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静脉化疗风险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静脉化疗风险隐患,提出静脉化疗风险管理的对策,从对医护人员及病人、化疗药物的配制及环境配备、用药监控等方面进行管理,通过风险管理,提高了全科护士护理服务的风险意识,化疗防护知识掌握率达100.0%, 病人满意度达99.3%, 未发生护理投诉与纠纷.认为静脉化疗风险管理对策有助于医患双方心身健康,减少及避免化疗静脉渗漏,避免护理纠纷和投诉.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调查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的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感染情况。方法 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收集了5 552名广州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抗-HEV IgG抗体(HEV IgG)、抗-HEV IgM抗体(HEV IgM)和HEV抗原(HEV Ag),采用χ2检验分析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和ALT等因素分别与HEV IgG和IgM抗体阳性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辨HEV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 HEV IgG、IgM和HEV Ag的阳性率分别为20.05%(1 113/5 552)、0.76%(42/5 552)和0.04%(2/5 552)。年龄和民族是HEV IgG和HEV IgM阳性率的独立风险因素:HEV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IgG OR=1.089, 95%CI: 1.080-1.098, P<0.001; IgM OR=1.055,95%CI: 1.028-1.084, P<0.001);壮族的HEV IgG和IgM阳性率(32.69%, 7.69%)高于汉族(19.89%, 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gG OR=2.052, 95%CI: 1.103-3.819, P=0.023; IgM OR=12.029, 95%CI: 4.067-35.580, P<0.001)。此外,我们还发现职业是HEV IgG阳性率的独立风险因素,学生是阳性率最低的人群。结论 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HEV抗体阳性率较高,且在不同人群中感染情况不同,为输血传播HEV的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性传播途径在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CV感染和传播中的风险。方法联系2009年10月—2013年7月在广州血液中心献血后HCV RNA检测为阳性,且已经完成基因分型的献血者153名,邀请其动员性伴侣知情同意后参加研究。抽取静脉血检测参与研究的献血者及其性伴侣的抗-HCV、HCV RNA,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其生活行为方式。若献血者的性伴侣检测为HCV RNA阳性,则进一步作基因分型;对比基因进化距离以判断感染是否来源于对方。对成功动员性伴侣参加研究的献血者感染HCV的风险因素按年龄分布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成功随访了48位献血者的性伴侣,这48名献血者的HCV RNA阳性分型:HCV-1b占56.25%(27/48)、2a4.16%(2/48)、3a 10.41%(5/48)、3b 4.16%(2/48)和6a 25%(12/48);不同年龄组献血者的HCV感染风险因素的年龄分布没有明显差异(P0.05)。48名HCV RNA阳性献血者的性伴侣抗-HCV ELISA、HCV RNA检测均为阴性。结论性传播途径在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HCV感染及传播中的风险低。  相似文献   
34.
目的:了解广州献血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者自然转归与HLA多态性的相关性,为HCV治疗策略的制定、预后的评估及疫苗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广州献血人群中373例HCV感染者,分为两组:自发清除组(133例)和慢性感染者(240例),利用HLA-SBT方法对373份感染者进行HLA-Ⅱ类等位基因分型,用χ2检验分析每个HLA等位基因频率在自发清除组和慢性感染组的分布是否存在差异,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可能影响HCV自然转归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自发清除组与慢性感染组相比年龄较小[(28.2±9.9)岁vs(31.3±9.0)岁,t=-2.998,P=0.003],HCV自发清除组女性比例较高(34.6% vs 17.9%,χ2=13.090,P<0.01)。 DQB1*05:02(P=0.002,OR=0.411,95%CI=0.232~0.727)和DRB1*14:54(P=0.027, OR=0.350,95%CI=0.132~0.926)在慢性感染组中更为多见,DRB1*11:01在自发清除组较为常见( P=0.007, OR=2.169,95%CI=1.223~3.8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 P<0.01,OR=1.035,95%CI=1.018~1.053)、性别(P<0.01,OR=0.423,95%CI=0.297~0.603)和DQB1*05:02(P=0.016,OR=0.480,95%CI=0.264~0.873)、DRB1*11:01(P=0.016,OR=2.072,95%CI=1.142~3.758)等位基因是HCV感染自然转归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女性、较年轻的HCV感染者比较容易发生自发清除,携带DQB1*05:02等位基因的人群在感染HCV后更易发生慢性化,携带DRB1*11:01基因则容易发生自发清除。  相似文献   
35.
