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3篇
  2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2009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研究进展回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R)和遗传易感性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包括单纯性脂肪肝(SFL)、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的肝硬化。本文介绍了NAFLD的流行病学、自然转归与预后、NAFLD与代谢紊乱和诊治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2.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浙江地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B)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为建立规范的中医证候标准进行前期探索。方法:临床收集2009年5月-2010年1月在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CSHB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四诊信息及相关实验室指标,以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慢性重型肝炎证候规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制定的辨证分型方案进行辨证,分析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总计99例CSHB纳入研究,其中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80例(80.08%);年龄15~72岁,平均(44.48±12.26)岁,男性74(74.75%)例;(2)中医证型以瘀热发黄27例(27.27%)、气虚瘀黄26例(26.26%)和湿热发黄21例(21.21%)3型较为常见,其次为阴虚瘀黄型16例(16.16%)、阳虚瘀黄型9例(9.09%);(3)各证型间性别和年龄分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4)80例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中,不同临床分期的证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早期以气虚瘀黄型(43.6%)为主,中期以瘀热发黄型(27.3%)和湿热发黄型(22.7%)为主,晚期以阴虚瘀黄型(27.8%)为主;(5)实验室指标中,仅阴虚瘀黄型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明显高于气虚瘀黄型(P<0.05);血清生化学指标胆红素、白蛋白等均与中医证型无关(P>0.05)。结论:瘀热发黄、气虚瘀黄和湿热发黄型是浙江地区CSHB的主要证型;在构成CSHB的主要人群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中,早期以气虚瘀黄型为主,中期多以瘀热发黄、湿热发黄型为主,晚期以阴虚瘀黄型多见;阴虚瘀黄型患者的凝血功能明显较气虚瘀黄型差,但不能从临床常规实验室指标对证型进行明确区分。  相似文献   
203.
目的 目的 观察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老年患者,在阿德福韦酯(ADV)初始抗病毒治疗3年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对初治的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31例应用ADV治疗3年,治疗前及治疗后查生化指标:总胆红素、白蛋白、丙氨酸转移酶、天冬氨酸转移酶、肌酸激酶、尿氮、肌酐、尿酸、钾、钠、氯、钙;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HBV DNA等病毒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HBV DNA载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V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4.
胡晨波  施军平 《肝脏》2011,16(3):202-205
目的 探讨脂肪肝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方法 119例脂肪肝患者分成非高尿酸血症组和高尿酸血症组,分析两组的人口学特征及生化指标,将21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分成高尿酸血症组和非高尿酸血症组,分析两组的肝组织学特征,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评价脂肪肝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男性脂肪肝患者的尿酸高...  相似文献   
205.
目的 通过观察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孕晚期服用拉米夫定,不同时间停药后妊娠妇女的病情变化,探讨拉米夫定阻断乙肝病毒胎儿宫内感染的最佳停药时间.方法 将120例HBsAg和HBeAg双阳性且HBV DNA≥105拷贝/毫升、肝功能正常的孕妇分为对照组、治疗Ⅰ、Ⅱ、Ⅲ组,每组各30例.各治疗组自孕28周开始口服拉米夫定100mg/d,治疗Ⅰ组分娩后停药,治疗Ⅱ组分娩后4周停药,治疗Ⅲ组分娩后6周停药,对照组30例不用药.4组均于孕26~28周和分娩前检测肝功能、HBV-M(乙肝标志物)、HBV-DNA定量.治疗Ⅰ、Ⅱ、Ⅲ组停药后1、3、6个月及对照组产后1、3、6个月分别检测产妇肝功能、HBV-M、HBV-DNA.新生儿出生断脐后立即检测静脉血HBV-M、HBV-DNA定量,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和乙肝疫苗10μg.结果 治疗组分娩前HBV-DNA定量及胎儿宫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Ⅰ、Ⅱ、Ⅲ组停药后1、3、6个月与对照组产后1、3、6个月肝功能异常率无明显差异(P>0.05),且与停药时间和是否用药无明显关系.治疗Ⅰ、Ⅱ、Ⅲ组停药后1个月HBV-DNA均回复至治疗前水平,HBV-M均无变化.各治疗组孕妇及新生儿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拉米夫定用于妊娠晚期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安全有效,高病毒载量乙肝携带的孕妇分娩后即可停药,停药后需定期检查肝功能及HBV-DNA.  相似文献   
206.
