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5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8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05篇
综合类   238篇
预防医学   80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26篇
  1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肝癌治疗中介入疗法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介入疗法配合综合治疗使肝癌病人获得长期存活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6月~1998年10月我科诊治生存期超过5年的30例肝癌治疗中介入方法的应用与效果。结果 30例生存期5年以上肝癌均根据病情接受了个性化、连续的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和(或)无水酒精注射术(PEI)等综合治疗。结论 介入方法的个性化应用配合肝切除等治疗是肝癌及复发肝癌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2.
993年至1996年我院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中20例洗胃时发生并发症,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中男9例,女11例,16~66岁,平均37岁。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其中昏迷16例。20例中机器洗胃19例,剖腹洗胃1例。12...  相似文献   
103.
陈修园对脾胃学说深有研究,颇有独得之道。他把脾肾视做生殖的共同基础;在生理上阐发土能生水,精生于谷之理,并提出:“五脏皆受于脾,脾为五脏之本”之说;在病理上论述了“胃为后天之本,不及固病,太过亦病”的诸多病因病机;调理脾胃,方法众多,独创了温脾燥脾法治消渴,燠土胜水法治腰痛等,给后学者以启发。  相似文献   
104.
群体药代动力学/群体药效动力学原理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自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允许群体分析法在新药Ⅱ期、Ⅲ期临床试验中用于特殊生理病理受试对象的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动力学(PD)评价以来,群体药代动力学/群体药效动力学(PPK/PPD)的研究方法、统计分析、常用软件及其在临床药理学中的应用有了较大发展。作者介绍了PPK/PPD的基本原理、实验设计、模型确定和参数验证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胆道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总结近6年来肝切除手术182例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肝切除类型包括右三区切除20例、左三区切除2例、右半肝切除34例、左半肝切除13例、右后区切除30例、左外区切除27例、联合区段切除15例、单段和局部切除41例。结果 术后胆瘘发生率2.74%(5/182),其中胆汁性腹膜炎发生率1.6%(3/182),经积极治疗均愈合。结论 肝切除术后胆漏、胆汁性腹膜炎是一种严重并发症。术中注意预防胆瘘的发生,术后出现胆漏及时有效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评价咀嚼口香糖对促进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方法在国内外大型数据库中检索关于咀嚼口香糖促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相关研究,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文献质量评价和信息提取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文献,共42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咀嚼口香糖组患者术后排便[加权均数差(weight mean difference,WMD)=-15.03,95%可信区间(CI)(-17.10,-12.96),P0.01]与排气[WMD=-14.06,95%CI(-19.88,-8.24),P0.01]均早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腹痛及腹胀发生率[相对危险度(RR)=1.0, 95%CI (0.57,1.76),P=1.00]、肠梗阻发生率[RR=0.79, 95%CI (0.37,1.69),P=0.54]和住院时间[WMD=-2.45,95%CI(-6.48,1.58),P=0.2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咀嚼口香糖有利于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缩短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值得将其在该人群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7.
为提高门诊的护理工作质量,从服务意识、行为、语言、业务水平、工作艺术、协作精神方面对护士进行要求。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了解去甲万古霉素在感染患者中群体药代动力学(PPK)和药效学(PD)。方法药代动力学(PK)分析在诊断或拟诊为革兰阳性菌感染的146例患者中进行,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以NONMEM程序建立并验证去甲万古霉素PK模型。PD分析在同组感染者中进行,收集病原菌,以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去甲万古霉素对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根据患者的PK参数和MIC测定结果,计算患者的PK/PD参数,分析其与去甲万古霉素临床和细菌学疗效的关系,制定最佳给药方案。结果去甲万古霉素基础PK模型为线性二房室模型,PK参数个体问变异为指数模型,个体内变异为加法模型。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对去甲万古霉素清除率(CL)的影响不同,当患者。肾功能减退时(Ccr≤85mL/min),CL-2.54×(Ccr/50)020,Ccr的变化影响该药在体内清除速率,当患者肾功能正常时(Ccr>85mL/min),CL=5.66×(体质量/60)0.52,患者Ccr的变化并不影响药物的廓清率。患者合并使用利尿剂后,去甲万古霉素周边室分布容积(V2)增大。CL、中央室分布容积(V1)、室间清除率(Q)和V2的患者个体间变异分别为35.92%、11.40%、0和79.75%,残差误差为3.05mg/L。葡萄球菌及肠球菌感染者经去甲万古霉素治疗后治愈组和未治愈组比较,在葡萄球菌感染者中两组间给药剂量、年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24和AUC24/MIC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球菌感染者两组间AUC24和AUC24/MIC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仅AUC24/MIC是影响治愈率的因素。当葡萄球菌感染组和肠球菌感染组的AUC24/MIC平均值分别为579.90和637.67时,去甲万古霉素对患者的治愈率可达95%。结论 AUC24/MIC可作为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时预测临床和细菌学疗效的指标,据此制定适用于不同感染患者群体的最佳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IPC)对小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中12/15-脂氧化酶(12/15-LOX)途径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区局灶性脑缺血(MCAO)组、IPC假手术-MCAO组及IPC-MCAO 4组.所有组别小鼠分别进行相应处理后处死取脑组织,通过2,3,5-氯化三苯四唑(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 TTC)染色法评估小鼠脑梗死面积;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12/15-LOX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12/15-LOX产物15-羟二十四烷四烯酸(15-HETE)的表达.结果IPC-MCAO组梗死体积百分比为[(22.49±6.82)%,n=7]较MCAO组[(32.91±6.25)%,n=7]及IPC假手术-MCAO组[(31.97±5.53)%, n=7]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5);并且IPC-MCAO组小鼠脑组织中12/15-LOX的蛋白表达及其调控产物15-HETE较MCAO组和IPC假手术-MCAO组也明显降低(P<0.05),而以上各指标在IPC假手术-MCAO组和MCAO组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的保护作用与其对12/15-LOX及其调控产物的抑制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获得不同截骨厚度及不同活动状态下胫骨截面的生物力学情况,为临床膝关节置换术截骨厚度及指导患者术后活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重建下肢骨性三维立体模型,依据全膝关节置换术截骨原则将胫骨近端分别截骨0、5、7、9 mm,对截骨后胫骨模型进行材料属性赋值,并分析站立、慢步、快跑、上楼4种活动状态下胫骨截面的应力、应变情况。结果在相同活动状态下,随着截骨厚度的增加,胫骨截骨面的最大应力和位移呈增长趋势。在同一截骨厚度下,随着活动强度的增强,胫骨截面的最大应力和位移总体上呈增长趋势。结论临床全膝关节置换术时胫骨截骨厚度越大、术后活动强度越强,胫骨截面的应力及应变越大。术中应避免过多截骨、术后应避免高强度活动,可减少胫骨平台的应力及应变,有利于假体的长期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