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简称贾第虫病,是重要的寄生虫性腹泻病病源,在我国流行很广.多数病儿的临床症状类似一般的肠炎、细菌性痢疾(菌痢)、消化不良,故易误诊.再因本虫虫体甚小,排出又呈间歇性[1],粪检时极易漏检.我院1989年4月~1999年1月共确诊贾第虫病100例,其中89例曾在基层医院误诊误治,误诊率为89%,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一氧化氮(NO)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川崎病患儿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硝酸酶还原法分别检测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中MMP-9和NO水平,同期检测同年龄段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川崎病急性期患儿血清MMP-9和NO水平明显高于同年龄段健康儿童,川崎病组和健康组MMP-9含量分别为(765.33±178.31)ng/L和(380.43±138.24)ng/L,NO含量分别为(39.13±6.24)μmol/L和(32.1±3.08)μ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急性期患儿血清MMP-9和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64,P<0.01)。结论 MMP-9和NO在川崎病急性期明显升高,两者在川崎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是川崎病早期重要的血清学标志。  相似文献   
33.
2011年3月,我科发现1例因EB病毒感染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患儿,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女,3岁,无明显诱因发热、咳嗽,体温38.4℃,口服感冒灵冲剂1 d无缓解。2011年2月25日于当地医院就诊,WBC 10.53×109/L,N 0.76,L 0.21,PLT 55×109/L,予以青霉素静脉滴注每天1次,每次2×106 U,治疗3 d,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未见好转。复查血常规,WBC 15.6×109/L,N  相似文献   
34.
<正> 婴儿体嫩寒冬易得感冒,服用中西药多有困难。现介绍一种简易土法:取连根须葱白3~5根(婴儿月份大适增一二根)用刀拍打  相似文献   
35.
患者,男,2(1/2)岁,南京江浦县人。因腹痛、腹泻、腹胀半年余就诊。曾多次服用抗生素及助消化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查体:较消瘦,心肺(-),腹软,脐周压痛。粪检发现有螨。经多次排除外界污染,查确系为粉螨科、腐食酪螨。予以黄连素及吡喹酮治疗,一月后多次复查粪便螨阴转;腹痛、腹泻、腹胀症状消失,确诊为粪螨病。  相似文献   
36.
单克隆免疫法快速检测轮状病毒和腺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状病毒是引起6个月~3岁儿童胃肠炎的重要病原,儿童腹泻病病原分析轮状病毒检出率超过50%。另外,自Rowe 1953年在腺组织中发现了腺病毒以及其后研究,证实了一些类型的腺病毒也可以引起肠胃炎。因此,选择一个可靠的快速检测方法来证实轮状病毒和腺病毒的感染,对追溯传染源,控制传播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检测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37.
鼠隐孢子虫感染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孢子虫是一种新近被人们重视引起腹泻的病原。1970年Tyzzer在无症状的实验小鼠胃组织切片时发现了大量的隐孢子虫体。1981年最早从动物体内查出抗体。多数隐孢子虫病患儿的临床症状类似一般的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表现为间歇性难治性腹泻,重者可导致死亡。为建立隐孢子虫的动物模型,以探讨该病发病机理,观察其病理变化与排卵囊规律,提供药物治疗的依据。本研究利用氢化可的松、环磷酰胺抑制大白鼠免疫功能后分别接种高、低浓度隐孢子虫卵囊,  相似文献   
38.
南京地区腹泻婴幼儿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的发病率特点。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胶体金技术对1297例腹泻婴幼儿和30例对照婴幼儿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作年龄和性别相关性分析。结果1297例腹泻标本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率34%,其中0—5个月腹泻患儿阳性率37%,6~11个月腹泻患儿阳性率35%,≥12个月腹泻患儿阳性率23%;对照组阳性率3.3%。男女患儿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克隆抗体免疫胶体金技术简单快速,结果可靠,适用于各级医院门急诊腹泻的检验。  相似文献   
39.
大蒜素治疗婴幼儿圆孢子虫病48例南京市儿童医院(210008)戴君道戈建军关键词婴幼儿圆孢子虫病腹泻大蒜素圆孢子虫病是新近才被重视的人类腹泻疾病之一〔1〕。多数圆孢子虫病患儿的临床症状类似一般的肠炎、菌痢、消化不良,故易误诊。现将我院1988年7月至...  相似文献   
40.
小儿隐孢子虫性肠炎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SP(cryptosporidium )是一种新进被人们引起重视的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 1970年Tyzzer在无症状的实验小鼠胃组织切片时发现了大量的隐孢子虫体。 1976年由Nim和Meisel等在美国首先发现。 1981年最早从动物体内检查到抗体。目前检查方法较多如金胺 -酚染色法用荧光显微镜检查 ;PCR检查。由于条件受限 ,一些检查方法不适合一般医疗单位的使用。我们用高倍镜直接观察发现“折光性弱的圆形体”后用改良抗酸染色二步法确诊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8年 11月~ 1998年 1月依据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