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2017年国内和国际肾脏病学界涌现出不少有重要意义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使得肾脏疾病能更好得到预防、诊断和治疗。特别是2017年国内外发布或更新了一系列指南和专家共识,更好的规范了肾内科临床医师的诊疗行为,也使得肾脏病患者从中获益良多。现对其重要研究进展及指南共识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EphA2/EphrinA1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22例肾癌组织和12例非肾癌正常肾组织中EphA2、EphrinA1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并对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8例肾癌组织和24例正常肾组织中EphA2、EphrinA1的表达,分析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肾癌组织中EphA2和EphrinA1的mRAN和蛋白均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1.60±0.80vs0.58±0.19,1.37±0.63vs0.91±0.40;424.38±43.14VS332.44±42.83,419.44±52.13vs325.36±42.33,均P〈0.01)。但两种蛋白与其mRAN表达均不存在相关关系(r=0.050,P〉0.05;r=0.171,P〉0.05)。在肾癌组织分级不同的各组间,EphA2、EphrinA1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75,P〈0.01)X^2=7.947,P〈0.05),且随着等级的增加,EphA2、EphrinA1蛋白的表达量也显著增加(r=0.350,P〈0.01;r=0.344,P〈0.01)。结论EphA2和EphrinA1蛋白高表达于肾癌高分期组、高分级组和淋巴结转移组,其高表达的机制除与基因表达上调有关外,EphA2蛋白降解受阻可能是导致其升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主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慢性肾衰竭大鼠主动脉弹性功能变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慢性肾衰竭组、慢性肾衰竭血管钙化组。8周造模成功后测量大鼠主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主动脉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及MM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EVG染色方法检测主动脉弹性纤维的改变。结果 慢性肾衰竭血管钙化组PWV值和主动脉Cbfα1、MMP-2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慢性肾衰竭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PWV与主动脉MMP-2表达呈正相关(r=0.754,P=0.02)。结论 慢性肾衰竭大鼠血管弹性功能下降的可能机制之一是血管壁MMP-2表达升高导致弹性蛋白降解,同时后期的血管钙化也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 D-loop(mt DNA D-loop)基因多态性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CCRCC)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59例CCRCC患者的mt DNA D-loop区进行扩增并测序。将mt DNA D-loop区的测序结果与线粒体文库中的剑桥序列(r CRS)比对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患者发病年龄关系的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高TNM分期组患者的发病年龄低于低TNM分期组;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发病年龄低于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均P<0.05),单核苷酸多态位点16293A/G基因型与发病年龄有关,多态位点16293G基因型患者的发病年龄明显早于16293A基因型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高低、肿瘤直径大小、16293位点的多态性是影响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发病年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线粒体DNA D-loop区基因多态性可作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发病年龄的预测因素,同时线粒体DNA D-loop区基因多态性有助于识别早发的肾透明细胞癌。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肾脏病理类型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于我院诊断为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2例的临床特点,及其中7例行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肾脏病理特点。结果 129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中恶性肿瘤相关性肾病综合征12例(9.3%)。12例中以肾病综合征为首发症状就诊7例,其中6例在查找病因过程中确诊为恶性肿瘤,分别为肺腺癌2例(1例为膜性肾病、1例为微小病变)、肺鳞癌1例(膜性肾病)、多发性骨髓瘤2例(1例为淀粉样变性、1例为轻链肾病)、直肠癌1例(膜性肾病),另1例膜性肾病患者18个月后确诊为结肠癌。7例患者均在治疗肿瘤(手术、化疗和/或放疗)缓解后肾病综合征相应缓解。上述4例膜性肾病均表现为不典型膜性肾病。余5例中4例确诊为恶性肿瘤(肺癌、卵巢癌、乳腺癌、淋巴瘤各1例)2~24个月后出现肾病综合征,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初诊给予放化疗后病情缓解,11年后复发同时出现肾病综合征。结论恶性肿瘤是成人尤其是中老年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可见于多种类型肿瘤,肾脏病理类型表现多样,多为不典型膜性肾病,也可表现为微小病变、淀粉样变性等。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Eph受体酪氨酸激酶A2(Eph A2)及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52例肾癌患者的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肾癌组织Eph A2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计算每张切片的阳性细胞百分数及HSCORE分值。分析Eph A2表达、E-cadherin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性别、TNM分期、肿瘤直径、病理类型)的关系,计算3年生存率,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肾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肾癌组织中Eph A2蛋白高表达率为71.2%,E-cadherin蛋白低表达率为76.9%。肿瘤直径≥5 cm者的Eph A2蛋白高表达率高于直径<5 cm者(P<0.05),肿瘤直径≥5 cm者E-cadherin蛋白低表达率高于直径<5 cm者(P<0.05)。Eph A2蛋白高表达是肾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肾癌组织中Eph A2蛋白表达增加、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Eph A2蛋白高表达是肾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高镁对高磷诱导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用β甘油磷酸盐(β-GP)诱导钙化.VSMCs细胞被分为4组:对照组、高磷组(10 mmol/L β-GP)、镁干预组(10 mmol/L β-GP+3 mmol/LMgSO4)、镁通道抑制剂(2-APB)干预组(10 mmol/L β-GP+3 mmol/L MgSO4+10-4 mol/L 2-APB).采用茜素红染色及邻甲酚酞络合酮比色法检测细胞钙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RT-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的表达.24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甲基纤维素灌胃+高磷饮食)、血管钙化组(硫酸腺嘌呤灌胃+高磷饮食)、高镁干预组(硫酸腺嘌呤灌胃+高磷高镁饮食).造模成功后测定大鼠主动脉脉搏波速率(PWV);采用yon Kossa染色及邻甲酚酞络合酮比色法检测胸主动脉钙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胸主动脉Cbfα-1表达.结果 细胞培养14 d后,与高磷组相比,镁干预组VSMCs钙盐沉积明显减少,ALP活性降低(P<0.05),Cbfα-1表达下调;2-APB可抑制高镁对VSMCs的保护性作用.Cbfα-1的动态观察结果显示,镁干预组第3天Cbfα-1的表达下调(P<0.05),其抑制效应随时间延长呈增强趋势.体内实验中,大鼠慢性肾衰竭血管钙化模型制备成功.和体外实验一致,与血管钙化组相比,高镁干预组大鼠血浆镁离子水平明显升高,胸主动脉PWV明显降低(P<0.05),血管钙盐沉积程度亦明显减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高镁可明显降低高磷诱导的Cbfα-1表达(P<0.05).结论 高镁可抑制血管钙化,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VSMCs骨源性分化相关.  相似文献   
78.
徐金升  张俊霞 《临床荟萃》2004,19(17):1017-1019
肾性骨营养不良广义而言,是指一切与肾脏问题有关的骨病;狭义的肾性骨营养不良是指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时骨矿化及代谢异常,是CRF的重要并发症。它可发生于CRF的早期及晚期已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的病理类型及程度不等的变化。肾性骨营养不良也称为肾性骨病、尿毒症骨病、尿毒症骨营养不良。肾性骨营养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微小RNA-30b(miR-30b)在高磷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钙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慢性肾衰竭所致血管钙化(CRF+VC)组.采用硝酸银染色检测血管钙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成骨转录因子Runx2的表达.体外培养原代大鼠胸主动脉VSMCs并分为...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观察微小RNA103(microRNA103,miR-103)在高磷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钙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s,将VSMCs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磷(HP)组(给予10 mmol/Lβ-甘油磷酸盐刺激),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