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7篇
内科学   4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201篇
预防医学   7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3篇
  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陈凤莲  曾文  刘群 《全科护理》2021,19(18):2574-2576,2579
目的:探讨案例式微课程培训在住院老年病人陪护预防跌倒知识-态度-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3月住院老年病人陪护160人为调查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人,对照组陪护予以常规陪护教学培训,观察组实施案例式微课程培训,比较两组陪护预防跌倒知识、态度、行为评分情况、陪护病人跌倒事件发生、老年住院病人跌倒伤害及等级、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陪护知、信、行评分分别为(141.25±7.91)分、(29.04±2.46)分、(76.83±7.09)分,均高于对照组(120.93±8.26)分、(23.19±2.30)分、(53.41±6.75)分(P<0.05);观察组病人跌倒事件、跌倒伤害发生率、跌倒伤害等级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式微课程培训可有效提升住院老年病人陪护预防跌倒知信行水平,降低病人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老年住院病人跌倒伤害率,降低老年住院病人跌倒伤害等级,提升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分析急性乳腺炎患者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该院治疗的1665例急性乳腺炎患者的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65例患者中共分离出984株病原菌,检出率为59.10%;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15株,检出率为48.95%,构成比为82.83%,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18株,检出率为19.10%;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87株,检出率为5.23%,构成比为8.84%;共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47株,检出率为2.82%,构成比为4.78%.2016-2020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和MRSA检出率逐年递增.金黄色葡萄球菌2016-2019年各年份的检出率与2020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率最高,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苯唑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性一般,对呋喃妥因、替考拉宁的耐药性极低,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无耐药.结论 急性乳腺炎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较高,耐药情况严峻,应重视耐药监测与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3.
目的 了解海南省淡水鱼中食源性寄生虫感染情况,评估人群感染潜在的危险性,为制定食源性寄生虫病监测策略和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2021年对海南省琼中县、三亚市和昌江县监测点附近的溪流或水库等自然水体环境,以随机捕捞的方式获取新鲜样品。采用玻片压片镜检法对寄生虫囊蚴进行检测。同时在捕捞样品的行政村进行肝吸虫病知识和居民肝吸虫病感染情况调查。结果 2019—2021年共检测淡水鱼47种合计396尾,检出寄生虫囊蚴阳性45尾,总感染率为11.36%。有13种淡水鱼中检出寄生虫,品种感染率为27.66%(13/47)。其中海南细齿塘鳢感染率最高,为75.00%(3/4),显著高于其他鱼种(P<0.05),三个市县中,琼中县检出率最高,为17.05%(22/129)。发放调查问卷487份,居民对肝吸虫病总知晓率为11.50%(56/487),昌江县知晓率最低,为1.31%,男性知晓率高于女性(P<0.05)。同期对居民肠道进行寄生虫检测3 178人份,未发现肝吸虫病患者。结论 海南省部分市县淡水鱼受到寄生虫污染,应加强监测,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强食源性寄生虫病卫生宣传和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24.
曾文  高海红 《现代医药卫生》2014,(17):2655-2656
目的:对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作用与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用药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该院临床开具抗感冒药物处方的感冒患者360例,针对临床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点以及临床用药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分析发现,常用抗感冒药物成分药理作用包括收缩血管、解热镇痛、抗病毒、镇咳祛痰、抗组胺、中枢兴奋6大类。360张处方中经分析发现不合理处方45张(12.50%),药物成分重复处方36张(10.00%),药物使用不对症处方6张(1.67%),其中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最高。结论临床抗感冒药物成分复杂,加强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与临床用药分析,对于改善抗感冒治疗的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本文报道1例无免疫缺陷的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宿主, 以发热、呼吸道症状、多发淋巴结肿大、皮下脓肿、肺部阴影伴骨质破坏为主要临床表现, 经肺组织活检病理找到隐球菌后, 给予氟康唑抗真菌治疗, 病情进展, 最终通过脓性分泌物培养出马尔尼菲篮状菌, 肺组织病理同时找到隐球菌与马尔尼菲篮状菌, 最终确诊为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合并肺隐球菌病, 经两性霉素B序贯伊曲康唑治疗后好转。本文可引起临床对无免疫缺陷的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宿主同时感染多种机会性真菌的重视, 并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6.
27.
