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3篇
  2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祛瘀方对(non-ala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大鼠肝组织PPARα、γ和CPT-Ⅰ表达影响,探讨理气化痰祛瘀方抗NASH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纯高脂饮食复制NASH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理气化痰祛瘀方防治,以吡格列酮为对照,观察其对NASH大鼠肝组织中PPARα、γ和CPT-Ⅰ表达的影响;并同时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了严重脂肪变和不同程度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汇管区渗出.理气化痰祛瘀方组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较模型大鼠显著降低,肝组织PPARa和CPT-Ⅰ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而PPARγ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下降.结论:理气化痰祛瘀方能明显增强NASH大鼠肝组织PPARα和CPT-Ⅰ的基因表达,抑制肝组织PPARγ蛋白和基因表达,可能是理气化痰祛瘀方防治NASH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2.
目的:观察甲型H1Nl流感的临床特点及桑菊饮加减对其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6月1日-2009年7月12日期间杭州六院住院甲型H1N1流感实验室确诊患者,均在西药达菲治疗基础上予桑菊饮加减,疗程5天,统计描述治愈率。结果:(1)共计24例(男12例,50%)患者进入临床观察,年龄10~48岁,中位年龄38岁,平均(24.8士10.3)岁;(2)本组病例无基础病存在,未见重症患者、无并发症发生,临床症状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发热(22,91.7%)、呼吸道症状咳嗽(18,75%)及咳痰(16,66.7%)、乏力(17,70.89%)、咽痛(15,62.5%)、消化道症状胃纳减退(9,37.5%)及恶心(2,8.3%);15例(62.5%)患者存在咽部充血;16例(66.7%)患者血常规出现白细胞计数下降,其余白细胞计数正常;全部患者肝肾功能正常;全部患者胸片未见异常;(3)24例患者均于5天后症状明显缓解,23例患者5~8天获临床痊愈,1例12天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转阴;治愈率100%。结论:目前浙江杭州地区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以轻症病例为主,桑菊饮加减配合达菲治疗效果可靠,总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3.
加替沙星致高血糖症四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例1 患者女,67岁。因反复乏力、纳差、腹胀、尿少半年伴尿黄5d,2005年9月19日入院。临床诊断为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活动性肝硬化失代偿期,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既往无糖尿病史。10月1日始应用加替沙星400mg/d静脉滴注。10月8日开始出现口干、多尿等,10月11日测空腹血糖(FPG)30,09mmol/L,加用胰岛素,但FPG仍波动在26.61~46.84mmol/L,10月17日停用加替沙星后血糖逐渐回落,10月22日FPG降至6.69mmol/L,口干、多尿等临床症状消失。停用胰岛素后监测血糖2周均正常。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LMV)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1年的疗效和可能的肾功能异常.方法 36例无核苷类似物治疗史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18)给LMV 100 mg/d单药抗病毒,观察组(n=18)给LMV 100 mg/d+ADV 10 mg/d,同时均予常规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疗程1年;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Child-Pugt评分和血清肌酐变化,病毒学应答率和病毒学反弹发生率,统计学比较组同差异.结果 (1)基线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HBeAg状况、HBV载量、血肌酐和Child-Pugh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结束时2组均无死亡发生,自身前后对比肝功能改善、Cllild-Pugh评分下降、HBV-DNA水平显著下降,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病毒学应答率高于对照组(88.89%vs 66.67%,P<0.05).(3)观察组无病毒学反弹发生,对照组3例(16.67%)发生病毒学反弹,HBV P区基因测序均系rtM204V变异.(4)2组患者均无血肌酐增高发生.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LMV初始联合ADV 1年治疗在肝功能改善、病毒学应答和HBV耐药变异等方面均优于LMV单药治疗,且肾脏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5.
PPARγ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新成员,由英国科学家Issemann等于1990年首先发现的。PPAR有三种亚型:PPARα、PPARβ/δ和PPARγ,分别由不同基因编码,结构、功能各异。其中PPARγ可由多种脂肪酸及其衍生物激活,具有多种生物效应,在脂肪细胞分化、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炎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liver disease,NAFLD)作用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10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成血清ALT升高组和正常组,分析两组的人口学特征、生化指标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和组分,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发生血清ALT升高的危险因数。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ALT升高组与正常组的腹围、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HOMA-IR、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r-GT)、尿酸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代谢综合征和组分患病率比较显示ALT升高组的高脂血症患病率高(P〈0.05)。非酒精性脂肪肝ALT升高和性别、年龄、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P〈0.05)。高尿酸血症是非酒精性脂肪肝AL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数(P〈0.05)。结论NAFLD血清ALT水平和MS及其组分密切相关,同时可作为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疾病发生危险的指标。高尿酸血症是非酒精性脂肪肝AL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数。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多态性是否与慢性HBV感染人群肝硬化发生的遗传易感相关。方法收集173例中国汉族慢性HBV感染患者(肝硬化组42例和非肝硬化组131例)和52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标本,提取白细胞DNA,基因直接测序法检测TGF-β1基因4个多态性(869T/C、915G/C、-800 G/A、-509 C/T),ELISA法检测TGF-β1血清浓度,比较各组TGF-β1基因型分布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及TGF-β1血清水平的差异。结果 (1)乙型肝炎肝硬化组TGF-β1869位点以TT基因型为主(47.6%),高于非肝硬化组(25.2%)和对照组(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69T等位基因频率(63.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与慢性HBV感染非肝硬化组(53.8%)、慢性HBV感染非肝硬化组与正常组869T等位基因携带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所检其余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及基因频率未见组间统计学差异。(3)869T/C不同基因型患者的血清TGF-β1水平不一,T/T型携带者较T/C和C/C型可见明显增高(P<0.017)。结论 TGF-β1869T可能与汉族人群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遗传易感相关,其机制可能与该多态性对TGF-β1血清水平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发病的关系。方法:临床收集浙江地区汉族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8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60例)、慢性HBV携带者(ASC,40例)3组患者,后两组诊断均经肝活检证实。以王琦体质分类判定中医体质类型,比较组间体质类型分布的差异。结果:①CSH组与CHB组体质类型的分布未见统计学差异;②CSH组湿热质、阴虚质的分布频率(45.0%、25.0%)显著高于ASC组(7.5%、5.0%),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的分布频率(6.2%、3.8%、2.5%)显著低于ASC组(42.5%、22.5%、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体质因素可影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发生,湿热质和阴虚质慢性HBV携带者可能更易进展为CSH。  相似文献   
129.
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1例慢性重型肝炎、内毒素检测阳性的患者分对照组20例、治疗组Ⅰ21例和治疗组Ⅱ20例,3组均给予保肝、降酶、退黄治疗及抗感染、利尿、提高机体免疫力等综合治疗。治疗组Ⅰ加用血必净50 mL&#8226;d 1,治疗组Ⅱ加用血必净100 mL&#8226;d 1,均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含量、肝功能、凝血参数变化及转归。结果治疗组Ⅰ、Ⅱ治疗14 d后各项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治疗组Ⅱ疗效优于治疗组Ⅰ。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随剂量增加,其作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研究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型、并发症、合并症、发病基础及生化指标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年龄、临床分期和并发症为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 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和并发症等可作为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指标,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