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6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目的了解气管支气管脂肪瘤临床特征,分析误诊原因,寻求早期诊断方法及合理诊治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例气管支气管脂肪瘤及国内文献报道病理检查确诊的38例气管支气管脂肪瘤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例,22例误诊,误诊率55.0%。误诊为支气管哮喘7例、支气管炎6例、肺炎及肺癌各4例、支气管息肉1例,中位误诊时间12个月。经支气管镜活检病理确诊8例(20.0%),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后取出气管内肿物病理检查诊断3例(7.5%),行外科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29例(72.5%)。误诊原因主要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X线检查未显示气管内肿物、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诊断率低等有关。结论气管支气管脂肪瘤临床诊断困难,胸部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气道内肿物,CT值测定有助于诊断。经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诊断率较低,需多点活检,必要时行手术探查。本病首选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23.
目的 了解支气管内脂肪瘤临床特征.方法 复习国内发表的有病理证据的支气管内脂肪瘤的病例,结合近期北京医院收治的2例支气管内脂肪瘤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男31例,女9例,平均年龄(53±11)岁,其中37例瘤体位于气管、主支气管及叶支气管.主要症状包括咳嗽、胸闷、发热、咯血等.30例胸部CT可见脂肪或软组织密度气道内肿物影,仅9例经气管镜活检诊断.32例患者最终选择外科手术治疗,7例行气管镜介入治疗.结论 胸部CT和气管镜介入检查均为诊断支气管内脂肪瘤的有效手段,支气管内脂肪瘤首选经气管镜进行气管、支气管腔内治疗.  相似文献   
24.
1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性,55岁,因左侧股骨颈骨折入院。入院后3d准备手术,推入手术室时,突然发作胸闷、气促,5min后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查体:HR180次/min,BP 40/0mm Hg。听诊第二心音主动脉瓣区(A2)较肺动脉瓣区(P2)响亮,剑突下搏动明显。ECG示:窦性心动过速,S1QⅢTⅢ。心脏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卵圆孔开放,少量右向左分流。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肺癌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3年4月北京医院肺癌合并PTE和DVT的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记录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理类型、TNM分期、PS评分、化疗方案及预后等临床信息。结果 PTE组35例,年龄(67.31±9.38)岁,DVT组45例,年龄(64.62±12.48)岁。PTE组肺部基础疾病的发生率高于DVT组(9 vs 4例,P=0.043);而DVT组留置深静脉导管的患者显著多于DVT组(11 vs 1例,P=0.007)。PTE组HCT和Hb较DVT组增高(分别为36.9±4.01 vs 33.44±5.57,P=0.003;125.4±14.43 vs 113.48±21.28,P=0.006)。PTE组中有14例PTE患者为无意中发现。在两组病人中,以NSCLC为主,病理类型多为腺癌,TNM分期Ⅲ~Ⅳ期居多。肺癌合并PTE组3月、6月、9月和12个月累积发生率分别为71.4%、77.1%、82.9%和85.7%;DVT组3月、6月、9月和12个月累积发生率分别为75.6%、77.8%、82.2%和84.4%。生存分析显示,PET组和DVT组,中位生存时间无显著差异(5.0±2.1月vs 15.6±6.59月,P=0.12)。结论肺癌合并PTE和DVT患者具有相同的危险因素,但PTE组较多合并肺部疾病,而DVT组较多留置深静脉导管。两组患者中腺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TNM分期多为Ⅲ~Ⅳ期。PTE或DVT多发于肺癌诊断3~6月内,并导致患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26.
27.
亚胺培南治疗老年重症下呼吸道感染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治疗老年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细菌耐药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治疗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老年重症下呼吸道感染56例,观察疗效、细菌耐药及安全性。结果用药后临床有效率、临床痊愈率、细菌阴转率和细菌清除率依次为91.2%、82.4%、76%、73.8%;102株细菌高敏率、敏感率和耐药率分别为72.4%、79.4%、20.6%,出现不良反应13例,其中4例腹泻、6例并发真菌感染,1例肠道难辩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未发现其它副作用。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老年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抗菌药物,但因耐药菌株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应密切监测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和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头孢吡肟治疗80岁以上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细菌耐药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用头孢吡肟1-2g,静脉滴注,每12h一次,治疗80岁以上老年中、重症下呼吸道感染65例,观察疗效、细菌耐药及安全性(特别是肾功能的变化)。结果用药后临床有效率、临床痊愈率和细菌清除率依次为 70.77%、53.85%、71.8%;110株细菌高敏率、敏感率和耐药率分别为63.6%、75.5%、24.5%;出现不良反应 19例,其中6例腹泻、9例并发真菌感染,用药后有2例血肌酐升高,4例肌酐清除率下降,其中1例肌酐清除率明显下降;未发现其他副作用。结论头孢吡肟是一个有效的治疗80岁以上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抗菌药物,但因耐药菌株也在不断增加,故应密切监测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和变化,同时,要根据肌酐清除率选择用药剂量,并密切观察肾功能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9.
肺孢子虫肺炎(PCP)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或免疫功能严重缺陷者,少有老年非HIV感染者院内获得性肺炎(HAP)以肺孢子虫(PC)为感染源的报道.现将本院诊治1例老年PCP患者应用卡泊芬净治疗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0.
患者男,40岁。因发热、精神行为异常10余d,加重伴神志不清1d于2010年9月17日收入我院神经内科。患者于2010年8月31日曾发生车祸,未发生撞击伤,但受到惊吓。2010年9月2日出现发热,体温〉38°C,伴恶心、呕吐和腹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