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家兔心气虚证血浆中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及益气活血中药的药效。方法:用家兔高脂饮食和免疫定向损伤法作为心气虚证实验动物模型。观察家兔NO与ET的变化,并以益气活血中药进行干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对心气虚证的效应。结果:造模后心气虚证模型组NO的含量明显下降,ET的含量明显增加。益气活血中药可提高血浆中NO的含量,可降低血浆中ET的含量。大剂量治疗组与小剂量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小剂量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大剂量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小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ET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气虚证可能与NO的下降及ET含量的增加有关。益气活血中药治疗心气虚证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提高血浆中NO的含量,降低ET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参参康心胶囊对缺血小鼠心肌线粒体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Pit)造成小鼠心肌缺血损伤为模型,测定心肌线粒体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DA明显升高(p〈0.01),参参康心胶囊大、中、小三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MDA含量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但无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模型组心肌细胞线粒体SOD活力略有下降,但不明显,而参参康心胶囊大剂量组SOD活力有显著增高,而中小剂量不明显。结论:参参康心胶囊保护缺血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机理可能与升高线粒体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3.
单叶细辛的急性毒性观察及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单叶细辛的毒性程度。方法①观察单叶细辛(简称单辛)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实验动物分实验组(单辛)和对照组(北细辛,简称辽辛),每组又各分两组,分别腹腔注射两种细辛的水提液和挥发油,观察小鼠死亡数、死亡率和死亡时间;②观察单辛挥发油和水提液的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动物分单叶细辛挥发油组(简称单辛油组)、单叶细辛水提液组(简称单辛液组)和阴性对照组共3组。腹腔注射药物,观察小鼠死亡数、死亡时间及症状表现,求出死亡率,通过统计学处理得出其半数致死量。结果单辛组小鼠死亡数与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死亡时间长于对照组。结论初步表明单辛毒性小于辽辛;单辛半数致死量高于文献报道的辽辛半数致死量。  相似文献   
64.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肿瘤微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是肿瘤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内环境 ,主要由肿瘤细胞本身、众多基质细胞及肿瘤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蛋白水解酶、微血管、 微淋巴管、组织液等共同构成。 CD34分子:是高度糖基化的i型跨膜糖蛋白,选择性地表达于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造血干/祖细胞表面,并随细胞的成熟逐渐减弱至消失。目前已有愈来愈多的研究结果表明CD34分子在介导细胞间黏附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参与造血干细胞的运输、定植,参与炎症反应以及淋巴细胞的归巢。 背景:临床胃癌组织及裸鼠体内致瘤组织分离得到的胃癌间质干细胞(GC-MSCs),其生物学特性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并证明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促进肿瘤的生长,作者推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胃癌微环境中生物学特性可能发生变化。 目的:观察胃癌微环境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生长及CD34、CD44表达的影响。 方法:设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单独常规培养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transwell小室将人胃癌BCG-823细胞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非接触共培养建立胃癌微环境,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的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周期及表面抗原CD34、CD44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实验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排列紊乱,不规则,细胞间连接疏松,细胞变细、变长,胞核变小,呈团生长,与人胃BGC-823癌细胞形态有相似之处;②G1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 < 0.01)、G2/M期细胞比率显著增加(P < 0.05);③实验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CD44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CD34阳性表达率显著降升高(P < 0.01);④结果表明,将人胃癌BCG-823细胞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非接触共培养模拟胃癌微环境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生长增殖及CD34、CD44表达有显著影响,有向胃癌细胞恶性转化的趋势。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ORCID:0000-0002-7681-0363(刘喜平)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复制寒饮射肺证动物模型,观察单叶细辛对该模型大鼠肺通气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单叶细辛组(单叶细辛水提液灌胃1mL/kg)、辽细辛组(辽细辛水提液灌胃1mL/kg)、盐水组(0.9%NaCl溶液灌胃1mL/kg)。各组给药均为每日1次,连续6d。在给药第6日灌胃后用7℃冷生理盐水做整肺灌洗,灌洗量2.5mL/kg,保留30s后抽出,5min后重复灌洗1次,连续5次,造成寒饮射肺模型,合并5次灌洗液备用。比较肺灌洗前后各组血栓素B2(TXB2)、内皮素(ET)、灌洗液磷脂与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整肺灌洗后盐水组TXB2、ET、蛋白质含量均明显升高,而磷脂含量较低。单叶细辛组、辽细辛组TXB2、ET、蛋白质含量较低而磷脂含量较高,与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叶细辛组和辽细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叶细辛可抑制寒饮射肺证大鼠TXB2、ET的产生,减少灌洗液中蛋白质含量,有效改善肺通气。  相似文献   
67.
为适应药学专业认证,充分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教学质量.总结了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其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应不能完全等同于<生理学>的授课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统筹应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8.
目的 通过选择荧光素酶标记的Lewis(Luc-Lewis)肺癌细胞建立肺转移前微环境小鼠模型,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评价该模型是否成功。方法 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5只,模型组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Luc-Lewis肺癌细胞建立转移前微环境模型。每日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运用高通量酶标仪检测小鼠体内肿瘤荧光信号。取小鼠肺组织观察转移情况,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变情况,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转移前肺组织微环境形成的特异性标志物赖氨酰氧化酶(LOX)、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多功能蛋白聚糖(VCAN)、纤连蛋白(FN)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下降,精神萎靡。模型组小鼠肺脏可检测到明确的荧光信号,且信号强度与造模天数呈正相关;14 d时模型组小鼠LOX、 MMP9、 VCAN、 F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14 d时模型组小鼠肺组织肺间隙增厚,肺泡萎缩,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第21天时可观察到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已形成转移病灶。通过以上实验结果提示转移前微环境成熟时间约为14 d。结论 成功建立了Le...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久泻灵颗粒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灌服大黄水煎液+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并结合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灌肠建立动物模型。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和久泻灵颗粒7、14、21 d组,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FN-γ)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含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含量均降低(P0.05),其中久泻灵颗粒21 d组作用最明显(P0.05)。结论久泻灵颗粒通过调节脾肾阳虚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IL-1、IL-6、TNF-α及IFN-γ的分泌达到抑制炎症发生,从而保护结肠黏膜。  相似文献   
70.
陆富永  明海霞  尹仲  刘懿  马兰 《微创医学》2013,8(3):373-374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反复不当地使用激素类外用制剂引起的慢性、顽固性皮肤病,尤以女性患者面部最为常见.该病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均不理想.2010年11月至2012年5月,我科应用蓝科肤宁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