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13篇 |
免费 | 797篇 |
国内免费 | 79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91篇 |
儿科学 | 110篇 |
妇产科学 | 42篇 |
基础医学 | 816篇 |
口腔科学 | 80篇 |
临床医学 | 2297篇 |
内科学 | 985篇 |
皮肤病学 | 64篇 |
神经病学 | 435篇 |
特种医学 | 697篇 |
外科学 | 857篇 |
综合类 | 3931篇 |
预防医学 | 1960篇 |
眼科学 | 160篇 |
药学 | 1403篇 |
29篇 | |
中国医学 | 1532篇 |
肿瘤学 | 7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9篇 |
2023年 | 386篇 |
2022年 | 399篇 |
2021年 | 483篇 |
2020年 | 435篇 |
2019年 | 345篇 |
2018年 | 368篇 |
2017年 | 236篇 |
2016年 | 271篇 |
2015年 | 294篇 |
2014年 | 702篇 |
2013年 | 536篇 |
2012年 | 713篇 |
2011年 | 711篇 |
2010年 | 716篇 |
2009年 | 763篇 |
2008年 | 746篇 |
2007年 | 705篇 |
2006年 | 683篇 |
2005年 | 621篇 |
2004年 | 596篇 |
2003年 | 591篇 |
2002年 | 546篇 |
2001年 | 514篇 |
2000年 | 443篇 |
1999年 | 388篇 |
1998年 | 312篇 |
1997年 | 344篇 |
1996年 | 348篇 |
1995年 | 356篇 |
1994年 | 245篇 |
1993年 | 179篇 |
1992年 | 163篇 |
1991年 | 125篇 |
1990年 | 142篇 |
1989年 | 129篇 |
1988年 | 87篇 |
1987年 | 90篇 |
1986年 | 58篇 |
1985年 | 69篇 |
1984年 | 53篇 |
1983年 | 49篇 |
1982年 | 41篇 |
1981年 | 37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10篇 |
1964年 | 7篇 |
1963年 | 7篇 |
1959年 | 10篇 |
1958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994.
995.
996.
997.
安徽产叶下珠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安徽产叶下珠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临床研究曹慰祖刘家琴曹登云苏菲(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肥230022)徐师国(安徽医科大学核医学教研室合肥230032)叶下珠PhylanthusurinariaL.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是近年来发现有苗头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中草药。我国民间用叶下珠治疗黄疸肝炎、肾炎水肿、尿路感染、腹泻和小儿疳积等疾病[1],与苦味叶下珠P.amarus同为一属,但我国无苦味叶下珠。本文采用安徽产叶下珠治疗无症状HBV携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目的:评价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个中心的456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西药组各228例,穴位注射组采用中药穴位注射疗法,以患侧睛明、阳白、四白、瞳子髎、肝俞(双)为基础穴,复方当归注射液为主药,再据辨证分型配合相应的腧穴和注射药物;西药组常规西医治疗.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d,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眼球运动度、眼裂和瞳孔大小.结果: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91.7%(209/228),西药组总有效率73.6% (168/2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P<0.05),穴位注射组的降低值较西药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患眼眼球运动度、眼裂均有增加,瞳孔均缩小(均P<0.05),穴位注射组眼球运动度内直肌的改善优于西药组,眼裂大于西药组(均P<0.05).结论:中药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且效果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