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58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目的 回顾近10年发表的针灸治疗肺系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归纳选穴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近1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运用Excel 2016、古今医案云平台(V2.1)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穴位频次、归经、分布,并对穴位进行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果 文献筛选后,共纳入350篇文献,涉及81个腧穴,腧穴总使用频次为1648次,文献研究共涵盖42种治疗方案,使用频率最多的方案为穴位贴敷,文献报道最多的疾病为“哮病”(217篇),以距离 ≥ 300为界,可将腧穴分为六组,通过复杂网络得出穴位核心处方为肺俞、定喘、大椎、天突、膻中、肾俞、脾俞。结论 针灸治疗肺系疾病选穴以选取临近部位的腧穴与具有调节肺系功能的腧穴为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治疗中,可选择肺俞、定喘、大椎、天突、膻中、肾俞、脾俞等腧穴,并根据分期特点进行临证加减。本研究结果可为针灸治疗肺系疾病与COVID-19选穴方案提供一定参考,为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3.
神经影像技术在针刺机制研究中的运用为科学阐释针刺效应的中枢机制提供了无创性、可视化的研究手段。笔者搜集近二十年来针刺神经影像研究英文文献,并在此基础上,从文献基本信息、研究方案设计和研究内容等方面,系统分析针刺神经影像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自然病程下HBV-DNA呈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孕妇在孕早期、中期及晚期时乙型肝炎病毒(HBV)载量的变化情况及其与肝功能检测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分析在医院门诊部接受诊治的31例CHB合并HBV-DNA阳性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T1期(孕早期)、T2期(孕中期)及T3期(孕晚期)的CHB孕妇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V-DNA病毒载量及血清肝功能指标(包括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总蛋白TP、胆碱酯酶ChE、谷氨酰转移酶GG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及谷丙转氨酶ALT)的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T1、T2、T3期CHB孕妇的HBV-DNA病毒载量与血清肝功能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自然病程下CHB孕妇的HBV-DNA病毒载量在T1、T2、T3期呈显著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期CHB孕妇的血清肝功能指标GGT、ALP、ALT等水平均随着孕周的不断增加而逐渐上升,并伴随了整个妊娠过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期CHB孕妇的HBV-DNA病毒载量与血清肝功能检测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在自然病程下CHB孕妇不同孕期的HBV-DNA病毒载量呈上升趋势,未接受相关抗病毒治疗则可能存在肝功能损害现象,但HBV-DNA载量的多少不能用于肝功能损伤程度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观察针刺少阳经穴治疗偏头痛的脑功能成像变化特征,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中枢神经取效机制.方法:选取少阳经穴风池、外关、阳陵泉作为治疗穴位,对6名慢性偏头痛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进行扫描,观察分析针刺前后偏头痛患者与健康人相比脑内葡萄糖代谢变化.结果:慢性偏头痛患者脑内出现脑桥、岛叶、项叶、颞叶的脑功能激活区,出现颞叶、额叶、前扣带回等脑功能减低区.针刺后患者的脑干、脑岛等疼痛矩阵脑区的兴奋区消失,脑功能减低区以右侧颞叶为主转变为双侧颞叶对称区域.结论:针刺少阳经对慢性偏头痛镇痛作用的可能靶点是脑桥、脑岛、额叶前部等脑区,针刺后引起双侧颞区脑代谢减低的转变可能是针刺足少阳经穴治疗偏头痛的机制之一.推测针刺十二经脉可能在脑内分别有相对特异性的应答特征.  相似文献   
57.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是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为5%~10.4%,是导致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该病的诊断目前主要依靠临床症状。本研究利用SELDI-TOF-MS技术(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lzatlon-time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对子痫前期患者分娩前血清蛋白组谱进行研究,期望发现一些特异性蛋白质,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标志蛋白的筛查、鉴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8.
目的:追踪和探索骨健康管理卫生经济学评价的趋势与热点。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和Excel软件对发文量、国家/地区、机构、学者、关键词等相关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1320篇文献。发文量多、影响力高的国家、机构和作者多集中于英美和欧洲。国内发展趋势与国外基本一致,但研究深度和广度与国外差距较大,尚未出现核心作者和高质量的文献。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集中于多病共存患者的骨质疏松/骨丢失、上市新药及药物序贯治疗、微观仿真模型以及疾病前期预防和筛查的经济研究。结论:国内的骨健康管理卫生经济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我国尚需加强开展针对多病共存的患者、新药及药物序贯治疗、疾病前期的预防和筛查的经济学研究。  相似文献   
59.
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 ,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做到确实以病人为中心 ,为患者提供计划性、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涉及身心 ,社会文化综合因素的优质护理 ,正逐步成为整体护理工作的重点。在开展此项工作中 ,仍存在一些问题如 :人员少 ;临床工作随机性大 ;特别近年来军队医院临床一线合同护士的比例逐年增加 ,其结构单一 ,更新意识薄弱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影响了整体护理质量 ,在中小医院尤为突出。为了解上述矛盾 ,我们将“军卫一号”工程应用到整体护理工作中 ,对整体护理病历的相关信息实施网络化管理 ,利用微机书写护理病历并对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60.
护理程序在老年人压疮预防性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人由于机体生理功能衰退及所患疾病的影响,易发生压疮。运用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对老年患进行预防性护理,并通过健康教育使预防性护理在家庭护理中得以继续,从而达到减少并发症,减轻患痛苦,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