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3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邹晓军  刘惠萍  程涛  施理  祖萍  张宜俊 《中药材》2007,30(7):823-825
目的:斑蝥酊剂可以引起皮肤产生水泡,通过检测发泡液中的成分从而研究斑蝥的发泡作用对机体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斑蝥酊剂作用于皮肤后8-12 h产生水泡,48 h后抽取发泡液,并用流工细胞术分析发泡液中的细胞组分。结果:发泡液大约有1×106-1×107/ml的细胞。其中大部分是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还有树突状细胞(DC),而且发泡液的DC是外周血DC的3-10倍,并且还有Th1细胞因子IL-12的分泌。结论:通过斑蝥的发泡作用可以局部富集DC并促进DC的成熟和分化,诱导Th1细胞因子的分泌,活化T细胞,并从局部到全身,激发人体机能的自身调节,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并为通过发泡疗法治疗传染性疾病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2.
大剂量HBsAg疫苗对HBV转基因小鼠细胞免疫调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大剂量HBsAg疫苗对HBV转基因小鼠 (Tg鼠 )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Tg鼠 4 8只 ,每只注射 6 μg(相当于人产生抗体剂量的 180倍 )的HBsAg疫苗后 ,用流式细胞术、氚 胸腺嘧啶核苷 (3 H TdR)掺入法和ELISA法 ,分别检测其树突状细胞(DC)、T淋巴细胞增殖及其诱生细胞因子IL 2、IFN γ的水平。结果 大剂量HBsAg疫苗组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I Ek的阳性百分率 (% )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特异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8个月的cpm值 (10 0 77 2± 85 74 0 )显著高于 1周的 (5 32 9 1± 30 86 0 ) (P <0 0 5 ) ;其诱生细胞因子的水平 8个月时IL 2 (46 2 4± 12 2 5pg/ml)、IFN γ(976 1± 5 4 4 1pg/ml)显著高于 1周时IL 2 (15 6 1±78 7)、IFN γ(5 8 3± 4 9 5 ) (P <0 0 1)。结论 大剂量HBsAg疫苗能够增强Tg鼠细胞免疫应答能力 ,恢复对乙型肝炎抗原的应答。  相似文献   
73.
双歧杆菌对裸鼠腹腔巨噬细胞NO/cGMP信号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双歧杆菌是哺乳动物肠道内的生理性主导菌。它能激活巨噬细胞和NK细胞等多种效应细胞。本文首次运用Griess试剂、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及放免法检测了双歧杆菌刺激裸鼠腹腔巨噬细胞后产生的NO、iNOS和cGMP的含量 ,旨在探讨这些信号效应分子在双歧杆菌调节机体免疫反应中的作用。1 材料和方法1 1 菌种来源及其培养 双歧杆菌 (Bacillusbifidus)系本所从健康婴儿粪便中分离培养所得 ,经API及TAB系统 (英国 )和多次生化反应鉴定为青春型。实验时将双歧杆菌接种至硫乙醇酸盐肉汤中 ,置厌氧培养箱 37℃培…  相似文献   
74.