急性颅脑损伤后,容易出现心脏损伤及心电图变化,产生脑心综合征(BHS)的一系列变化[1].BHS是急性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文献报道为6296~90%[2].  相似文献   
36.
肿瘤外科病房静脉化疗风险管理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化疗是治疗癌症的四大手段之一,因化疗在治疗疾病的同时,由于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时,也杀灭了大量正常的血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其毒性不仅对患者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还由于化疗疗程长,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强,容易损伤血管而引起药物外渗[1],轻者出现局部红、肿、痛,重者出现皮肤溃烂、组织坏死及深部结构的损害,严重者需外科清创、植.皮[2],据资料[3]怙计,化疗渗漏率为0.1%~6.0%,实际的发生率可能更高.因此,在化疗过程中,建立相应的化疗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化疗护理行为,对减少药物外渗引起的组织损伤,减少护理纠纷,提高化疗成功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肿瘤外科病房针对化疗的危害性2007年5月-2008年9月对107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静脉化疗风险环节管理,对现有和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7.
广州地区吸毒人员HBV、HCV感染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吸毒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广州地区吸毒人员的血液标本,采用ELISA检测HBsAg及HCV抗体,并对吸毒人员采取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375名吸毒者HBV、HCV的感染率分别为20.8%、39.2%,HBV/HCV合并感染率为7.7%(106/1375)。其中采用静脉吸毒者HBV、HCV的感染率分别24.5%、84.5%,均高于非静脉吸毒者的19.2%、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毒者年龄越大、吸毒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HBV或HCV感染。结论吸毒尤其是静脉吸毒是HBV、HCV感染的高危因素。吸毒者年龄、吸毒时间长短及吸毒方式与HBV、HCV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广州献血人群抗-HCV ELISA检测试验S/CO值与确证试验(NAT和RIBA)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进口(Abbot或Ortho)和国产(科华)抗-HCV ELISA试剂对2009年2月~2012年4月广州血液中心采集的无偿献血者血浆标本作抗-HCV检测,从中随机收集664份双试剂呈反应性的血浆标本进一步作确证试验;使用ROC曲线分析3种ELISA试剂的S/CO值与确证试验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ROC曲线分析显示3种ELISA试剂检测的S/CO值与确证试验结果具有相关性:以Youden指数最大时的S/CO值为最佳阈值,Abbot、Ortho及科华试剂分别为3.234、4.460和6.976,均可预测>95%的确证试验阳性结果。结论不同试剂具有各自的最佳S/CO阈值,可以通过S/CO值预测HCV感染确证试验的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39.
目的评估广州地区输血传播HBV、HCV、HIV的残余风险,建立适合广州地区献血人群残余风险评估的数学模型。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551 047人次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的基本资料及血液ELISA与核酸检测(NAT)的HBV、HCV、HIV数据,利用(WP/I)及WP/LTR模型分别评估重复献血者及初次献血者传播HBV、HCV、HIV的残余风险。结果 2010~2011年广州地区献血者HBV、HCV、HIV经ELISA后的残余风险分别为1/30 147、1/70 591、1/645 099;经NAT检测后的残余风险分别为1/46 643、1/723 526、1/1 254 770。结论广州地区重复献血者传播HBV、HCV、HIV的残余风险低于初次献血者;采用NAT检测后,献血者传播HBV、HCV、HIV的残余风险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中国部分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亚型)的分布,了解我国不同地区HCV流行的病毒株,为临床上对HCV诊断和治疗、HCV疫苗的研制提供可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并为我国HCV预防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