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9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18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21篇 |
内科学 | 66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76篇 |
预防医学 | 27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30篇 |
中国医学 | 9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4篇 |
1965年 | 3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60岁以上的老年肺心病急性期并发低渗症84例与同期住院的59岁以下的肺心病急性期并发低渗症23例,进行比较分析,在临床症状、电解质改变、酸碱失衡、脏器损害等方面存在差异,老年组具有该症发生率高,容易误诊,合并多脏器损害,营养不良,预后较差等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22.
本院ICU病房自1989年1月~6月,不到半年时间内以严重颅内感染收治了三例患者,经临床免疫学检查,诊断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modeficient Desease)。1 临床资料例1 男,11岁,以抽搐、昏迷8小时入院。患者患双侧化脓性中耳炎10年,反复患皮肤疖肿,关节腔脓肿及胸壁脓肿。本次入院后出现脑性呼吸,曾一度瞳孔不等大。免疫学检查:Ig明显降低,IgM 199mg%,IgG 281mg%,IgA 127mg%;B细胞数目正常,E_A 40%(30~50%),Et 67%(50~70%),T细胞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探讨血清中氨基酸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 BNP)水平与心房颤动(房颤)之间的关系。方法病例组心血管病患者136例,心功能I~Ⅱ级(NYHA分级),其中房颤患者90例,窦性心律患者46例;健康对照组30例。应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分析(ELISA)定量测定血清中NT—pro BN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房颤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显著高于窦性心律患者和对照组(P〈0.01),窦性心律患者与对照组之间血清NT—pro 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年龄、右心房内径是血清NT—pro BNP水平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房颤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明显升高,监测血清NT—pro BNP水平的变化有助于房颤患者心功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25.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于1985年,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进行科技名词审定和公布,其审定公布的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单位均应遵照使用,在中华医学会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领导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于2005年正式启动本学科医学名词审定工作、在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初稿业已完成并进入广泛征求意见阶段一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本刊将分批刊登初步审定的名词,谨供广大读者参考,并请各位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不断提高本专业医学名词统一与规范化工作的水平,早日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26.
艾滋病疫情与流动人口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分析流动人口中艾滋病疫情现状,为制定预防艾滋病进一步传播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描述性分析2003-2005年全国艾滋病疫情报告数据、监测点数据和部分地区现场调查数据。结果2003-2005年全国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中,户籍为外省的分别占总报告数的14.6%、9.5%和17.7%。西藏、北京、浙江、上海、内蒙古、青海、江苏、天津、宁夏等地报告的外来病例,占本省(市)总报告人数的比例超过50%,最高达87%。山西、山东2省外来妇女中HIV检出率分别为1.1%和0.6%,2省外来妇女感染者的配偶和子女均发现阳性感染者。结论流动人口中艾滋病疫情不容忽视,在部分省份,流动人口是艾滋病感染者的主要来源,须要及时加强流动人口艾滋病检测和干预服务。 相似文献
27.
目的 :通过观察运动 99m 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试验中血压变化规律 ,探讨其与心肌灌注异常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 1996~ 1998年进行运动 99m Tc- MIBI心肌扫描患者 2 0 4例 ,根据其结果分为显像阳性组12 2例及阴性对照组 82例 ,对运动前、运动高峰及运动终止后的血压进行监测 ,并计算运动后恢复期收缩压反应(SBPR)及舒张压反应 (DBPR)。结果 :两组间在年龄、性别、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基础血压值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均 P >0 .0 5 )。显像阳性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前者运动后 3min收缩压〔(147± 2 3∶ 139± 19) m m Hg,P =0 .0 11〕及 SBPR(0 .841± 0 .140∶ 0 .76 8± 0 .10 1,P <0 .0 0 0 1)明显增高。对心肌灌注异常的预测 ,以 SBPR大于均值 (0 .77)的敏感性 (6 5 .6 % )较高 ;SBPR大于均值加 2个标准差 (>0 .87)的特异性最高 (84.1% ) (均 P<0 .0 2 5 )。结论 :核素心肌灌注缺血或梗死患者 SBPR升高具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8.
目的比较闭环式传感器与体动加速度传感器对情绪刺激引起的频率适应性反应。方法共91例患者植入Biotronic Protos起搏器,术后1个月,先后将起搏器程控为闭环式刺激方式(CLS)及体动加速度刺激方式(DDDR或VVIR),在相同情绪活动下,比较两种传感器引起的起搏频率改变。结果 91例患者中,28例起搏比例>75%,并有正常思维能力者纳入研究对象,在情绪试验2、4、6及8 min时间,CLS及体动加速度传感器引起的起搏器频率变化分别是(69.6±4.5)比(63.2±3.2)次/min,(77.6±6.1)比(65.9±5.1)次/min,(75.9±5.6)比(64.6±4.0)次/min及(69.1±5.4)比(66.2±5.0)次/min,各组配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闭环式传感器对情绪刺激引起的起搏频率变化明显大于体动加速度传感器。 相似文献
29.
30.
海州常山(Clerodendrou trichotomumThumb.)亦称八角梧桐,臭梧桐,芙蓉根,楸叶常山,岩桐子,泡花桐等,属于马鞭草科(Verbenaceae),为山野自生之落叶亚灌木,高约二米至四米,叶对生,成广卵圆形,有臭气,八月开花,结碧色果实,药用其根及叶。原产于我国,今北起河北南至浙江、福建,西至湖北、四川都有出产,青岛崂山亦有出产(见图1)。其化学成份据丘晨波氏的记载,有常山根鹼(Orixine,C_(18)H_(23)O_6N),乙种常山根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