原位心脏移植51例临床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2年4月至2006年4月我们共完成51例原位心脏移植,现将临床疗效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骨髓移植诱导临床心脏移植后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的可行性.方法 采取供心的同时采用改良"灌流法"获取供者的骨髓350 ml,经过滤及离心处理后,加入细胞冷冻保护液共80ml,分装于低温冻存袋,经程序降温,置于-80℃冰箱中保存.在常规原位心脏移植术后40 d,取冻存骨髓快速复温,穿刺受者双侧髂后上嵴,立即行骨髓腔内骨髓细胞输注(IBM-BMT),共输注单核细胞1.2×107/kg,CD34+细胞2.38×105/kg.骨髓输注前3 d行预处理,包括应用氟达拉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及全身淋巴结照射.骨髓移植后静脉应用他克莫司(Tac),维持血Tac浓度谷值在10~20μg/L;3周后改为口服Tac+吗替麦考酚酯(MMF);6周后改为环孢素A及MMF.分别于心脏移植后2、4、8和12周采集受者外周血,分别于术后4、8和12周采集受者的骨髓,应用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供者嵌合体.心脏移植后每周行心肌内心电图检查,每月行心肌活检1次.术后3个月,取受者及第三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结果心脏移植后1、2及3个月时受者的外周血及髂骨内骨髓细胞中供者来源的细胞比例分别为26.3%、19.1%、4.8%和46.3%、24.4%、7.6%.IBM-BMT后心肌内心电图监测显示心肌阻抗及R波波幅无明显变化.术后3个月行心内膜心肌活检,未见排斥反应征象.术后3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心脏舒张、收缩功能良好.MLR提示受者对供者特异性刺激呈现低反应性,而对第三者仍保持良好的免疫活性(P<0.01).结论 采取分期骨髓移植免疫耐受诱导方案可安全、有效地建立嵌合体,成功诱导心脏移植后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 new strategy of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BMT) for donor-specific tolerance induction after heart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Donor bone marrow cells (BMCs)were harvested simultaneously with donor cardiac graft using modified perfusion method (PM) ,then stored in a -80 ℃ refrigerator after filtration and centrifugation. Whole BMCs (IBM-BMT) (monocytes 1.2 ×107/kg,CD34+ cells 2.38× 105/kg) in host iliac bones were injected into the bone marrow cavity 40 days after heart transplantation. Preconditoning regimens that consisted of fludarabine, antithymoctye globin and total lymphoid irradiation were performed 3 days before BMT. Tacrolimus (Tac) was administrated intravenously after BMT or orally in conjunction with 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 3 weeks later.Cyclosporine and MMF were orally administrated 6 weeks later. Donor chimerism was detected using short tandem repeats-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 monocytes from peripheral blood at the 2nd,4th, 8th or 12th week after BMT or BMCs at the 4th, 8th or 12th week after BMT. Intramyocardium electrocardiography examination or endomyocardial biopsy was performed weekly or monthly respectively. 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s (MLR) were performed 3 months after BMT. Results Donor chimerism in monocytes in peripheral blood or BMCs in iliac bones measured at the 1 st,2nd and 3rd month after BMT was 26.3%, 19.1%,4.8% ,and 46.3%, 24.4%, 7.6%, respectively. After 3-month follow-up, there was no rejection confirmed by endomyocardial biopsy or intramyocardium electrocardiography. Echocardiography revealed that the diastolic and systolic function of the cardiac graft was maintained well 3 months after BMT. MLR revealed donor-specific hyporesponsiveness while immunocompetence was preserved to third-party antigens. Conclusion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two-stage BMT strategy is a safe and feasible method for the induction of donor-specific tolerance via stable mixed chimerism and needs to be further confirmed after a long-term observation.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在原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小球内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蛋白尿、Scr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44例IMN患者(IMN组)与6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肾小球内MMP-9、MMP-3和TIMP-1的表达。结果MMP-9及MMP-3在对照组正常肾组织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和肾小球足细胞有少量表达;在IMN组肾小球足细胞、系膜细胞、肾小球基底膜及肾小管上皮细胞有表达。IMN组肾小球内MMP-9及MMP-3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TIMP-1在对照组正常肾组织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有少量表达,肾小球内无表达;在IMN组肾小球足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有表达。IMN组肾小球内TIMP-1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1)。IMN组24h尿蛋白定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Ⅱ期MN组肾小球MMP-9/TIMP-1及MMP-3/TIMP-1比值较Ⅰ期MN组明显下降(P〈0.01)。IMN组肾小球内MMP-9的表达与Scr呈负相关(r=-0.02,P〈0.05);TIMP-1的表达与Scr呈正相关(r=0.34,P〈0.05)。结论MMP-9与TIMP-1从正反两方面影响IMN患者肾功能的改变。MMP-9、MMP-3的异常表达与IMN患者蛋白尿之间可能相关;IMN患者肾小球MMP/TIMP比值失衡可能与IMN患者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相关。  相似文献   
30.
河北南部多中心3 141例肾活检资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河北南部多中心3 141例肾活检资料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6年1月3 141例因肾脏疾病而行肾活检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结果本组患者做肾活检时的年龄6~82岁,平均(33.8±12.7)岁;男1 670例(52.3%),女1 471例(46.8%)。11~49岁患者2 544例(81%)。大多数肾脏疾病男性占优势,而狼疮性肾炎(LN)、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肾小管间质疾病(TID)女性占优势。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依次为慢性肾炎综合征(IgAN)(26.0%)、微小病变(MCD)(13.2%)、膜性肾病(MN)(10.8%)、LN(7.0%)、紫癜性肾炎(HSPN)(6.8%);平均年龄分别为(30.7±11.4)岁、(31.3±6.2)岁、(40.5±8)岁、(32.8±9.9)岁(、26.9±9.8)岁。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炎综合征(CNS)(43.8%)和肾病综合征(NS)(42.2%)。CNS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IgAN(49.1%)、HSPN(15.6%)、MN(9.5%)。NS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MCD(32.0%)、MN(17.5%)、LN(15.5%)。结论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是IgAN,男性,青壮年是高发人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C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