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8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国内外对冠心病的研究已开始注意到血液流变学性质的异常变化与本病发展之间的关系。Jan等报道了心肌梗塞病人血液粘度增加的情况,Karppinen报道了冠心病人纤维蛋白原、血浆比粘度增加和红细胞电泳率下降的事实,Dintenfass综述了血液流变学在诊断、治疗和预防冠心病发作中的作用。我们也曾报道56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血液流变学以及应用中医活血化瘀疗法对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12.
茚丙胺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及其血浓度监测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以茚丙胺50mg静注即刻应用,配以40mg bid口服治疗,并在治疗后第6天测血浆浓度,其范围为0.08~1.49μg/ml。8例血药平均浓度在0.44~1.06μg/ml呈显效或有效反应。其中,7/8有效病例的血浓度>0.5μg/ml。2例无效者,血药平均浓度皆<0.5μg/ml,此可能与剂量偏低及个体差异有关。全部患者用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硝普钠是强力的动脉与静脉扩张剂,通过增加心排出量和降低充盈压而明显改善实验与临床心肌梗塞时的左室泵功能.硝普钠的降低室壁张力作用可降低心肌氧耗量,其直接扩张冠状动脉可改善心肌灌注,左室充盈压的降低则可增加心内膜下血流.然而,滴注硝普钠可降低冠状动脉灌注压,某些研究提示可损害缺血区的灌注.因而,在推荐使用之前必需考虑其利弊.本文报告812例伴有左室充盈压升高的急性心肌梗塞者,用随机双盲研究判断滴注硝普钠48小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口迅速增加,在美国≥65岁的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已超过人口的增长率,但就死亡原因分布心脏病居首位,癌症和脑血管病分别列第二、三位。我国三十年来人口死亡原因也发生剧大变化,老年多发的心脏病1975年已跃居全国死亡原因第一位,1982年我国城市死亡原因中脑血管病占第一位.由此可见冠心病(CHD)和脑血  相似文献   
15.
许多心肌梗塞后病人左室功能有自发性改善,本文旨在进一步证实梗塞后这种自发性变化,并判断梗塞症状发生后短期内造影所示的冠脉解剖能否预测这些变化。方法:40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在症状发作后平均4小时20分作冠脉造影,其中包括链激酶治疗后无再灌注8例及未经链激酶治疗的32例。在冠脉造影后2小时内和梗塞后平均13.2天分别作静息时核素心室造影,通过左前斜位测定左室喷血分数,其变化大于5%时才有意义。此外,测总CK水平,计  相似文献   
16.
急性透壁性心肌梗塞常伴有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及时给予溶栓药物可使受累血管的血流再通。冠脉内注入链激酶(SK)的溶栓成功率较高(70~80%),然需配备导管室和熟练操作者,故推广应用受限。而静脉注射大剂量SK(IVSK)安全易行,只是成功率较低(40~63%),仅个别报道高达96%,但无冠脉造影资料为证。本文根据多中心协作试验  相似文献   
17.
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影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2例冠心病患者作收缩时间间期、超声心动图观察和 Swan-Ganz 导管检查,并与硝酸甘油作比较,以探讨麝香保心丸的临床药理机制。结果提示:该药对心率无影响,但能明显缩短从用药后即刻至30分钟的 PEP 值(P<0.01);在5~10分钟的 PEP/LVET 亦下降(P<0.05);结合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明显改善减弱的左室后壁活动度(P<0.01);漂浮导管检查有增加心排出量的倾向性,提示本药作用迅速,并有较强的正性肌力作用和抗心肌缺血作用。关于该药对心前后负荷的影响尚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上海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对上海市卢湾区居民的死因调查,1983年冠心病死亡率为1974年的2.63倍,居心脏病的首位,占心血管病死亡率的41.96%,上海地区急性心肌梗塞科研协作组的资料也表明在十个大医院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例逐年增多,其相对患病率有增长趋势,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是急性期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9.
补气活血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52例气虚血瘀型心力衰竭患者中,A 组8例作气囊漂浮导管监测血液动力学,在推注黄芪或滴注黄芪与丹参后,心脏指数等均明显增加;B 组44例在滴注丹参2周后,临床心功能、气虚证与血瘀证分级均有改善,在加用黄芪2周后则有进一步改善,高切率的全血比粘度、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216例病人的研究,估价了病理性Q波在预测心室收缩失调存在与否及其严重度上的价值。先作12导联心电图,凡V_2~V_6呈QS波,Q波≥0.04秒,则诊断前壁梗塞(包括前间隔、前壁和前侧壁);凡aVF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