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00篇
药学   11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论述《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想在医疗纠纷调解中的应用。第一应该考虑经济成本,宜于速战速决。第二对医患双方充分了解,坚持实事求是,做到知己、知彼。第三坚持"非战"原则,双方尽量谈判解决。最后,对于患方群体中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策略。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多焦视网膜电图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改变。方法 正常对照组17例 (30只眼 ) ,糖尿病患者 6 8例 (114只眼 )进行矫正视力、眼压、散瞳眼底、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及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结果 正常对照组 30只眼 P波潜伏期为 2 7.8m s± 2 .5 7m s,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 (NDR) P波潜伏期为2 7.89ms± 3.2 5 m s,背景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BDR) P波潜伏期为 30 .90 ms± 3.2 5 m s,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PDR) P波潜伏期为 34 .90 ms± 4.18ms,正常对照组与 NDR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与 BDR、PDR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波振幅密度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各分期间也有差异 ,但无统计学意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黄斑区无荧光渗漏的 P波潜伏期为 2 9.82 ms± 2 .34 ms,有荧光渗漏的 P波潜伏期为 32 .98ms± 4.2 5 ms,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无荧光渗漏的振幅密度为 11.2 7ms± 3.6 5 ms,有荧光渗漏者为 8.2 4ms± 3.6 8ms(P <0 .0 5 )。结论 多焦视网膜电图能客观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检测 ,特别对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的诊断、预后的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左克明教授曾于1950至1980年任北京医院眼科主任,并于1956至1979年任中华医学会中华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享年105岁.左老虽然离开我们已经4年,但他的优良品德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虚心学习、耐心听取他人建议的治学态度,特别是为中华眼科杂志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不计个人名誉工作的事迹,仍然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24.
巩膜外植物脱出的原因和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巩膜扣带术是治疗视网膜脱离最常用的手术方式。目前普遍采用合成材料硅胶、硅海绵作为外植物,术后外植物脱出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1外植物脱出的原因1.1感染感染是引起外植物前移、脱出的最基本的原因之一。很多学者认为外植物脱出是感染表现之一,即使无任何炎症表...  相似文献   
25.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所发生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引起手术失败和复发的主要原因。在手术成功的眼中也可因期增殖性病变的存在影响视功能。本文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所发生的增殖性病变的发病机理、与血-眼屏障关系、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6.
李永  戴虹  卢颖毅  龙力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20(8):576-577,W001
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描述玻璃体牵拉视网膜不同时期的特征。方法 :对 12 1例 ,14 7眼 ,诊断为视网膜前膜或有玻璃体视网膜牵拉者行OCT检查。每眼均行四个方向放射状线性扫描。结果 :OCT证实 112例 (83 % ) ,13 8眼 (94% )符合玻璃体牵拉视网膜的各种特征。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增至 3 44 8± 13 5 1um ,范围为 13 8~ 865um。 49眼有玻璃体后脱离、 5 5眼有部分玻璃体后脱离的高反光带。 5 6眼有程度不同的视网膜囊样水肿 ,OCT表现为视网膜增厚伴有低反射腔隙。 2 4眼为Ⅱ期以上黄斑孔。 2 6例双眼受累。平均视力为 0 45 8± 0 3 2 ,范围为 0 0 1~ 1 2。结论 :OCT可帮助发现玻璃体牵拉视网膜发展至黄斑裂孔的全过程 ,且助于及早采取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优势肌瘤剔除(1aparoscopic uterine artery occlusion combined with ascendant myomectomy,LUAO—M)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中期疗效。方法在腹腔镜下分离解剖子宫动脉主干,双极电凝或PK刀闭合子宫动脉,然后电针切开肌瘤表面包膜,使用剥离器剥离、剔除优势肌瘤(所有浆膜下肌瘤和径线≥3cm的肌壁间肌瘤),合成线单层连续缝合子宫表面浆肌层切口。结果手术时间(102±36)min;术中出血量(88.7±58.4)ml;术后住院(7.9±0.2)d;术后病率5.1%(5/98)。术后发生肠梗阻1例,皮下气肿2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98例随访21—52个月,平均36.3月,平均随访3.6次,月经异常缓解率95.9%(4/98),子宫体积平均缩小57.7%,肌瘤复发率3.1%(3/98)。结论LUAO-M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及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28.
输入性登革热六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区域性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急起高热,全身肌肉、骨骼及关节痛,乏力,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本病多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多见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常引起暴发流行。云南过去曾发生过输入性登革热,昆明市尚少见到发病报道。我科从2001年7月。2007年11月共收治输入性登革热6例,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丙氨酸转移酶(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肝脏组织学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分析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214例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分为HBeAg阳性组106例及HBeAg阴性组108例,将所有病例按年龄分为3组,即年龄〈30岁组、30~40岁组和&gt;40岁组,对所有病例肝活检资料及HBVDNA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不同年龄组肝组织病变程度与分布及与HBVDNA定量的关系。结果:HBeAg阳性组3个不同年龄组间肝组织病理改变程度及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HBeAg阴性组30~40岁组病理改变严重程度明显重于〈30岁组,30~40岁组和&gt;40岁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HBeAg阴性组〈40岁组肝组织病理改变程度重于同年龄段HBeAg阳性组病例(P〈0.05)。HBVDNA定量高低与组织病理改变程度轻重无相关性(P〈0.05)。结论: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即使低年龄段有条件也应及时进行肝活检,对于HBeAg阴性〈40岁的患者,若无条件行肝活检、可以考虑直接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对患者血气、酸碱平衡的影响,旨在提高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比较63例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与54例开腹手术(开腹组)术前、术后即时、术后6小时抽取2mL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 两组各项血气指标在术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开腹组的各项血气指标术后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6小时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即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则明显高于开腹组,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腹腔镜组术后即时酸碱度、剩余碱明显低于开腹组,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即时碳酸氢根低于开腹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血气虽有一定的影响,但如能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国手术期监测,尽量缩短手术时间,血气变化仍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