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0篇 |
免费 | 32篇 |
国内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1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54篇 |
内科学 | 26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191篇 |
综合类 | 110篇 |
预防医学 | 45篇 |
眼科学 | 18篇 |
药学 | 63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65篇 |
肿瘤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45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目的探讨兔经结膜无缝线玻璃体切除术后巩膜切口愈合的病理机制,并比较术中不同操作方法对巩膜切口愈合的影响。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新西兰白兔。方法3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施行核心玻璃体切除联合气体眼内填充(A组)、核心玻璃体切除(B组)、次全玻璃体切除联合气体眼内填充(C组)和次全玻璃体切除(D组)。在术前、术后1d、3d、5d、7d和14d采用Tonopen眼压计记录眼压。术后1d、5d和9d使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巩膜切口愈合情况,术后3d、5d和9d切口组织学切片观察巩膜切口愈合过程。主要指标眼压、巩膜切口内外径值。结果术后1d,核心玻璃体切除联合气体眼内填充组的眼压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01)。术后5d起,4组眼压无差异。超声生物显微镜显示,兔巩膜切口愈合期为9天。术后1d,50.8%(17/ 31)兔眼玻璃体嵌顿于切口内口,31.3%兔眼结膜下出现气团(5/16),64.5%(20/31)结膜下出现液腔。术后1d A和B组切口内径明显小于C和D组(P<0.001)。4组切口外径无差异。术后1d的切口内外径均明显小于术时直径。巩膜切口组织学切片显示,巩膜切口愈合过程为肉芽肿样反应。结论兔经结膜无缝线玻璃体切除手术后巩膜切口愈合的病理机制是伴有巩膜组织弹性回缩的肉芽肿样反应。采用核心玻璃体切除联合气体眼内填充的操作方式术后切口渗漏最少。 相似文献
682.
目的:探讨不同CO2压强及时程对MKN-28细胞黏附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密封箱建立体外气腹模型,选用胃癌细胞株MKN-28,分别在9 mmHg(1 mmHg=0.133 kPa)和15 mmHg压强下以及常规条件下暴露2 h和4 h后,用CytoMatrixTM细胞黏附试剂盒检测细胞黏附能力,流式细胞技术(FACScan)检测表达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细胞百分数。另将处理后的MKN-28细胞注入裸鼠腹腔(2×106个细胞/只),每组10只。4周后每组取5只处死,记录腹腔成瘤情况,剩余裸鼠观察生存时间。结果:MKN-28细胞株经不同压强与不同时程的CO2处理后,胃癌细胞MKIN-28黏附能力,表达E-cadherin和ICAM-1的细胞百分数MKN-28的腹腔内转移个数,生存天数,裸鼠腹腔种植成瘤数和生存时间各组间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高于15 mmHg压强,且不超过4 h情况下,不同CO2压强及不同时程对MKN-28细胞株的黏附侵袭能力并无显著影响,亦不增加肿瘤的转移几率。 相似文献
683.
684.
685.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422例大学生心理咨询的资料,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投射到高等教育各领域来的必然现象,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86.
目的 对比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76例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试验组给予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静脉泵注0.2~0.5μg·kg-1·min-1瑞芬太尼,2%的七氟烷予以吸入;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静脉泵注4~10 mg·kg-1·h-1丙泊酚及0.2~0.5μg·kg-1·min-1瑞芬太尼。对比2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手术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镇静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麻醉诱导时间分别为(2.92±0.81)和(4.63±1.11)min,麻醉苏醒时间分别为(10.39±0.78)和(13.26±0.75)min,拔管时间(11.34±3.80)和(15.08±0.93)m... 相似文献
687.
广藿香ITS基因型与地理分布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的地理分布与ITS基因型的关系,为广藿香的道地性分析和种质评价提供分子依据。采用PCR直接测序技术对不同产地的广藿香ITS1和ITS2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广藿香ITS1基因和ITS2基因核苷酸序列长度分别为424 bp和380 bp,其中前者存在19个变异位点,后者存在5个变异位点,说明广藿香的地理分布和其ITS1,ITS2基因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而ITS1和ITS2测序分析可为广藿香的地理分布与基因型的相关性及其种质评价提供有用的分子信息。 相似文献
688.
反义VEGF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将反义VEGF质粒用脂质体包裹注入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小鼠眼中,观察其对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出生7d的C57BL/6J小鼠44只放入高氧环境中饲养,另外8只于空气环境中饲养。5d后出高氧环境,随机取36只分成3组。将质粒与脂质体以1:5(W/V)的比例混合,室温下静置30min。大剂量组玻璃体腔内注入质粒PCR3.1/Anti—VEGF121 0.085μg;小剂量组玻璃体腔内注入质粒PCR3.1/Anti—VEGF121 0.038μg;PCR3.1组玻璃体腔内注入质粒PCR3.1 0.053μg,之后空气环境饲养5d。解剖镜下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血管的分布情况;组织切片任意选取不包括视乳头的20张切片,计数突出内界膜位于视网膜表面的细胞核数;VEGF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结果 视网膜铺片原中周部血管紊乱分布部位,血管分布均匀。而对照组(注射PCR3.1)则无变化。内皮细胞计数小剂量组、大剂量组较高氧组、对照组显著减少,在P17的VEGF在毛细血管的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均有显著降低,但程度上有差异。结论反义VEGF质粒对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产生有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产生。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VEGF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89.
消疣冲剂是根据著名老中医谢秋声先生的经验方研制而成的中成药,该药在治疗皮肤赘疣的长期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我们于1994年3月至5月间对该药治疗皮肤赘疣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90.
胃癌曾是继肺癌之后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但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普遍下降趋势.目前已排在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之后,成为第四位常见肿瘤,其中42%的病例发生在中国[1].据WHO统计,至2005年,胃癌仍是中国癌症发病和死亡的首位肿瘤.如何降低胃癌的发病率、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已成为临床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