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8篇 |
临床医学 | 7篇 |
内科学 | 6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18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10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研究卵泡液和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与体外受精(IVF)/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中胚胎发育和妊娠结局的关系,对18例输卵管或腹腔疾病造成不孕(I组)和18例男方因素不孕妇女(II组),采用控制性卵巢刺激(COS)和IVF/ICSI治疗。经阴道抽吸收集发育最快卵泡的泡液,用无水酒精除去蛋白质。通过检测稳定的N O氧化代谢产物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确定血清和卵泡液中NO的水平。以定量夹心ELISA法检测可溶性Fas(sFas)水平。结果:①血清NO水平与妊娠结局:用卵泡期血清平均NO水平作为主要参数,评价N O对IV F/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血清NO… 相似文献
32.
环孢素A与盐酸小檗碱联用预防大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与盐酸小檗碱联用对同种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效果。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心脏到SD大鼠的异位(腹腔内)心脏移植模型,术后单独使用CsA、盐酸小檗碱以及联合使用CsA和盐酸小檗碱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观察各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结果单独使用不同剂量CsA者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较安慰剂组明显延长(P<0.01);CsA和盐酸小檗碱联用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较单用小剂量CsA组明显延长(P<0.01);单用盐酸小檗碱组与安慰剂组相比,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A与盐酸小檗碱联用预防大鼠心脏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心动过速下激动标测联合窦性心律下射频消融治疗左后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fascicular tachycardia, LVPFT)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10至2018-09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就诊的LVPFT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18~33岁,平均(24.4±5.8)岁,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采用Carto-3系统,窦性心律下构建室间隔左后分支区域。诱发心动过速后在左后分支区域激动标测最早V波。终止室速,窦性心律下于最早V波附近标测并消融碎裂浦肯野电位(Purkinje potential,PP)至消失。在该消融点近基底段约1 cm左右处,再次标测正常PP电位并消融至消失,或体表ECG下壁导联呈qR型。结果 6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长(117.5±15.1)min,X线剂量(77.5±32.9)mGy,平均消融(6.5±1.5)次,消融时间(4.7±1.5)min,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6.5±8.4)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 激动标测联合窦性心律下射频消融治疗LVPFT的方法,初步研究显示治疗靶点指向性强,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心室组织不同区域中Smads蛋白的表达水平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veroting enzyme inhibitor,ACE I)对Smad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卡托普利(captopril,Cap)组、MI对照组(分为14 d和21 d两组)和假手术组(sham)。对大鼠梗死区、室间隔和右心室中Smad蛋白的表达水平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4组大鼠梗死区Smad2/3和Smad4的表达以Cap组最低,21 dMI对照组最高,Smad7的表达呈现Cap组最低而14 dMI对照组最高的趋势;非梗死区Smad2/3和Smad4的表达Cap组最低,MI对照组最高,而Smad7的表达Cap组最低,14 dMI对照组最高;与14 dMI对照组比较,21 dMI对照组Smad2/3、Smad4在梗死区和非梗死区的表达均增高,而Smad7在两个区域的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MI后早期,R-Smads和Co-Smads表达增高能够促进梗死区的修复,但持续增高最终会导致心肌纤维化。ACEI减轻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与Smad2/3和Smad4的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hCG来源的寡肽缬-亮-脯-丙-亮-脯-谷胺(Val—Leu—Pro-Ala-Leu—Pro-Gin,VL—PALPQ)对双链RNA(dsRNA)诱导建立的小鼠流产模型妊娠结局的影响,并通过对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内IL-12水平的分析研究其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在BALB/c×C57BL/6小鼠孕7.5d注射dsRNA以建立诱发性流产模型,孕期多次腹腔注射VLPALPQ进行干预,对照组以PBS代替。分别计算孕9d和13d胚胎吸收率,并用4色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和胎盘中多种淋巴细胞亚群及CD45^+细胞内IL-12的变化。结果VLPALPQ处理组孕9d时胚胎吸收率较诱发性流产组有明显下降(P〈0.05),孕13d时下降更为显著(P〈0.01)。与此相应,外周血和胎盘中CD45^+细胞内IL-12的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胎盘中活化型淋巴细胞比率也显著下降。另外,孕13d时共刺激因子CD86的表达也明显减少。结论VLPALPQ可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减弱IL-12的表达,阻断dsRNA所引起的THl型免疫反应的增强,从而降低小鼠的流产率。 相似文献
36.
