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阿立哌唑组,36例,喹硫平组,34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疗程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了1、2、4、8周时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阿立哌唑组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体重增加、血压下降均较喹硫平组少而轻,故阿立哌唑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抗精神药物。 相似文献
12.
<正> 胃炎颗粒剂是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一种新药,每袋含硫酸庆大霉素2万单位、盐酸普鲁卡因100mg。山东省药品标准对硫酸庆大霉素以薄层色谱法鉴别;而对盐酸普鲁卡因是利用其游离的芳香伯胺基,经重氮化后偶合成偶氮染料而呈色进行鉴别。本文以薄层色谱法同时鉴别硫酸庆大霉素和盐酸普鲁卡因2种成分,专一性强、斑点明显、操作简便,结果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1.仪器与试药 三用紫外线分析仪(上海顾村电光仪器厂);硅胶G薄层板(10×20cm,自制);硫酸庆大霉素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盐酸普鲁卡因原料(南京制药厂生产,批号 699202.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川贝枇杷胶囊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涿州市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粒/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川贝枇杷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00%、9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喘息、哮鸣音、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 CO2)水平显著降低,氧分压(p O2)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血气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贝枇杷胶囊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我院近几年来采用蝮蛇毒制剂—清栓酶(中国人民解放军238医院研制)治疗颈椎病(动脉缺血型)3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研究数字化虚拟解剖系统有效地解决解剖学教学中面临的标本奇缺、标本破坏、教学环境限制等众多问题。方法:基于中国数字化人体数据集(CVH),联合山东数字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数据分割、计算机三维重建、模型平滑贴图和软件系统构建开发,构建了中国首套基于真实人体数据的虚拟解剖系统。结果:该虚拟解剖系统包括断层解剖、系统解剖和局部解剖模块,提出了新的解剖学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使医学生和低年资医生能随时随地进行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甚至神经解剖学等多项课程的学习以及临床手术培训。结论:该软件系统操作环境舒适,无福尔马林等有害物质的吸入,能充分保障解剖学教学质量,提高学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员三维空间想象能力,能带来新的一轮解剖学教学革命。 相似文献
19.
20.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开展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已近 30年 ,《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首次分剂型载入了微生物限度标准 ,为药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依据。近年来有关微生物检验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报道 ,笔者现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希望对药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有所帮助。1 控制菌检查研究1.1 大肠菌群做为控制菌标准 李汉等 [1 ] 分别以大肠杆菌检查法和大肠菌群检查法检查了 2 4种中药材及 35种中成药 ,结果显示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结果有较大差异 ,认为用大肠菌群作为药品卫生指示菌具有广泛的卫生学意义。朱世真等 [2 ] 比较了大肠杆菌与大肠菌群在 6 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