代谢综合征(MS)是与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一些癌症,如结肠癌、肾癌、胰腺癌和肝细胞癌等有关,以中心性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为重要致病因素的一组疾病症候群.热量摄取增加以及体育锻炼的减少使MS以及肥胖症、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持续增高.  相似文献   
20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唾液HBV-DNA水平与肝组织HBcAg间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分析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精确定量配对检测血清、唾液中HBV-DNA含量;同时进行肝活体组织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肝组织HBsAg,HBcAg。按血清logHBV-DNA水平将CHB患者分为5组。结果各组血清HBV-DNA与肝组织免疫组化检测HBsAg、HBcAg阳性者之间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0.01)并呈正相关(分别为r=0.55,0.80;P<0.001);分组唾液HBV-DNA水平与肝组织免疫组化HBsAg阳性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7),而唾液HBV-DNA与HBcAg之间则有明显差异(P<0.001),并呈显著正相关(r=0.41,P<0.001)。血清、唾液HBV-DNA水平间呈正相关(r=0.73,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唾液HBV-DNA水平与肝组织HBcAg阳性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及正相关,提示检测唾液HBV-DNA与肝细胞内HBcAg具有明确的一致性。首次同时检测唾液HBV-DNA及HBcAg可能对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8.
目的分析中国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PNPLA3基因多态性与肝脏损害的相关性,探讨遗传因素在中国成人NAFLD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连续收集106例NAFLD患者和100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用测序分型法和Taqman探针分型法分别测定所有纳入者rs738409、rs2281135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同时测定患者肝功能(ALT、AST、GGT)、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以及血压、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rs738409突变纯合型GG型NAFLD组(40.6%)高于健康对照组(13.0%),CC型则NAFLD组(17.9%)低于健康对照组(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等位基因G的NAFLD患者CG/GG组较CC组具有更高谷丙转氨酶(ALT)[(82.03±61.25)U/L比(53.84±38.78)U/L,P0.05]、谷氨酰转肽酶(GGT)[(83.66±52.92)U/L比(56.42±34.02)U/L,P0.01];rs2281135突变纯合型AA型NAFLD组(24.5%)高于健康对照组(15.0%),野生GG型则NAFLD组(26.4%)低于健康对照组(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突变基因A的患者较GG纯合子具有更高ALT[(85.52±61.63)U/L比(53.18±32.62)U/L、GGT[(84.08±54.21)U/L比(64.00±37.85)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NPLA3 rs738409和rs2281135多态性与NAFLD遗传易感性有显著相关性;PNPLA3 rs738409等位基因G和rs2281135等位基因A可增加肝损害(ALT、GGT)的风险,且与胰岛素抵抗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9.
目的:观察中药结肠透析疗法对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按分层随机配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降酶、退黄以及补充白蛋白等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基础上加用HC-3000结肠途径治疗机透析治疗,每次先用结肠灌洗液间歇灌洗60m in,深度50 cm,然后注入由大黄、石菖蒲、莱菔子、蒲公英、牡蛎、水牛角等组成的中药结肠透析液100~200mL,保留灌肠1~2h,每周2次,连续4周后观察患者主要症状、体征及并发症的改善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TB il、ALT、ALB、CHE)、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氨(NH3)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76.66%,对照组53.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TB il、ALT、ALB、CHE、PT和NH3等指标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结肠透析配合综合支持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10.
目的:观察大黄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2周建立大鼠NAFLD模型,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黄酸低、中、高剂量组;给药4周后观察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光镜下可见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出现炎性浸润、肝细胞点灶状坏死;电镜下肝细胞线粒体变形、肿胀,内质网扩张等超微结构变化,大黄酸可改善肝细胞脂肪变和炎性浸润,减轻线粒体变形和肿胀。结论:大黄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