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2篇
  免费   451篇
  国内免费   356篇
耳鼻咽喉   158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452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1032篇
内科学   720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226篇
特种医学   3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899篇
综合类   2215篇
预防医学   781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810篇
  14篇
中国医学   765篇
肿瘤学   28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496篇
  2013年   373篇
  2012年   458篇
  2011年   529篇
  2010年   450篇
  2009年   481篇
  2008年   459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435篇
  2005年   479篇
  2004年   428篇
  2003年   352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患者男 ,64岁。因“食管息肉术后”8个月 ,进行性吞咽困难 1月余 ,外院消化内镜检查示 :食管距门齿 2 9~ 3 8cm处见椭圆形增生物 ,表面轻度糜烂 ,阻塞食管腔 ,有短蒂 ,取活检病理报告为鳞状细胞癌。于 2 0 0 1年 10月 2 6日在我院行食管中下段切除。病理检查 :送检食管一段 ,长 8 0cm ,距下切缘 2 0cm处见一息肉样肿物 ,大小约 7 1cm× 4 0cm× 3 5cm ,基底部有一直径约 0 4cm的短蒂与食管相连。瘤组织表面呈结节状 ,质地较硬 ,切面实性 ,灰白色。蒂下食管未见瘤组织向肌层浸润 ,其余食管黏膜光滑。镜下观察 :肿物由癌与…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以AF钉内固定并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C形臂检测下行经皮AF钉内固定、经椎弓根通道植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病人7例,其中T12 3例,L1 4例。结果:随访3~12个月,7例患者手术后脊柱生理弯曲恢复正常,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95%~100%,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半年骨折获得良好愈合,椎体高度无继发性再丢失。结论:经皮AF钉内固定并椎体成形术为治疗胸腰椎骨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3.
本文用ELISA以12株单克隆抗体(McAb)对55株EI Tor霍乱弧菌和用遗传学方法突变的28株霍乱弧菌的菌体抗原进行了研究,同时与四种常规分型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用12株McAb可将55株EI Tor霍乱弧菌分成11种抗原决定簇和18个McAb型,将遗传学方法的突变株分成9种抗原决定簇和10个McAb型。其中一株McAb 2B_1H_1F_3能识别所有55株 EI  相似文献   
124.
通过特异引物扩增出去掉终止密码的mCCL19编码序列,经酶切、亚克隆、拼接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CL19Ig,酶切和测序鉴定插入序列;将重组质粒转染CHO细胞进行体外表达,通过RT—PCR、Western blot鉴定目的基因的表达,利用趋化小室法测趋化活性。结果测序证实重组表达载体含mCCL19编码序列和人IgGI Fc段序列,其序列分别与GenBank中公布序列比对一致,IgG1-Fc段读码框未发生改变;Western blot结果证实转染了pcDNA3.1-mCEL19Ig的CHO细胞培养上清中有相对分子质量为38000的融合蛋白mCCL19Ig表达;体外趋化实验表明融合蛋白mCCL19Ig对小鼠脾细胞有趋化活性,且呈剂量依耐关系。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检测mic2基因与CD99蛋白和Eber-1基因与潜伏膜蛋白-1(LMP1)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H/RS细胞中的表达,探讨mic2/CD99表达与Eber-1/LMP-1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分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并结合组织芯片技术检测59例石蜡包埋淋巴瘤组织标本[43例cHL,1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mic2/CD99和Eber-1/LMP-1的表达,比较分析mic2/CD99在两组中的表达及与Eber-1/LMP-1的关系。 结果: cHL组CD99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3%,mic2基因表达为55.8%,LMP1表达为58.1%,Eber-1表达为53.5%;NHL组CD99蛋白与mic2基因表达高于cHL组(P<0.05);LMP1和Eber-1的表达低于cHL组(P<0.05);mic2基因的表达高于CD99蛋白的表达(P<0.05);Eber-1与LMP1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CD99蛋白与LMP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各项指标的表达与性别无关。CD99蛋白与LMP1的表达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mic2与Eber-1的表达与年龄无关(P>0.05)。 结论: CD99蛋白在cHL H/RS细胞中低表达,并与LMP1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6.
