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作为第Ⅰ类致癌因子[1],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其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hMSH2是人类错配修复(MMR)基因之一,主要功能是通过其蛋白产物识别复制后错配修复的碱  相似文献   
12.
研究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HBsAg、HCV抗原表达与T细胞亚群及NK活性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HBsAg、HCV抗原表达进行了标记和分析,同时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 NK活性进行检测。肝癌患者中,CD4 细胞减少,CD8 细胞升高,CD4 /CD8 比值及NK细胞的活性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且HBsAg阳性、HCV抗原阳性者比阴性者下降更显著。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HBsAg、HCV抗原表达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活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与NK细胞、CD4 细胞、CD8 细胞、CD4 /CD8 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28,0.35,-0.50(P<0.001)。肝癌患者出现免疫紊乱与乙肝、丙肝病毒感染有关,且混合感染者免疫功能紊乱较显著,提示抗病毒治疗可能改善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张爱军  战淑慧  许琳  黄维清  吕梅  李文利 《肝脏》2009,14(5):389-390
据报道,肝硬化患者的肠道细菌明显上移,在小肠大量繁殖,引起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和毒素,可破坏黏膜屏障,损伤黏膜组织,形成肠道细菌移位、内毒素血症,造成肝硬化患者腹胀,并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密切相关。我们应用氢呼气试验(HBT)检测68例肝硬化患者,研究其SIBO的发生率及其与肝功能减退、腹水和SBP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螺杆菌感染与原发性肝癌(HCC)的关系。方法选取34例HCC患者的肝癌组织为研究对象(实验组),20例非肝癌手术患者肝组织作对照组。将两组标本制成病理切片,用于螺杆菌属的cDNA-mRNA原位杂交实验。通过定位测定来评价肝组织螺杆菌感染与HCC的相关性。结果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标本螺杆菌属16SrRNA-mRNA,实验组有22例阳性,对照组皆为阴性(P〈0.01)。进一步用幽门螺杆菌(Hp)和肝螺杆菌(Hh)的cD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Hp探针杂交结果与螺杆菌属探针杂交结果相符,阳性率为64.71%,而Hh探针杂交结果为阴性。结论HCC组织中存在Hp感染。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Hp)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以及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主要病原体,以抗生素为主的联合疗法是治疗Hp感染的主要方法,但抗生素相关药物副作用、诱导耐药菌株流行、病人依从性不佳以及价格等因素,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Hp感染失败的重要原因,寻找更简单的治疗方案或新的药物治疗Hp感染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表明,乳酸杆菌具有抑制Hp增殖、提高Hp清除率,以及改善相关药物副作用等特性,可作为辅助治疗Hp感染一种新选择。乳酸杆菌与目前推荐的Hp治疗药物联用,对改善Hp感染治疗失败的困境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乳酸杆菌抑制Hp增殖的特性及其在治疗Hp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普瑞博思治疗返流性食管炎28例观察青岛市市立医院(266011)高月琴战淑慧目前认为,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病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异常导致胃内容物返流、食管体部清除力下降和胃排空延迟等有关,其治疗应以改善胃肠动力为主,辅以粘膜保护剂和抑酸剂。为此,我们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分子(EMMPRIN)在胰腺肿瘤组织、血清以及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QRT-PCR、免疫组化以及ELISA方法检测50例胰腺导管细胞癌(PDCA)、20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IPMN)、10例浆液性囊腺瘤(SCN)、10例黏液性囊腺瘤(MCN)、10例胰腺神经内分泌瘤(NET)患者肿瘤组织、10例健康对照组胰腺组织及血清中EMMPRIN的表达,分析EMMPRIN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化程度、肿瘤神经浸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胰腺各组肿瘤组织中EMMPRIN m RNA水平明显增高,即PDCA[(4 148.14±1 825.36)copies/μl,P=0.000]、NET[(4 654.23±2 168.48)copies/μl,P=0.000]、IPMN[(3 332.54±1 837.47)copies/μl,P=0.000]、SCN[(3 328.66±1 618.36)copies/μl,P=0.000]及MCN[(2 275.27±1 019.40)copies/μl,P=0.000]是正常胰腺组织[(649.90±408.22)copies/μl]的4.3~7.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标本血清中EMMPRIN蛋白在PDCA[(5.53±4.14)ng/100μl,P=0.000]、IPMN[(3.28±2.77)ng/100μl,P=0.001]、NET[(5.48±4.21)ng/100μl,P=0.002]、SCN[(1.13±0.49)ng/100μl,P=0.007]、MCN[(2.77±4.24)ng/100μl,P=0.000]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63±0.18)ng/100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MMPRIN在肿瘤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与胰腺导管细胞癌的分期有关(χ2组织=0.278,P=0.041;χ2血清=0.424,P=0.001),伴有神经浸润患者较无神经浸润患者血清中EMMPRIN表达增加(χ2血清=4.728,P=0.03),EMMPRIN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结论 EMMPRIN在各种胰腺肿瘤组织及血清中高表达,可能与其恶性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DGR)患者胃黏膜病变、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胆汁反流变化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方法 对58例原发性病理性DGR患者进行24 h胃内胆汁监测,以反流时间百分23.60%为界,将患者分为高反流组(29例)和低反流组(29例).并行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检.分析原发性病理性DGR患者胃黏膜炎性反应、Hp感染、胆汁反流间的关系.结果 高反流组及低反流组的Hp阳性率分别为20.7%(6/29)和48.3%(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反流组胃窦和胃角部黏膜肠上皮化生检出率高于低反流组(P<0.05).胃窦、胃角部黏膜新悉尼系统病理积分Hp阳性组高于Hp阴性组(P<0.05),高反流组高于低反流组(P<0.05).Hp阳性组胆红素吸收值≥0.25的时间百分比低于Hp阴性组(P<0.05),HP阳性组短时间反流频率、长时间反流频率、最长反流时间、吸收值最大值、平均值和中位值与Hp阴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和阴性组胆红素吸收值≥0.25的时间百分比与胃窦、胃角部黏膜新悉尼系统病理积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原发性病理性DGR导致胃窦黏膜损伤的主要因素可能为胆汁反流,胆汁反流可抑制HP在胃内定植,Hp感染可能与胆汁反流协同作用导致胃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内镜的普及,目前其已成为上消化道疾病中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胃镜检查为创伤性检查,检查过程可出现一些不良并发症如穿孔、黏膜损伤、出血、心律失常、低氧血症等,其最常见的为黏膜损伤出血,但最为严重的为心肺并发症,有致心脏猝死及呼吸衰竭死亡的报道[1 ,2 ] 。本研究采用胃镜术前、术中及术后,同步动态心电监护方法,研究有关胃镜检查过程中心电图的变化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以提高胃镜检查的安全性。1 材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1 70例为2 0 0 3年3~6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病人,男92例,女78例;年龄1 7~83岁;其中<2 0岁1 0例,2 0~4…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理   总被引:104,自引:1,他引:10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理北京协和医院(100730)柯美云,战淑慧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dyspepsia,NUD)现又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迄今其发病机理不甚清楚。以往认为酸分泌增多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