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176篇
预防医学   60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93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了解石材加工厂作业工人的主要职业危险,为制定相关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石材加工厂工龄≥6个月的作业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并与无职业暴露的工人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工人的心率快于对照组,电测听和肺功能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并随着工龄的增加异常率呈上升趋势(P值均<0.05);,肺功能异常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材加工厂作业工人最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是听力损伤、肺功能异常,应加强对相关作业工人的职业防护,减少听力损失和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黄连解毒汤对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效果.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药物敏感性试验测定黄连解毒汤对标准菌株、氟康唑敏感株、氟康唑中度敏感株、氟康唑耐药株4种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黄连解毒汤对4种白色念珠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对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为4mg/ml,对氟康唑敏感型白色念珠菌最低抑菌浓度为8mg/ml,对中度敏感型白色念珠菌最低抑菌浓度为16mg/ml,对耐药型白色念珠菌最低抑菌浓度为 64mg/ml.结论 黄连解毒汤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作为临床用药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黄根醇提取物体外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及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 M27-A2测定黄根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XTT法评价黄根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RT-PCR(q RT-PCR)检测黄根醇提取物作用后,AL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黄根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8μg/m L;随着浓度的增加,黄根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增强,呈正相关性;16μg/m L黄根醇提取物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随生物膜成熟逐渐降低;q RT-PCR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ALS2、ALS3基因表达降低(7.87±0.27比5.15±0.34;6.24±0.51比2.13±0.23,P<0.05),ALS1基因表达无明显变化(6.11±0.14比5.95±0.31,P>0.05)。结论黄根醇提取物对体外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ALS2、ALS3基因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CT混合征与CT血管成像(CTA)斑点征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6 h内进行基线CT及CTA扫描,明确血肿体积、部位、形态及密度(混合征及斑点征),并于发病24 h后复查CT判定是否出现血肿扩大,根据判定结果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56例)和非血肿扩大组(130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进行组间比较,对血肿扩大的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并比较混合征与斑点征对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结果血肿扩大组出现混合征[35.7%(20/56)]、斑点征[44.6%(25/56)]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血肿扩大组[混合征12.3%(16/130)、斑点征15.4%(20/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738、18.269,均P<0.01);患者入院时存在CT混合征(OR=3.273,95%CI:1.955~5.413)、CTA斑点征(OR=3.207,95%CI:1.275~8.069)及低GCS评分(OR=1.382,95%CI:1.215~1.573)、高血糖(OR=1.281,95%CI:1.088~1.509)、基线血肿体积大(OR=1.118,95%CI:1.023~1.222)、血肿形态不规则(OR=4.530,95%CI:1.297~15.828)均是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混合征联合斑点征预测血肿扩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1.8%、78.5%、50.9%、79.1%,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666(P<0.01),略高于单一斑点征(曲线下面积0.642,P=0.002)及单一混合征(曲线下面积0.617,P=0.011)。结论除血糖、GCS评分、基线血肿体积、血肿形态以外,混合征、斑点征也与血肿扩大相关。混合征联合斑点征预测急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能力优于单一征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乳头切开术(EPT)取石术后近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ERCP及EPT取石术的患者280例,分析ERCP及EPT取石术后近期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探索降低近期并发症的途径。结果 280例ERCP及EPT取石术成功率为100.00%,出现并发症43例(15.3%),术后急性胰腺炎3例(1.07%),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38例(13.50%),出血2例(0.71%),胆道感染0例(0.00%),穿孔0例(0.00%),无与ERCP及EPT取石术相关的死亡病例。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好转。结论 ERCP及EPT取石术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技术,但属于有创操作,可能会出现近期并发症。术者的技术熟练程度以及术后鼻胆管引流和药物干预对减少近期并发症出现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颞叶癫痫患者术后疗效有无差异及手术疗效与病程有无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1年1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成都三六三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颞叶癫痫患者183例,根据Engel分级评估分析不同病程患者术后疗效有无差异以及手术疗效与病程有无相关关系。结果早期手术治疗组术后无癫痫发作率占78.9%;中期手术治疗组术后无癫痫发作率占67.9%;晚期手术治疗组术后无癫痫发作率占58.6%。早期手术治疗组术后无癫痫发作率高于中期手术治疗组和晚期手术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叶癫痫病程与术后疗效存在负相关关系(r=-0.213,P=0.002),即病程越长,疗效越差。结论早期手术干预可能更加有利于控制癫痫发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肝-肠轴"概念的提出为寻找肝病的发病机制和诊疗方法提供了新思路。大量研究发现,肠道菌群数量和结构改变通过影响能量吸收、促进肥胖、参与胰岛素抵抗、导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内毒素血症等机制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和发展;抗生素或益生菌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等作用有可能能防治NAFLD等代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256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就诊时临床表现疑似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MR血管成像检查怀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全部行头颈联合3D-CTA及3D-DSA检查,两名影像科医师使用盲法独立判读所有患者的3D-CTA图像,3D.DSA的图像由1名从事血管介入的神经科医师和1名介入影像科医师共同判读确定。以3D-DSA检出动脉瘤的数目为标准,评估3D-CTA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两名3D-CTA阅片者、3D-CTA与3D-DSA技术之间,在动脉瘤检出数量的一致性;测量动脉瘤瘤体最大径,以3D.DSA图像测量值为标准,比较两名3D-CTA阅片者用3D.CTA容积重建图像测量瘤体最大径的差异以及3D-CTA容积重建与3D-DSA图像在瘤体最大径测量上的差异。结果3D-DSA对46例患者中的37例共检出49个动脉瘤,其余9例未被发现动脉瘤。①3D-CTA在检出动脉瘤数目方面的敏感性为91.8%-93.9%,特异性为77.8-100%。②对〈3mm的动脉瘤,3D-CTA的敏感性均为83.3%,特异性为77.8%-100%。③从动脉瘤的检出率方面,3D-CTA阅片者以及3D.CTA与3D.DSA技术之间一致性均较高(分别为K=0.730,K=0.686-0.777)。④两名医师采用3D-CTA法测量的瘤体最大径与3D-DSA法的测量值,以及两名医师的3D-CTA测量值之间均存在高度相关性,均r值=0.996,均P值〈0.001。结论256层螺旋CT3D-CTA对动脉瘤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3D-CTA对动脉瘤的检出率和瘤体最大径测量与3D-DSA一致性较高,可以作为疑似动脉瘤患者的首选筛查方法。但其对瘤体最大径〈3mm的动脉瘤仍有假阴性的表现。在高度怀疑动脉瘤而3D-CTA结果显示为阴性时,仍需进一步行3D-DSA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白色念珠菌临床株对氟康唑的耐药情况,研究白色念珠菌临床耐药基因的表达与氟康唑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M27-A2微量肉汤稀释法,对某院微生物实验室2010年分离保存的221株来自就诊患者的痰、中断尿、粪便和咽拭子的白色念珠菌进行氟康唑MIC值测定。以白色念珠菌18S RNA为内参照,采用RT-PCR技术观察比较耐药株和敏感株组在不同氟康唑浓度下CDR1和CDR2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 221株白色念珠菌中,有57.47%(127株)对氟康唑敏感,10.86%(24株)剂量依赖敏感,31.67%(70株)耐药。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下,耐药株组CDR1和CDR2的表达量相对要高于敏感株组(P〈0.05)。结论白色念珠球菌对氟康唑耐药率较高,耐药株组CDR1和CDR2表达量高于敏感株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