双歧杆菌对裸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6、IL-12及NO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内最主要的生理性细菌.目前证实它能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NK细胞及其它免疫效应细胞,使之分泌IL-1、TNF-α及IFN-γ等细胞毒性效应分子[1].本文以ELISA及Griess试剂分别检测了青春型双歧杆菌刺激裸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的IL-6、IL-12和NO的含量,旨在探讨它们在双歧杆菌调节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小鼠免疫接种基因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疫苗(rHBs)产生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 方法: 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0.65、1.25、2.5、5 μg 4组,腹腔分别接种0.65、1.25、2.5、5 μg的rHBs 1次或2次。初次免疫后4周或加强免疫后2周分离小鼠脾T淋巴细胞;分别进行以下实验:实验组用rHBs(10 mg/L)刺激脾T淋巴细胞,对照组用PBS代替rHBs刺激脾T淋巴细胞;3 d后用[3H]掺入法检测脾T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反应,以[3H]掺入的同位素counts·min-1值及刺激指数(SI, 实验组counts·min-1值/对照组counts·min-1值)表示。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及γ-干扰素(IFN-γ)的浓度。 结果:只接受单次免疫的0.65、1.25、2.5、5 μg组小鼠脾T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反应SI分别为1.55、1.93、2.41、2.811;小鼠脾T淋巴细胞释放的IL-2分别为(5.48±8.88)、(9.28±6.98)、(28.53±14.32)、(64.69±20.88)ng/L,释放的IFN-γ分别为(8.22±8.61)、(9.89±9.34)、(20.27±15.50)、(30.77±22.12)ng/L。接受加强免疫的0.65、1.25、2.5、5 μg组小鼠脾T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反应SI分别为1.61、2.05、3.74、3.62;小鼠脾T淋巴细胞释放的IL-2分别为(5.75±5.04)、(102.53±67.52)、(177.13±91.12)、(332.10±124.31)ng/L,释放的γ-干扰素分别为(3.63±4.42)、(28.33±13.04)、(59.66±25.75)、(80.73±19.30)ng/L。 结论: 小鼠接种rHBs后, 脾T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增殖反应,并特异性分泌IL-2、γ-干扰素,反应强度与是否加强免疫及接种的剂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HBV)慢性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特异性分泌γ-干扰素(INF-γ)的免疫反应。方法32例HBV慢性感染者,转氨酶升高的HBV免疫清除期患者及转氨酶正常的HBV免疫耐受期患者各半,常规方法分离PBMCs,体外用HBcAg或HBsAg刺激,并以1640培养基作为对照,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PBMCs分泌INF-γ的免疫反应。结果受HBcAg刺激87.5%(14/16例)免疫清除期的慢性HBV慢性感染者PBMCs的INF-γ分泌实验阳性,而所有免疫耐受期的HBV慢性感染者PB-MCs的INF-γ分泌实验阴性,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2.55×10-7);而受HBsAg刺激,二组患者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11)。结论HBV免疫清除期与免疫耐受期患者PBMCs特异性分泌INF-γ的免疫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免疫应答不同期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HBcAg特异性γ-干扰素(IFNγ)分泌细胞数,探讨其在评价患者体内非溶细胞机制清除乙型肝炎病毒(HBV)能力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83例免疫耐受期、49例免疫清除期患者和18名健康人HBcAg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结果健康人HBcAg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数为11~19个/4 ×105个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62.2%的免疫耐受期CHB患者低于正常值,44.9%的免疫清除期CHB患者高于正常值.HBcAg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数与HBV DNA水平未发现有相关性,而HBcAg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数与HBeAg S/N值在一定范围内有正相关趋势.13例免疫耐受期患者经乙型肝炎疫苗及草分枝杆菌制剂治疗3~6个月后,12例患者HBcAg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数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采用ELISPOT测定HBcAg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数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大多数CHB患者免疫应答能力,并可以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8.
幽门螺杆菌空泡毒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空泡毒作用。方法用体外细胞毒试验,结合细胞化学及荧光染色、透射电镜技术研究Hp空泡毒作用及其病理机制。结果78.26%的Hp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感染的是空泡毒作用阳性Hp(Toxin+),而只有42.86%的胃炎患者感染的是Hp(Toxin+)。Hp(Toxin+)引起的细胞空泡样变,吖啶橙及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透射电镜显示空泡为双层膜结构。结论Hp(Toxin+)感染与Hp相关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Hp(Toxin+)引起的空泡是自噬体,是细胞在毒性物质作用下表现的病理现象。  相似文献   
79.
Themostefficient ,economicalapproachwithlowriskofadversereactiontothepreventionandcon trolofHelicobacterpylori (H .pylori)infectionistousevaccine .UreaseanditssubunitAisproventobethemainvaccineagainsttheinfectionofH .pylori.Inordertoexpresstheureasesubuni…  相似文献   
80.
本文以大肠癌裸鼠移植瘤为动物模型,观察了青春型双歧杆菌对移植瘤发生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和肿瘤对照组相比,双歧杆菌注射组大肠癌移植瘤的生长速度较慢,瘤细胞数量及核分裂像较少,而凋亡细胞数量较多,出血坏死较明显,提示青春型双歧杆菌在体内对大肠癌的生长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