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3篇
  2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目的 探讨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chronic asymptomatic HBV carrier,ASC)阴虚体质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RB1、HLA-DQA1基因多态性的内在联系。方法 将105例ASC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型及分组:阴虚质组47例和非阴虚质组58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测定HLA-DRB1、HLA-DQA1等位基因型。结果 阴虚质组HLA-DRB1*09、HLA-DQA1*0301的基因频率明显低于非阴虚质组(分别为12.1% vs 27.8%,19.1% vs 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LA-DRB1*11、HLA-DQA1*0501的基因频率明显高于非阴虚质组(分别为12.1% vs 4.3%,28.7% vs 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HLA-DRB1*09和HLA-DQA1*0301可能是ASC非阴虚体质患者的分子基础;HLA-DRB1*11和HLA-DQA1*0501可能是ASC阴虚体质患者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比较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以及代谢综合征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3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11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其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测定肝功能及病毒学指标,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采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代谢综合征总的患病率为28.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别为49.1%和11.8%).肝纤维化分期为S_(0~1)、S_(2~4)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3.1%和19.7%(P<0.01),代谢综合征、体重指数、天门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及炎症程度均与其肝纤维化程度相关.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代谢综合征患者率高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分别为55.4%和40.0%);纤维化分期为S_(0~1)、S_(2~4)的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36.2%和70.7%(P<0.01);代谢综合征、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及明显炎症均与其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相关.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高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这两类患者代谢综合征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3.
不明原因肝炎(hepatitis with unknown origin)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隐匿,肝组织学特征不明显,又称为不明原因肝炎或特发性肝炎。我们对2004~2005年期间100例不明原因肝炎作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在血清、唾液、尿液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及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精确定量配对检测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唾液、尿液中HBV-DNA含量。结果 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唾液、尿液HBV-DNA检测阳性者分别为180例(90.0%)、14.5例(72.5%)、84例(42.0%)。HBV-DNA平均水平分别为血清6.51(2.69-10.00)log copies/ml,唾液4.52(2.69-7.54)logcopies/ml,尿液3.26(2.69-5.96)logcopies/ml。血清HBV-DNA与唾液、尿液HBV-DNA水平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3,0.48,P〈0.001),唾液与尿液HBV-DNA之间也显著相关(r=0.73,P〈0.0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液、唾液、尿液中含有感染性的高载量HBV-DNA,可成为传染源之一。血液中HBV-DNA含量与唾液、尿液中HBV-DNA含量有显著相关性,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念。  相似文献   
135.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对内毒素诱导的肝硬化大鼠亚临床肝性脑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40?l4橄榄油溶液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应用小剂量内毒素尾静脉注射诱导亚临床型肝性脑病。以复方中药低、中、高剂量为治疗组,乳果糖为对照组,观察对肝硬化大鼠的SHE的发生率、大鼠的肝功能、血氨(BA)、内毒素、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等的影响。结果复方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对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中、高剂量组对大鼠的肝功能、血氨、内毒素、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等改善优于乳果糖组。结论由虎杖、生山楂、酸枣仁、蒲公英、石菖蒲等组成的复方中药对亚临床肝性脑病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为:①改善肝功能情况,减轻肝脏炎症活动;②抑制肠道对氨类物质的吸收,降低血氨水平;③降低机体对内毒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单纯性脂肪肝(NAFL)进展为肝硬化的限速步骤,10年内肝硬化发生率为15%~25%。针对NASH进行有效治疗,不仅可以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也能有效防治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本文从生活方式修正和内科治疗药物两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有关NASH治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7.
<正>2012年欧洲肝病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第47届国际肝病会议于2012年4月18日至4月22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在本次会议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研究也呈现出许多亮点。1NAFLD增加了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的风险英国纽卡斯尔医院H.Reeves博士代表FLIP(Fatty Liver:Inhibition of Progression)协会报告了一项大型多中心队列研究的结果,该研究显示:在没有其他肝脏疾病诱发因素的情况下,NAFLD是HCC的一个诱发因素,多数患者无肝硬化证据,尽管有临床症状,但通常肝功能处于代偿期,且患者多适于行根治性治疗。  相似文献   
138.
王廷祥  娄国强  施军平 《新中医》2015,47(5):236-23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消积方剂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介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消积方。观察3月。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83.33%,对照组6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甲胎球蛋白(AF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功能损害率研究组6.67%,对照组1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研究组16.67%,对照组3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活血消积方剂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佳,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损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病情的预后及转归。  相似文献   
139.
目的研究血清细胞角蛋白18(CK18)水平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价值。方法选择93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和44名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检测血清CK18水平,同时测定ALT、AST、GGT、FBG、FINS、TC、TG、HDL、LDL水平,以及血压、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HC),并计算腰臀比(WHR)和体重指数(BMI);应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其中30例NAFLD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NAFLD患者血清CK1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血清ALT升高的NAFLD患者血清CK18水平(16.38±8.1ng/ml)高于ALT正常组(5.655±4.72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CK18水平(20.93±8.07ng/ml)明显高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7.61±5.5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AFLD患者血清CK18水平与肝脂肪变(r=0.527,P=0.003)、炎症(r=0.662,P<0.001)和纤维化(r=0.715,P<0.001)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血清CK18水平能反映NAFLD患者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因而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40.
在我国,替比夫定仍为抗HBV的一线药物,但长期使用后导致的高耐药变异率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根据核苷酸序列的差异,HBV可分为A~I九种基因型,我国以B型和C型为主。有研究表明,HBV不同基因型由于基因结构的不同致病性也存在一定差异,并可影响抗病毒药物的疗效。然而,HBV不同基因型是否对HBV耐药变异产生影响,是否可以作为预测HBV发生耐药变异的指标尚不明确。为此,本研究应用PCR-DNA测序技术,检测常见核苷(酸)类药物相关耐药变异位点,探讨HBV基因型与替比夫定治疗过程中病毒发生耐药变异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