为了研究胎盘DX5+CD25+细胞在维持母-胎耐受状态中的潜在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功能正常的BALB/c和免疫缺陷的NOD/SCID小鼠外周血和胎盘DX5+CD25+细胞,评价这些细胞与小鼠妊娠预后的关系。结果:虽然NOD/SCID小鼠存在严重的免疫缺陷,但是其胚胎吸收率和平均每窝产仔数等生育力指标均基本正常,并且其孕13 d胎盘DX5+CD25+/DX5+细胞百分率与免疫功能正常小鼠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并均呈高百分率分布特征(约占DX5+细胞总数的90%)。NOD/SCID小鼠胎盘中高百分率的DX5+CD25+细胞可能是正常生育力预后的免疫学基础。 相似文献
37.
活体染料CFDA-SE在淋巴细胞增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4,自引:8,他引:34
目的 :探讨活体染料CFDA SE在淋巴细胞增殖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CFDA SE染色、荧光抗体标记和流式细胞术 ,检测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在多克隆刺激剂作用下荧光强度的变化 ,并应用相关软件分析其增殖情况。结果 :PDB ion omycin或ConA刺激 4 8h后均出现淋巴细胞分裂 ,表现为CFSE荧光强度的系列减半。环孢菌素A(CsA)可抑制ConA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CFSE荧光无减半。ConA刺激4 8h后 ,出现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增殖不同步的现象 ,72h后这一现象更加明显。经ModFitTM 软件拟合后 ,得到的各项增殖指标显示 ,ConA对CD8 T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强于对CD4 T细胞的作用。结论 :CFDA SE染色结合荧光抗体标记和流式细胞术 ,是分析淋巴细胞增殖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约氏疟原虫表达的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对小鼠巨噬细胞炎性因子基因表达的调节情况,并比较PyMIF和宿主小鼠MIF(MmMIF)在调节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方面的差异。方法亲和柱纯化原核表达的带His标签的重组MIF蛋白,去除内毒素后刺激体外培养的同步化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随后纯化高质量的RNA,通过小鼠炎性因子和受体芯片进行分析。结果 PyMIF显著促进了17个炎性因子和炎性因子受体基因的转录(ΔΔCt≥2),同时显著降低了3个基因(CCR6、CCR8和IL1F6)的转录水平(ΔΔCt≤-2)。并且,PyMIF调节的基因数量明显多于MmMIF。结论 PyMIF和MmMIF对巨噬细胞的活性调节存在显著差异,此结果为进一步了解PyMIF对宿主炎性反应的作用提供了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39.
目的:通过检测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两种细胞因子在鼻息肉组织T淋巴细胞(CD3+细胞)中的表达, 探讨鼻息肉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1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IFN-γ、IL-4的分泌情况, 并与正常人下鼻甲粘膜及外周血进行比较。 结果:在正常人下鼻甲粘膜中几乎未见CD3+IL-4+和CD3+IFN-γ+细胞。鼻息肉组织中有大量T淋巴细胞浸润, IL-4、IFN-γ的含量分别为(13.606±0.644)%、(32.938±2.477)%;患者外周血中IL-4、IFN-γ的含量分别为(6.686±0.204)%、(64.312±1.611)%, 与之相比, 病人鼻息肉组织中IL-4的含量显著高于外周血(P<0.05)而IFN-γ的含量明显低于外周血(P<0.05)。正常人外周血IL-4、IFN-γ的含量分别为(0.560±0.051)%, (0.246±0.020)%, 与之相比, 病人外周血中IL-4、IFN-γ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结论:鼻息肉患者鼻粘膜局部免疫异常, Th细胞因子分泌优势发生改变, 造成鼻腔粘膜"微环境"改变, 可能与鼻息肉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0.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从自然杀伤细胞 (NK)内分泌γ 干扰素和CD6 9表达等层次 ,探讨尖锐湿疣 (CA)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 ,为临床免疫治疗提供指引。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进行细胞培养和免疫荧光染色 :①PDB刺激PBMC ,2h、12h、2 4h后收获细胞 ,进行anti CD5 6 FITC与anti CD6 9 PE免疫标记 ;②PDB、Ionomycin和Monensin刺激PBMC ,4h收获细胞 ,用anti CD5 6 PE与anti IFN γ FITC细胞内染色 ,最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标记细胞进行分析。结果 NK细胞受体外刺激后 ,长病程组各时点的CD6 9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是 ( 2 5 .73± 2 .99) %、( 5 7.0 8±4.74) %、( 6 7.0 7± 2 .5 2 ) % ,与对照组各时点相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短病程组各时点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长病程组的IFN γ阳性NK细胞比率是 ( 34.6 9± 3 .36 ) %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短病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短病程患者NK细胞活化和功能均正常 ,但长病程者NK细胞活化明显不足和功能严重障碍。本试验结果为长病程患者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指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