MBL对树突状细胞体外分化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MBL)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MoDC)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 以天然人MBL刺激MoDC, 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的形态; 用FACS分析DC的表型; 用 3H- TdR掺入法测定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 以酵母多糖颗粒吞噬试验评估DC的抗原摄取能力; 用ELISA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 12和TNF- α的含量。结果: MBL刺激的DC表面分子CD1a、CD83、CD40、CD80、CD86和MHC DR的表达均上调,摄取酵母多糖颗粒的能力降低, 激发初始T细胞增殖的能力加强, 分泌的IL- 12增多但几乎不分泌TNF- α。结论: MBL能诱导DC分化成熟, 提示其可能通过调节DC的功能而参与获得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27.
<正> 为了制备特异敏感的诊断霍乱弧菌的试剂,我们于1984年曾建立霍乱弧菌小川型McAb,并对其诊断应用的价值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因所制备的McAb主要是针对霍乱弧菌小川型菌株,为了制备对本菌配套诊断试剂,我们使用化学CO_2缸法又成功地建立了霍乱弧菌稻叶型McAb杂交瘤细胞系,并对其所分泌的抗体进行了鉴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8.
目的了解VKORC1—1639A/G基因多态性在新疆汉族和维吾尔健康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国外其他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对205名汉族和204名维吾尔族乌鲁木齐地区体检健康者VKORC1—1639A/G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计算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与国外多个民族VKORC1—1639A/G基因多态性分布进行比较。结果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健康人群中共检测到2种等位基因:A和G。汉族A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7%和13%,维吾尔族A和G等位基冈频率分别为62%和38%。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健康人群VKORC1—1639A/G基因多态性共检测到3种基因型,新疆汉族健康人群以AA基因型常见,基因型频率74%。其次是AG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6%。GG基因型的个体仅检测到1例,基因型频率小于1。新疆维吾尔族健康人群以AG基因型常见,基因型频率58%。其次是AA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3%。GG基因型频率为9%。结论新疆汉族VKORC1—1639A/G基因多态性以AA基因型为主。维吾尔族VKORC1—1639A/G基因多态性以AG基因型为主,新疆汉族VKORC1—1639A/G基因多态性分布与维吾尔族人群和欧美人群存在较大差异。新疆维吾尔族人群VKORC1—1639A/G基因多态性分布与欧关人群接近。  相似文献   
129.
本文是用12株单克隆抗体对50株El Tor生物型霍乱弧菌的菌体抗原的研究结果。采用的方法是ELlSA间接法:于酶联板中加入经鉴定的待检测的菌体抗原50ul/孔(1亿/ml),过夜蒸干包被,洗3次,加入1%BSA100ul/孔,37℃经1小时封闭,洗3次:加入McAb(1:80)50ul/孔,37℃1小时,洗3次,加兔抗鼠酶标抗体50ul/孔,37℃作用2小时,洗3次后,加底物20分钟后,用2M硫酸终止反应,于酶联免疫检测仪中测定OD值,以P/N>  相似文献   
130.
应用放射免疫法对112例、170例和113例新生儿脐血分作ANF、CG和β_2测定。结果:(1)早产儿和地期产儿ANF、CG和β_2-m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足月儿,与正常儿比较P值分别为:P<0.001、P<0.01、P<0.05。(2)高危新生儿出生1分钟Apgar评分越低,脐血ANF、CG和β_2m的含量越高。Apgar评分0′~3′和4′~7′组脐血ANF、CG和β_2-m含量高于8′~10′组。(3)高危儿的转归不同,脐血ANF、CG和β_2-m含量差异也极为显著。抢救成活组、死亡组脐血ANF、CG和β_2-m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成活组(P值均<0.01)。(4)本文经抢救和死亡高危儿共27例同时检测了上述三项指标ANF、CG、β_2-m的含量呈高度正相关。 研究结果表明,高危新生儿ANF、CG和β_2-m的含量越高,心、肝、肾功能受损程度越严重。因此,脐血ANF、CG和β_2-m可客观而可靠地反映高危新生儿心、肝、肾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