指标的连续动态观察结果。31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中,男22例,女9例,年龄42~84岁,平均64.6±2.9岁。中医辨证均属血瘀型(固定部位的胸痛,舌有瘀斑或紫舌等)。每例在急性期两月内  相似文献   
29.
本文报道对100名正常人(对照组),45例无植物神经病变的糖尿病者(糖尿组)及70例伴植物神经病变的糖尿病者(糖植组)分别作心搏间距变化及卧立位血压差等无创性测定的结果。对照组或糖尿组的吸呼差、乏氏动作反应指数、立卧差、30/15比值与糖植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01),且糖植组中有11例为姿位性低血压,故提示心搏间距变化及卧立位血压等测定有助于糖尿病性心血管植物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0.
本文报道口服乙胺碘呋酮治疗70例复发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平均年龄66岁(16~78岁),其中冠心病34例,心肌病5例,预激综合征3例,瓣膜病3例,无心脏病25例,均有症状,包括心悸、眩晕、气急、昏厥等等。分为二组。甲组为顽固性房性心律失常29例(20例复发性心房颤动,9例持续性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